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症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措施
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症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措施
耀的拼音作者: 冯桂波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第2期
    1  发病原因
    该病是肌肉运动时产生大量乳酸和其他酸性产物,引起肌肉中毒、变性以及麻痹所致。也有人认为,因体内缺乏多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或其他物质,导致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机能紊乱、营养不良和新陈代谢,从而引起组织和器官的中毒、变性和炎症过程。
    长期休息以后的紧张使役、饲料性及霉菌性中毒、畜舍过冷或有贼风、内寄生虫病及某些传染病,都是促使该病发生的诱因。该病较多发生于肥胖的役用马,舍饲期较长的地区比较容易发生该病。
    关于该病的发生原理,最普遍的是肌原性自体中毒说。即当肥胖的马长久休息以后突然转入剧烈劳役时,肌糖原则强烈迅速分解,形成大量乳酸及酸性产物,由于肌肉组织酸度骤然增高,使肌蛋白凝结变性和肌肉麻痹。由于肌红蛋白析出后进入血液,最后经尿液排出,则发生红的肌红蛋白尿。酸性产物被吸收后,引起实质脏器(心、肝及肾)和脊髓变性,于是便出现肌麻痹为主的麻痹现象。
    2  临床症状
    该病是逐渐发展的,病马在长时间休息后开始工作时,即可出现迅速疲劳和出汗,某些肌出现纤维性搐搦,脉搏加快,并且节律不齐,心脏的兴奋性加强。如果此时有激发因素存在(如开始作剧烈劳役),明显的临床症状可突然出现,即在出汗和肌肉震颤的同时,表现出步态强拘,四肢不能很好地屈曲和伸展。再继续劳役时,后肢举步更为困难,臀部左右摇摆,后肢膝关节及跗关节端屈曲,病马倒地。在病马病倒地初期,仍试图起立,常有迅速跌倒或出现犬坐姿势,欲站立而不能。最后,四肢发生麻痹,病马横卧,不再起立。
    病马躯干、四肢、颈和头部的肌肉发生硬固性肿胀,在许多病例中肌肉的硬固性肿胀迅速发展,可逐渐扩展到全身的肌肉,并失去知觉和丧失劳动。
    一般于发病2~3天之后,舌、咽喉及嚼肌等处可出现症状(多见于幼马),这时舌已不能搅拌食物,舌尖开始伸于两唇之间,并常垂脱于口外,甚至完全不能饮食。患病肌肉在发病后4~6天起,坚硬度开始渐渐消失,经过6~8天逐渐变为松弛和柔弱,如同肌肉消失一般。病情较重的马发病8~10天后,表现轻度贫血与黄染。桌面图标不显示>快递邮费价格表
鹿柴的读音    病马发病后,出现剧烈的心脏、血管系统紊乱,其特点是心跳有力且加快,脉搏可达60~100次/min,心悸动加强,常有心脏浊音区扩大,并有缩期杂音。重症经过的病马出现心跳加快,并伴有脉
搏微弱,与此同时心悸动也很微弱。在许多病例中,可发现心脏外收缩性节律不齐。也有一些病例,病马在发病5~6天后,心跳逐渐正常,病程好转。还可能发现病马心脏衰弱,前胸、腹部与四肢出现水肿。
    所有病马呼吸都出现加快,可达到22~38次/min,有时还可见到吸气性喘息,鼻孔呈卵圆形开张。当发生咽喉与舌的病变时,口腔通常有红斑性口腔炎,并有糜烂;咽喉与舌无病变时,口腔黏膜发热、变红,口腔干燥。绝大多数病马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肠蠕动音缓慢。所有严重病例均出现直肠充满,随意排粪,粪便上常附着黏液。马患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症时,肝脏机能紊乱与肝脏细胞变化均很明显。
    3  解剖变化
    因该病死亡的病马尸体腐败得很快,甚至在寒冷的冬季也很快腐败。肝脏和肾脏淋巴结肿胀、多汁,有时在局部可出现弥散性出血。肌肉变化比较明显,骨骼肌的变化表现为多种多样,有些病例在后腰出现变化,还有一些在前腰部出现变化或仅在头部有黄的渗出物,并有点状或线状出血点。肌肉的组织学变化也非常典型,特点是变性、炎症过程,伴有大片状和块状的肌肉纤维分解,脂肪变性和明显的细胞浸润。慢性病例会出现肌肉纤维硬化,在嚼肌和心肌上表现的更明显。
    4  防治措施
    4.1预防措施
诚信演讲稿    马在舍饲期间应饲喂质量良好的豆科及禾本科干草、适量精料、甜菜、青贮饲料以及麦芽等。要保证马匹日粮中碘盐、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适宜,为了保证维生素的需要,特别是冬末春初时节,每天要给一定量的胡萝卜、发芽谷类以及青绿的松树叶等。在严寒的季节,畜舍应做好有防寒保暖工作,不可以叫贼风侵入。比较肥胖的马匹不使役时,须减少浓缩饲料的喂量;每天必须适当的运动。长期休息的马匹在开始使役时,应先干轻活,劳役时间要短,然后逐渐增加劳动量及时间。
可怜的校花陈若雪(H)
    4.2方法
    发病以后的病马要放于温暖而通风良好的马舍中,铺垫多量柔软细草,使其安静休息。食饵疗法可用干草、青草、胡萝卜及麸皮,病期禁忌谷类及豆类饲料,注意经常饮水。
    发病的初期可肌肉注射胰岛素200~600 IU,有时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也可肌肉注射2.5%醋酸可的松20~40 mL,或用氢化可的松20~40 mL多量生理盐水,滴注于静脉。
    可取50%葡萄糖200~300 mL、0.5%抗坏血酸20~40 mL,混合静脉注射。同时,皮下注射10 mL 2.5%维生素B1,每天1次,连用数天。
    病马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400~700 mL,每天1次,连用5~7天。为了调节心脏机能活动及神经
系统,病初静脉注射奴夫卡因溶液,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也可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3%奴夫卡因溶液30~50 mL,慢慢注入静脉。奴夫卡因疗法每天1~2次,连续3~4天。
    病马热象特别显著时,可先泻血2000一3000 mL,泻血后再输入生理盐水2000 mL,0.5%碳酸氢钠溶液300 mL。10%氯化钙100~150 mL 10%葡萄糖酸钙200~400 mL、20%次亚硫酸钠100~150 mL,一次性静脉注射。
    除上述方法外,可根据病理发生情况,施以病因疗法。要经常注意消化机能的变化,必要时应投服缓泻剂,定期排除直肠与膀胱内容物。兴奋不安时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如水化氯醛等。病马最好用腹带吊起,保持站立姿势,不能吊起时多垫褥草,每隔3~4 h翻转1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