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古诗文|第一集:千古诗心
重温经典古诗⽂|第⼀集:千古诗⼼
央视《重温经典古诗⽂》系列节⽬之——
第⼀集:千古诗⼼
点击播放视频
主讲嘉宾:朱⼦辉
朱⼦辉
枞阳会⾥朱⽒后裔,祖籍枞阳,⽣于望江。
枞阳会⾥朱⽒后裔,祖籍枞阳,⽣于望江。秦海璐 李厚霖
观众朋友们,⼤家好!从今天开始,由我来给⼤家讲授⼀门新的系列课程——《重温经典古诗⽂》。在讲课之前,我感觉有必要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下这门课程,包括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重温经典的意义,特别是我个⼈对于这门课程的⼀些基本观点。
⼀、课程的主要内容
从课程的题⽬来看——“重温经典古诗⽂”,显⽽易见,我要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古诗⽂”,⽽这些“古诗⽂”篇⽬的选定,则是来⾃于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现在全国统⼀使⽤的⼩学语⽂课本。在这套教材中,⼀共选编了113⾸古诗词和14篇⽂⾔⽂,我们这个系列的课程就是以这些古诗⽂作为讲解的主要内容。
之所以选定⼩学语⽂课本⾥的古诗⽂作为讲解的对象,最根本的原因正在于我们每⼀个中国⼈都学过,都知道,都熟悉——这也就是所谓的“经典”。多少年来,我们与传统⽂化仅有的⼀点联系,是靠这些“经典古诗⽂”所维系的!我们现在的⼤部分中国⼈,不管你的性别、职业、年龄,不管你⾝在何
告别2021迎接2022新年祝福语⽅,只要你曾经接受过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都⼀定读过这些课本⾥的古诗⽂,都⼀定知道李⽩、杜甫,都⼀定背诵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已过万重⼭”,都⼀定在这些古诗⽂⾥感受过我们古⼈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也⼀定感受过中华语⾔⽂字曾经的精致和优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些“经典古诗⽂”,让我们在过去⼀百多年疯狂追逐西⽅⽂化的过程中,还活得像⼀个真正的中国⼈!
也许对有的⼈来说,因为离开学校多年了,对这些古诗⽂,早已记不清了,但只要在每⼀个暮春时节,当您看到风⾬之后满地的落花时,您还能想起孟浩然的那句“夜来风⾬声,花落知多少”;当您⾝处异乡,思念亲⼈,突然看到天上的⽉亮,脑⼦⾥便冒出李⽩的那句“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我敢说,您的精神深处依然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我们中华⽂化⼏千年的⾎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典古诗⽂”,难道还是“⼩⼉科”吗?每⼀个热爱我们这个民族语⾔和⽂化的中国⼈,难道不应该怀着⼀份诚敬的⼼情,再做⼀番⽂化⼼灵的寻根之旅吗?
