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奥尔夫音乐教案四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
《开车歌》
设计意图:
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作品《开汽车》,儿歌语言精练,是一篇对幼儿进行交通平安规章意识渗透的好作品,幼儿对此非常熟识,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合小班孩子学习。同时,音乐嬉戏:开汽车。贴近幼儿生活,吸引孩子的爱好。
活动目标:
2012江西高考作文1、感受音乐中的行进与停止。
2、会听辨音乐中的“叭叭”声,增添遵守交通规章的意识。
3、能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愿意参加嬉戏。
活动预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呼啦圈;汽车图片;红绿灯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汽车喇叭声音“是什么声音?”
引出“有哪些小伴侣是乘汽车来幼儿园的?”
“是这种车呢?还是这种啊?”〔出示汽车图片〕
“通常是谁在开车呢?”
“他是怎么开车的?”
“什么时候车子会停下来呢?”
车子遇到红绿交通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
个人委托书范本幼儿跟随老师的鼓声假装开车行进的动作,车速与鼓声的节奏
要保持全都。
三、观赏《开车歌》
老师今日带来了一首《开汽车》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你们听到什么?
2、小伴侣再认真听听,音乐中那个地方像是车子遇见红灯了。
3、请小伴侣坐下来,随着歌曲用双手做开车和等待的动作。
1、集体学念儿歌。
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儿歌,加上动作。
四、开车嬉戏
观看图片,讲解规章
(1)当看到摩托车图片时,请幼儿2人一组,1人当司机,1人
当乘客。
(2)当看到汽车图片时,请幼儿4人一组,1人当司机,3人当
乘客。
到老师所指定的路上开车。
(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能够互相交换角,轮番扮演司机与乘客。)
五、师小结:
小伴侣上街的时候要走人行横道,过公路的时候要要看红绿灯,
我们爸爸妈妈开车的时候,也要遵守交通规章,留意平安。
活动延长:
1.活动前老师应留意收集,整理交通规章。
2.日常生活渗透:向幼儿介绍有关车辆,交通规章方面的学问,请幼儿商量应当怎样遵守交通规章,创设相关的活动区角;
养老保险可以退保吗3.家园同步:如有条件,可以带幼儿坐不同类型的车,感受不一样的车,并丰富有关车辆,交通规章方面的学问。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2
北戴河好玩吗【活动目的】
1、幼儿能主动的.参加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欢乐。
蝇组词2、感应曲式,并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
【活动重难点】
重点:特定音效的听辩与摸索。
难点:角扮演活动。
【解决方法】
重点:通过各个环节的摸索及律动,在嬉戏中让幼儿听辩特定音效。
难点:首先让幼儿理解各个钟的声音,在让幼儿扮演。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队形:幼儿成半圆形坐在老师四周。
乐器:将所用乐器放在托盘内摆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动筹备】
道具:CD机、各种钟的图片、伸缩布偶。
乐器:第一课时不需要任何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时钟有许多种,有一种时钟里面住着一只小鸟每次叫小伴侣起床时,就会打开小门探出头来叫
“咕咕、咕咕”,另一种时钟有装置闹铃……还有一种老爷钟……
二、感应曲式
A段:老爷钟及咕咕钟、闹钟。
B段:感应两个乐句。
Coda:感应4拍。
三、听辩“咕咕”声
1、老师操作伸缩布偶,协作音乐于“咕咕”声时伸出布偶和同学打招呼。
2、音乐律动
A段:伸|缩——双手、头或肢体各部位。
B段:双手左右伸懒腰|展翅左右飞。
Coda:拍手四次。
3、两人一组面对面活动同2,coda两人互拍。
四、听辩“闹钟”声
1、音乐律动
A段: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B段:上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Coda:拍手四次。
2、两人一组面对面
A段: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B段:互转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Coda:互拍手四次。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我通过参与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从中学到到了许多前言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奥尔夫先生曾说过:“我们进行奥尔夫教学注意的蚌埠市结果,而是注意幼儿参加活动的过程”。针对我班幼儿的进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们大家动起来》。
活动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音节改变。
2、培育幼儿的反应力量、制造力量。
活动预备:
音乐《握手舞》《库企企》
活动过程:
一、问好环节,音乐热身律动
1、《握手舞》周公解梦梦见牙掉了
2、师:宝宝、宝宝、早上好。宝宝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