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语命烈士诗抄导学
《革命烈士诗抄》导学案
一、编者情况
萧三(1896—1983
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原名子暲,湖南湘乡人。
二、成书过程
初版:195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仅收录了39位烈士的82首诗词。
再版:1962年,增订增加了50位烈士的102首诗,总共收录了89位烈士的194首诗词
三、主要内容
  收录的是自建党以来人间四月天的经典句子各个历史时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既有共产党人,又有革命志士)的代表作品。 是按照烈士们牺牲先后为序的,收录的作品中最早为革命献身的是李大钊。
四、分类
1.按诗体分,包括古体诗现代诗,以古体诗居多
2.按内容(1)狱中诗(2)绝笔诗(3)就义诗(4)写实诗
按内容分
(1)狱中诗。描写了革命者在狱中所受到的酷刑,表现了革命者忠贞坚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如刘绍南的《答敌人审问》等
(2)绝笔诗。表达了诗人勇于为革命牺牲,为了人类的正义事业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如周文雍的《绝笔诗》等
(3)就义诗。临刑前夕或直接在刑场上写成的,为了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如杨超的《就义诗》、帅开甲的《两行》、夏明翰的《就义诗》、刘绍南的《壮烈歌》
(4)写实诗。写实的笔法描写了清政府或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的社会现实,此类诗充满鼓动性激起众与封建剥削阶级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如欧阳梅生的《试笔诗》、夏明翰
的《金鱼》《童谣》、彭湃的《劳动节歌》
五、现实意义
  (1)思想价值。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些诗作大气磅礴、境界高尚,而且脍炙人口,对人的精神有极大的震撼、提升作用。
  (2)文学艺术价值。从艺术水准上来说,“烈士诗歌的作者很少是被称为诗人的”(萧三语),他们的艺术技巧水平是不平衡的。
  (3)历史文献价值。
六、优秀诗歌赏析
绝笔诗
                        周文雍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裂。
  【点拨】这是一首顺口溜形式的小诗,诗歌表达了诗人为党的事业、为众解放甘愿牺牲一切的精神。诗歌的第一句表现了诗人宁死不屈的精神,他用头断、肢折来表现一个共产党员为了革命置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并写出了革命者在敌人斩尽杀绝的政策下,仍然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限制可保留带宽。第二句“壮士头颅”与“好汉身躯”巧妙对应,抒发了诗人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得解放,即使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的豪情壮志。整首诗语言明白如话,又慷慨激昂,让我们读出了诗人对党、对人民的一片黑道少年花丛游赤胆忠心中国木地板十大品牌。
带镣行  刘伯坚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点拨】此诗三层,层层递进。每一节的第一句都以"带镣长街行"为起句,后一句则分别从形、声、神三个角度描写当时自己的情状。无愧和安详皆源于作者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革命者为大义而赴危难无所可惧。心中无私自然无愧。
前面诗句层层铺垫,诗人最后写出了"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的慷慨之语。使全诗的情感抒发达到了高潮。
狱中诗
                                   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点拨】这首诗是一首古体诗。诗歌的前两句从“忆旧”入手,回忆自己的革命生涯,缅怀患难与共的战友,他们有的英勇牺牲了,有的仍在继续战斗,但他们为革命事业奋斗的赤胆忠心与精神是千秋不朽的。诗歌的后两句是写自己入狱后的思想活动。诗人在入狱以后,清醒地知道自己不仅失去了自由,而且也可能随时失去生命。但是面对这种艰险的处境,他“已摈忧患寻常事”,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看作寻常事了。“留得豪情作楚囚”,尽管身陷囹圄,但“我”仍然忠于党的事业,仍然忠于祖国和人民,坚持狱中斗争,宁愿把牢底坐穿!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忠于革命事业的豪情壮志
就义诗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点拨】这是一首语言浅显、内容丰厚、情感激昂的古体诗。这首诗既有壮士的豪迈之美,又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诗的前两句“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虽寥寥几笔,却
爱国将军吉鸿昌临难时的愤懑之情直泻而出。国难未纾,敌寇未灭,自己却将倒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口下,性格刚烈的他深感羞愧。后两句紧承上句,“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当时东北沦陷,华北危急,平津告难,国之将亡,吉鸿昌为拯救国家,又怎么会可惜自己的生命呢其悲壮之势,豪迈之情,直逼云霄。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诗人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表现了为救亡图存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
就义诗