当然,也有些观众可能会问:“这些⼩学课本⾥的古诗⽂,我们从⼩就学过,还有什么讲解的必要吗?”其实不然!⾸先,最熟悉的也可能是最陌⽣的,以前学过,也许只知其然,不⼀定都能知其所以然。⽐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家都⾮常熟悉吧,最后⼀句“断肠⼈在天涯”,⼀般都读作“断肠⼈/在天涯”,但是按照这⾸⼩令的格律,其实应该读
作“断肠/⼈在/天涯”。⼜如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般都知道“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中的“野”按照韵律应该读
作“yǎ”,但不⼀定都知道“敕勒川,阴⼭下”这⾥的“下”也应该读作上声的“xiǎ”,这样前后才谐韵。
这还只是⽐较简单的语⾔层⾯的问题,倘若涉及更为深层的审美与⽂化,问题就更多了。⽐如韦应物的《滁州西
涧》,“独怜幽草涧边⽣,上有黄鹂深树鸣”,⼀般都认为这⾸诗只不过写景⾊的清丽幽静、诗⼈⼼境的恬淡⾃适。可是,如果你知道韦应物的⽣平及其为⼈,他曾写过“⾢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作为⼀个有良知、有理想的封建官吏,在“安史之乱”之后,在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等各种问题纷繁交织的中唐政坛,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确如诗中所⾔“春潮带⾬晚来急”,但诗⼈并没有与世俯仰、随波逐流,⽽是坚定地说出了“野渡⽆⼈⾈⾃横”!这⾥的“野渡⽆⼈”,不是说郊野的幽静,⽽是诗⼈独⽴苍茫,感叹同道者少、知⾳难觅,充满⼀种⽆可奈何的孤⽴与伤感。但即便如此,诗⼈还是义⽆反顾地选择了“⾈⾃横”。这让⼈⼀下⼦想起了那个“苏世独⽴,横⽽不流”(《九章·橘颂》)的屈原,虽然所处时代不同、境况各异,但他们的⼼灵是相通的,他们⾝上所流淌的⾎液在⽂化上是⼀脉相承的。
⼆、重温经典古诗⽂的意义
所以,为什么要重温这些经典古诗⽂?说到底,这些古诗⽂中,有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不已的⽂化⼼灵。那么,什么是“⽣⽣不已的⽂化⼼灵”呢?
黄圣依二胎再添子
屈原的学⽣宋⽟,有⼀⾸著名的诗篇叫《九辨》,诗⼀开头就说:“悲哉,秋之为⽓也!萧瑟兮草⽊摇落⽽变衰。”⼀千多年以后,杜甫表达过这⾸诗带给他的那种⼼灵的感动,他说:“摇落深知宋⽟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五⾸·其⼆》)虽然⾝处不同的时代,遥隔千年的时光,但中国⽂化史上这两颗伟⼤⽽善感的⼼灵,却在苍茫的历史时空中连接了、相遇了。⽽⼀千三百多年后的我们,当我们捧读⽼杜的诗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我们同样也感慨于他那颗悲悯天下苍⽣的伟⼤⼼灵,⼜怎能不为他“怅望千秋⼀洒泪”呢!借⽤周汝昌⽼先⽣的⼀句话来说,那真是“ ⼆⼼映鉴,真情斯见,虽隔千秋,欣如晤⾯”[1]!中华⽂化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这正是我要说的我们华夏民族的这颗⽣⽣不已、永不断绝的⽂化⼼灵。
《花间集》⾥有⼀句词特别感⼈:“换我⼼,为你⼼,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我们每⼀个中国⼈,只要你愿意⽤⼼去阅读古诗⽂、去阅读经典,你⼀定能从中感受到我们华夏民族那颗慈爱⽽深情的⼼灵的跳动,⽽那⼀刻,你也终于感受到,你真像⼀个多年迷失⽽远离家乡的孩⼦,终于⼜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是那样的幸福和安宁。林语堂先⽣曾说:“ 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2]我对此深表赞同。就我个⼈的理解,他的意思也实在是说,我们中国⼈是在诗歌⾥寻到了⽣命的安顿。⽽为何竟然可以在诗歌⾥就安顿了现实琐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终于到了“妈妈”,我们的⼼灵与她⼀起跳动,我们从此不再寂寞、孤单!
