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押题练
(附参考答案)
名篇名句即背即练(《劝学》)
[押题练——全练命题角度]
1.填一句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个道理。
(2)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多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的观点。
(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填两句
(4)(2016·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5)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大帝国 攻略 , ”。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 , ”。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停牌的股票是什么意思 , ”。
(8)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 ,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3.填三句
(10)(2017·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点。
(11)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 ”观点相同。
(12)《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 ”。
答案:(1)学不可以已 (2)学不可以已 (3)学不可以已 (4)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5)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6)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9)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10)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11)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1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名篇名句即背即练(《逍遥游》)
[押题练——全练命题角度]
1.填一句
(1)《庄子·逍遥游》中,“ ”一句表现了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赞誉而更加奋勉。
(2)《庄子·逍遥游》中以“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一句是“ ”。合资自主品牌
2.填两句
(3)(2016·山东高考)《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 ”。
(4)(2015·全国卷Ⅱ)《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5)在《庄子·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 ”。
(6)《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对天空的颜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
(7)《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8)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9)《庄子·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语句是“ , ”。
(10)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话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
wendy坠台事件(11)《庄子·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名句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 , ”。
(12)《庄子·逍遥游》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引出“小大之辩”的句子是“ , ”。
3.填三句
(13)(2017·全国卷Ⅱ)《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 , !”
(14)《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则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
(15)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
(16)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列子乘风而行不是真正的逍遥,因为他还“有所待”,而“ , , ”才算是真正的逍遥。
(17)庄子在《逍遥游》中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 , ”。
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蟪蛄不知春秋
(3)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去内蒙古旅游(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6)其正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8)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9)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10)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2)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1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14)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5)至人无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