                            杨 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点拨】这首诗是杨超烈士就义时高声朗诵的。春秋时代,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没有一点罪而被楚平王杀死。伍子胥逃到吴国,取得了吴王的信任,起兵打进楚国京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报了杀害他父亲和哥哥的仇恨。这里是说革命必将获得胜利,
烈士的鲜血绝对不会白流,具有英雄气概的革命同志一定会向敌人讨还血债。
就 义 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诗的前两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充分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后两句"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达了作者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他坚信:自己的血不会自流,无数革命志士会接过他的,继续战斗,去迎接灿烂的黎明,被压迫的人民一定能够获得解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这首诗的特点:一是语言朴素,明白如话,节奏明快,铿锵有力,读来琅琅上口,成为一首广为传诵的短诗。二是字里行间道出了作者的肺腑之言。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听到作者伟大的心声,它不是一般的诗,而是用血肉凝成的诗篇。
滨江抒怀
赵一曼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本诗述志言情诗。
首联开篇明志,直接抒发了自己为国为民而弃"小家",跋山涉水也无所畏惧的豪迈志向
颔联是身为女儿身的作者向世人发出的质问,是向世俗观念的挑战。同时,更加表明了自己能同男儿一样为国出力的信心。"岂是"、"缘何"将作者超然的自信和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表现得格外鲜明。
颈联写出了作者为振兴国家,拯救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无畏气概。
尾联表明自己将继续坚持在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绝不容豺狼来践踏祖国的美好家园。                                           
                            口占一绝
                                    李大钊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李大钊同志的这首诗,立意深邃,感情激越,气势雄浑。头两句写离情,“壮别天涯未许愁”句中的“壮”字,写出了革命者的离别和英雄气概。李大钊同志送挚友幼衡回国,天涯作别,各自一方,离愁别恨,难免发生。然而为了实现救国大计,创建“理想之中华”,则又觉得不应有任何的忧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中的“尽”字,将作者抛弃个人离愁别恨的革命豪
情和为实现革命理想矢志奋斗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着重写作者对革命胜利的憧憬。“何当痛饮黄龙府”,是借用了当年民族英雄岳飞抗击金兵的典故,“黄龙府”是金国的京城,岳飞为抗击金兵对部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这是用来喻指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大家痛饮祝捷,欢庆胜利。“高筑神州风雨楼”句中的颜的意义“风雨楼”,是“理想之中华”的代称,此处用兴建“风雨楼”来喻指“理想之中华”的创建和纪念革命成功。这首忧时伤民的诗章表现了大钊同志的革命壮志豪情,并以此相互勉励,以增强为革命理想奋斗到底的坚强意志,坚定对革命前途的胜利信心。
《革命烈士诗抄练习题》练习题
1.填空。
《革命烈士诗抄》是由(      )编辑,二版时收录了(  )位革命烈士的(    )首诗。
2.下面对李大钊的《口占一绝》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口占一绝
注册个体工商户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A.“壮别天涯未许愁”一句中的“壮”字写出了革命者离别时的英雄气概。
 B.“何当痛饮黄龙府”一句借用民族英雄岳飞抗击金兵的典故,用来喻指消灭日本侵略者。
 C.“高筑神州风雨楼”中的“神州”指代中国,“风雨楼”指代“理想之中华”。
 D.这首诗既表达了李大钊与友人惜别共勉之情,又表达了他为革命理想奋斗到底的坚定意志和坚信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3.下面和作《就义诗》的夏明翰一样,在刑场上视死如归、作过就义诗的革命烈士有(只填序号)(    )
①张锦辉 ② 张剑珍 ③魏嫲 ④李大钊 ⑤吉鸿昌 ⑥雷开元 ⑦刘国志 ⑧杨超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⑥⑦⑧          D.①②③⑤⑥⑦⑧
4.阅读下面的诗歌节选,回答问题。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
  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
  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
  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
(1)这节诗出自《            》,作者是(          )。 
(2)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写对联缅怀这位革命先烈,其中一首对联的上联是:英雄骨气香,草叶棉花充饿腹;请你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下联(    )
  A.义勇歌声壮,白山黑水仰忠魂
  B.救国救民,功高北斗星辰上
  C.今伤永逝,泪雨缠绵长白山
D.壮志献中华,德高望重英魂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