三、怎样重温、学习经典古诗⽂
为什么要重温这些经典古诗⽂,前⾯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接下来的⼀个问题,我相信观众朋友们都会问,究竟该怎么去“重温”呢?特别是在这个系列课程中,我将如何讲解、带领⼤家去阅读这些“经典古诗⽂”呢?为了把这个问题讲得更具体、更形象⼀些,我选择从“诗”这个字谈起。
在最早的甲⾻⽂中,还没有发现“诗”这个汉字。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诗”最早的字形,是⾦⽂⼤篆,它的形体结构⼤致是这样的:
后来的⼩篆字形也差不多,只不过线条要细⼀些,字体也更清秀⼀些,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更为清晰⼀些:
那么,从“诗”的这两个古⽂字字形,我们究竟能发现什么秘密呢?我们先来看看今天这个已经被简化了的“诗”字。⽤汉字的“六书”来分析,“诗”显然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左边是⼀个简化的“讠”字,
是它的形旁,代表“诗”这个字的意义归属,跟语⾔有关。右边是⼀个“寺”字,是它的声旁,表⽰“诗”这个字的读⾳。也就是说,根据“诗”这个字的现代字形,我们顶多能知道,“诗”是⼀种与“语⾔”有关的事物,⾄于它的声旁为什么是个“寺”,“诗”跟“寺”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就不得⽽知了。这就需要我们来认真研究⼀下它的古⽂字字形。
复仇者联盟结尾彩蛋⾸先,我们来看左边形旁的这个“⾔”字,⾦⽂⼤篆的字形结构很清楚:下⽅是⼀个表⽰⼈嘴巴的“⼝”字,中间⼀段像树杈⼀样的符号,很多古⽂字学家认为是从嘴巴中伸出的⾆头。⾄于⾆头为什么是分叉的形状,⽂字学家的解释是,这本来指的是蛇的⾆头。因为远古时候,⼈们⽣活在蛮荒的⼭林或草泽之中,最常见的就是蛇,⽽蛇和⼈相遇,总是张开嘴巴,吐着信⼦,这给原始先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造字的时候就“远取诸物”,先创造了“⾆”这个汉字,甲⾻⽂的字形是这样的:
后来,这个原本表⽰蛇的“⾆”字,意思也就渐渐扩展,引申为表⽰⼈的“⾆”了。我们再来看“⾆”的上⽅有⼀横,⼩篆中写作两横,上⾯⼀横短,下⾯⼀横长,这个字不是“⼆”,“⼆”在甲⾻⽂、⾦⽂中虽然也都写作两横,但上下两横,长度基本相同。这个字是古⽂字的“上”,是⼀个指⽰字,下⾯的⼀长横代表⼀个⽔平线,上⾯的⼀短横则是指⽰某个东西在⽔平线以上的意思。后来为了避免在书写的时候与“⼆”发⽣混淆,就在上⾯短横的旁边⼜加上了⼀竖。那么,“⾆”与“上”组合在⼀起,⼜表⽰什么呢?⾃然是语⾔了,因为⾆头上⾯总是跳动着⼈类的语⾔。这就构成了⼀个新的会意字,即语⾔
的“⾔”字。
国税网上申报流程其次,我们再来看右边作为声旁的这个“寺”字。下⽅的这个“⼨”字,对照古⽂字字形,我们可以看出来,它是⼀只有着长长胳膊的⼿的样⼦,旁边的⼀“⼂”,起着指⽰的作⽤,告诉⼈们⼿腕上脉搏跳动的地⽅。对⼀个成年⼈来说,腕关节到脉搏跳动的地⽅,⼤概长度就是⼀“⼨”。“⼨”这个字就是这样来的,这也就是汉字造字“近取诸⾝”的道理。总⽽⾔
之,“⼨”这个字⼀开始,跟⼈的“⼿”或“⼿的动作”有关,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上⾯的这个“⼟”是怎么回事呢?对照⾦⽂⼤篆和⼩篆,可以看出这个字原本不是“⼟”字,今天之所以写成了“⼟”字,只不过是汉字在演化过程中的⼀个讹变。那么,它本来究竟是个什么字呢?研究古⽂字的学者们其实也众说纷纭,没有⼀个统⼀的看法。我这⾥介绍⼀下闻⼀多先⽣的看法,他认为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上⾯是⼀个“⽌”字(就是脚的象形字,今天写作“趾”了),下⾯的“⼀”,指的是地⾯。