让音乐走进校园生活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体现为依据。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是无处不在的,它反映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神经,抒发着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我们每天都在接触音乐,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倾听音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往往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意志、品格和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我们音乐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孩子们唱歌、欣赏音乐,更应该让音乐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1课堂音乐教学是学习音乐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创造音乐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演唱、欣赏等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每个年龄段学
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亲身参与音乐活动,逐步培养成鉴赏音乐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自我,提高音乐文化修养,丰富情感世界,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如何消灭蟑螂
今夜无眠原唱2学校宣传媒体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
品牌男装学校的广播站、学校网站是学校音乐课程的重要资源,也是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窗口之一。教师可借助这些宣传媒体,配合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形成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
音乐教师应该主动配合学校,共同开辟学校宣传媒体上的音乐教育节目。例如,举办“每周一歌”、“每天一曲”、“点歌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握这些影响全校音乐环境的阵地。音乐教师也可以发挥学生中音乐特长生、音乐爱好者的作用,协助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教师要选择这些优美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音乐,防止庸俗的、低级的音乐在校园泛滥。校园音乐生活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校园音乐要适宜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2.1开展了“每周一歌”活动。我校音乐教师,为学生开展了“每周一歌”活动,利用午间管理的时间,为学生选择播放那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可接受性的音乐作品。每首曲子第一次播放时,总由一位音乐特长生向同学们介绍该曲的曲作者,介绍音乐的背景,简单为学生剖析乐曲内容。然后每天为学生播放一遍,让学生聆听,感悟。在不知不觉中,使每个学生受到了音乐的感染和熏陶。
2.2建立校园“点歌台”。 校园广播站不仅是传递校园信息的平台,更是学生心灵的窗口。音乐教师可以建立校园点歌台,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个较大的校园音乐库,为学生挑选大量健康、积极向上的音乐。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为同学、班级、老师送去关爱和温馨的祝福,增强班级荣誉感,增进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2.3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礼堂等大型公共场所,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配合元旦、六一、国庆等节日,面向各班级的全体学生,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音乐活动:歌咏比赛、文娱表演……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我校还开展了“喜迎国庆”的师生互动活动,各班级和老师同台表演节目。学生兴趣十足,和老师精心策划节目,增强了师生的参与意识和自己的能力,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和谐。
音乐教师应成为这些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充分利用学校的音乐课程资源,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校氛围中健康成长。
3课间音乐是学生快乐的源泉
课间休息时间和大课间活动时间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重要的调节剂,是学生在校心理放松和减压的重要途径。课间音乐,在给校园生活增添了一丝活力的同时,也对调节学生情绪、减缓心理压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安排好课间音乐,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使学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
课间音乐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利用课间音乐给学生感染和熏陶,使学生在道德、意志、品格和情操上受到有益的影响,从而提升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在短短十分钟内得以心灵的放松,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堂课中,同时培养学生一种平和的心态,将艺术的高雅融会贯通到个人的气质中。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繁重,除了上课,很少有休息的时间,音乐教师更应该抓住课间时间,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得以放松心情。
梦见剪头发光棍节是几月几日几号
主课相对较多的时段,音乐教师可选择播放一些比较经典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等柔软舒缓的音乐,像莫扎特、班得瑞的音乐,恬静而清新,让人浮躁的心马上能平静下来。或者选择一些健康向上的励志歌曲,催人奋进。
三代身份证大课间活动时段,是孩子最活跃、最快乐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陪同下,尽情地在操场上活动。这时,音乐教师可为学生选择一些轻快、活泼的校园歌曲,如《课间十分钟》、《种太阳》、《蜗牛与黄鹂鸟》等,让学生紧绷的心完全放松下来,使大课间活动更富有活力。
午间管理和下午第一节课这两个时段,是学生人最疲倦、最容易犯困的时候。音乐教师应为学生选择一些轻快而明丽、优雅而美妙的音乐。它既可以抚慰浮躁的心,刺激犯困的神经,也能平息校园中午的喧闹声,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间环境,更能舒缓人的情绪,提高学习的效率。
4音乐兴趣活动是学生展示艺术的平台
推动、引导学校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教师的职责。在学校课外活动中,音乐教师要注意发
现、培养学生中的音乐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她们的骨干作用,使他们的音乐特长得到发展和提高。
学校音乐课外活动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除全校众性课外音乐活动(如音乐会、歌咏比赛、各种音乐比赛、众性教歌活动、音乐欣赏会、欣赏讲座等)之外,还应该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兴趣小组:
合唱团。包括:童声合唱团和混声合唱团,组织全校性的合唱团。还可以作为校园特,鼓励建立班级合唱团。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要求音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它必须经过严格而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唱修养。
乐队。应根据条件成立多种形式的乐队。如:民族乐队、管弦乐队、吹奏乐队、电声乐队、鼓号队、锣鼓队、口琴队等。如果是农村学校,条件不好的地区,也可以鼓励学生购买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口琴、竖笛,建立班级口琴队或者竖笛队,定期定时地让每个学生练习口琴,可以是老师教学生,也可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每学期组织一次器乐比赛,为学生营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学生以后能在
器乐方面演奏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