上下两部分合在⼀起,闻先⽣认为“像⼈⾜停⽌在地上”。[3]这种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只是看到问题⼀个⽅⾯。因为我们看这⾥的“⽌”——即“趾”的⽅向是朝外的,所以同样由这两部分构成,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个⼈的脚正从地⾯上的这条线准备向外出发,⽽这个意思正是“之”的本意。“初唐四杰”之⼀的王勃,有⼀⾸⾮常有名的五⾔律诗,叫做《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题⽬中的这个“之”就是“去、到、前往”的意思。⽽且,“之”的甲⾻⽂、⾦⽂字形,也与这⼀部分极为相似:
但不管采取哪⼀种理解,结合下⾯的这个“⼨”字综合来考虑,“寺”这个字,从古⽂字字形来看,应该是指⼀个⼈⼿⾥握着什么,正站在那⾥,或正准备去往哪⾥。⽽这个意思,后来⼜创造了⼀个形声字“持”来表⽰,这是因为“寺”后来经常被⽤作官署的名称,⽐如“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这样,原本“⼨”所表⽰⼿的动作的含义就被淹没了,所以,不得不⼜另外加上⼀个表⽰动作的“扌”。也就是说,这⾥作为“诗”的声旁的“寺”,是“持”的本字。
以上借助古⽂字字形,我逐⼀分析了“诗”这个字的形旁“⾔”和声旁“寺”,现在将⼆者结合起来,我们对“诗”会得出⼀个什么样的认识呢?我个⼈认为,起码有两点:
⼀是诗歌是⼀种⼼灵的守持。前⾯我们刚说过,“寺”是“持”的本字,⽽“诗”以“寺”为声旁。我们要知道,汉字的声旁不仅仅有标注这个汉字读⾳的作⽤,⽽且还兼有表⽰这个汉字意义的功能,这⼀点⾃古以来,已经被很多学者所证明,也是汉字的⼀⼤特点。因此,南朝梁代刘勰的《⽂⼼雕龙》在“明诗篇”中就是这样解释“诗”的,他说:“ 诗者,持也,持⼈情性。”[4]孟⼦曾经说过,⼀个⼈要想培养⼤丈夫的浩然之⽓,⼀定要“ 持其志,勿暴其⽓”(《孟⼦·公孙丑上》)[5]。意思是说,⼀个⼈要把你的这个情志,始终握在⾃⼰的⼿⾥,不要让它堕落,⼀旦堕落,你的⽓就泄露了,⼈格精神就颓靡不振了。刘勰可能受到了汉字和孟⼦思想这两个⽅⾯的启发,他认为诗歌就具备这样的⼀种作⽤,可以把⼈的性情,握持、守护住,⽽不⾄于让它放纵和堕落。杨明照先⽣在给《⽂⼼雕龙》做校注的时候说:“千古诗训字,独此得之。”[6]意思是说,⾃古以来,那么多学者解释“诗”,只有刘勰的这个解释最
精彩,最能体现“诗”的精髓。那么,诗歌为什么具备这样⼀种“持⼈情性”的作⽤呢?我在前⾯已经说过,古典诗⽂中本来就有⼀种“⽣⽣不已的⽂化⼼灵”。古代的诗⼈作家,像屈原、陶渊明、李⽩、杜甫、苏轼、⾟弃疾……这些中国⽂化史上第⼀流的⼤诗⼈,他们都是以⾃⼰的⽣命去创作诗⽂的,因此,他们的诗⽂作品中,都蕴涵着极为丰沛的精神⼒量和⾼尚的⽣命情怀。正像清⼈沈德潜所⾔:“有第⼀等襟抱,第⼀等学识,斯有第⼀等真诗。”[7]今天的我们,读着这些“第⼀等真诗”,感受着他们的“第⼀等襟抱”和“第⼀等学识”,卑微、凡俗、浅薄、狭隘的“⼩”⼼灵才能融⼊中华民族⽣⽣不已的⽂化“⼤”⼼灵,我们的⽣命才能得到⼀种真正的涵养和守持。
⼆是诗歌是⼀种语⾔的艺术。前⾯已经说了,“诗”以“⾔”为形旁,“⾔”作为“诗”的意义类属,表明“诗”的性质是⼀种语⾔的艺术。这⼀点虽然不⾔⾃明,⼈⼈皆知,但对“语⾔”的认识,我们⼀直以来却⼗分的狭隘、浅薄和固执。很多⼈认为中国的古典诗歌讲求押韵、平仄、对仗,是⼀种繁琐⽽⽆聊的⽂字游戏,是⼈为给诗歌制造的枷锁,束缚了诗⼈真实性情的表达。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我们很多⽼师在引导学⽣鉴赏古典诗⽂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太重视语⾔⽂辞本⾝的特点与美感。有的甚⾄认为重视语⾔,就是⼀种形式主义的表现。这实在是⼀种⾮常浅薄⽽令⼈忧虑的⽂化和教育现象。其实,中国古典诗歌,乃⾄于其他各种⽂体,如古⽂、辞赋、词曲等,⼀⽅⾯当然来⾃于作者⾃⾝表达情感的需要。《诗经》的《⽑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为志,发⾔为诗。”意思是说,“诗”在本质上,是⼈内⼼的⼀种“志”。如果这种情志⼀直含藏在内⼼不发出来,它就只能叫做“志”,⽽不能称之为
“诗”;⼀旦这种“志”在内⼼发动,并借助语⾔把它表达出来,那才能叫做“诗”。由此可见,语⾔对“诗”的意义极为重⼤,可以说,没有语⾔就没有“诗”!另⼀⽅⾯,这些经典古诗⽂,都是通过汉字的记载并流传到今天的,所以它们在语⾔形式上的特点,⼜都跟汉字的特点息息相关。⽽汉字的特点体现在它的形、⾳、义、象这四个⽅⾯。可以说,我们的古典诗⽂正是充分地运⽤了汉字的这些美感特质,才呈现出如此精致⽽深刻的⽂化意蕴。为了帮助⼤家理解,我试以下图简单⽽直观地呈现这⼀问题:
汉字的特点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
形⽅块字整齐有序,⽅正美观
⾳单⾳节平仄相间,抑扬顿挫
义多义性凝练丰富,曲尽情思
象形象性直观具体,意蕴⽆穷
我们的古典诗⽂,之所以形体美观、⾳律流美、情韵丰富,读了以后,让⼈流连忘返,产⽣⽆限的联想,在很⼤程度上,都是沾了汉字的光!不懂汉字的特点和魅⼒,要想解读中国古典诗⽂,那简直是隔靴搔痒、缘⽊求鱼!⽽这⼀点,正是我讲解古诗⽂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
会通过每⼀⾸经典诗作的重温与解读,⼀⼀向⼤家揭⽰。
[1]周汝昌:《千秋⼀⼨⼼》,中华书局2009年版,扉页“作者题词”。
[2]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江苏⽂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37页。
[3]闻⼀多:《神话与诗》,上海⼈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4]周振甫注:《⽂⼼雕龙注释》,⼈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页。
[5]杨伯峻:《孟⼦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2页。
[6]周振甫注:《⽂⼼雕龙注释》,⼈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0页。
[7]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6页。
--END--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相关链接
央视频|枞阳⼈朱⼦辉:虎年说虎
远逝的耕读|“桐城派私塾吟诵研究”解题
远逝的耕读|犹剩残书对⼣阳:痛悼朱永皓先⽣
远逝的耕读|寻访枞桐传统诗⽂吟诵⽼先⽣
远逝的耕读|中国⼈民⼤学朱⼦辉博⼠来枞采录古诗⽂吟诵(⼀)
远逝的耕读|听吴爷爷讲那私塾的往事(上)
远逝的耕读|听吴爷爷讲那私塾的往事(下)
在⼤青⼭⽯屋寺遇95岁⽼寿星,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图⽂纪实|⽂乡枞阳采录桐城派传统吟诵法
视频|【吴爷爷】枞阳腔诗词、古⽂吟诵
视频|【钱爷爷】枞阳腔诗词吟诵
视频|【吴爷爷】枞阳腔诗词、古⽂吟诵
国内空难最高赔偿多少钱
枞阳腔吟诵|【吴新培】:滕王阁序
枞阳腔吟诵|【吴新培】:前出师表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