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党抗战政策及战后走向
火炬之光2人物加点
关 于国民党政权为什么在抗战胜利后短短四年时间迅速崩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海外有一派观点把此原因归结为: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力量发展太少, 而共产党得到了空前充分的发展。笔者认为,这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全民抗战,力量得到迅速发展壮 大,但国民党通过抗战,其统治力量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其力量要比共产党强大很多。国民党之所以失去大陆,共产党之所以得到大陆,并不是力量的多寡,而 是人心的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在抗战中虽然进一步巩固了其独裁统治,但同时也逐渐丧失了民心;而共产党在力量壮大的同时,赢得了人民的广泛同情和 支持,这就注定了战后历史的走向,注定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本文拟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治策略对比中,探寻国民党是如何丧失民心,共产党 是如何赢得民心的。
如 何处理国共两党关系,是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政治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抗战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国民党被迫同意国共合作,参加统一战线,与中共联合抗日。 但是,国民党固有的阶级本性决定了它与中共的矛盾不可能因联合抗战而冰消瓦解,国共合作并没有改变其
反共方针,联共抗日对国民党来说既是对日抵抗中的一种 需要,又是在政治联合中“溶化”共产党的一种手段。联合中,国民党总是希望共产党被削弱甚至被消灭,它的手法就是溶共、限共和武装反共三大政策。但是,在 抗战过程中,共产党、八路军力量不但没被融化和消灭,反而发展壮大起来。于是,从1939年1月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开始,国民党将政策重心转向反共、限共,采取了一系列限共策略。在组织上,不许国民党区域有共产党组织和人民运动,加强“军统”、“中 统”等特务机构的活动,大肆逮捕、囚禁和杀害共产党员、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在军事上,以统一军令、统一指挥为名,要求八路军、新四军绝对“服从上级司令 部之指挥调遣”。在地域上,国民党否认各边区的存在,限制缩小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范围,并以“收复失地”的名义侵占解放区,或对解放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 济封锁。国民党为达到溶共、限共目的,还辅之以武装反共,制造一系列磨擦事件,先后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便是国民党武装反共的最高峰。
哥只是个传说歌词>丝绸
   针对国民党的政治策略,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高举民族抗战旗子,推动国民党当局与共产党合作抗日,另一方面采取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同国民党 消极抗战展开必要的斗争。为了维持与国民党团结抗战的局面,中共以大局为重,对国民党作出了许多让步。在政治上,停止土地革命,取消推翻国民党统治的 政策;在组织发展上,不在
国民党及其军队中建立共产党的秘密组织;在军事上,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不与国民党军发生军事冲突。对国民党的“溶共”政策, 中共始终保持自己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活动,给予坚决的回击,同时注意斗争的策略,团结国民党中的进步势力和中间势力,孤立打击顽 固势力,始终把国民党留在抗日统一战线中。为了阻止投降和分裂.并为抗日胜利树立牢固的基础,中国共产党还特别注重发展自身的力量。在组织上,大力发展党组织和党员;在地域和军事力量上,积极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边区民主政权,努力扩充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游击队。
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从国共两党的政治策略实践结果来看,国民党溶共、限共、武装反共三位一体的策略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在抗战时期特殊的国内国际条件下,他的每一次反共行 径都遭到国际国内的反对。从国内来看,空前的民族危机带来的空前民族大觉醒,使国民党每一次有害于团结抗战的言行,都遭到中共和社会各阶层舆论的强烈谴 责。如皖南事变发生后,民主党派无一不抨击国民党的所为“极端错误”,要求“善意应付共党”,国民党爱国人士致电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要求撤销剿共部署, 保障各种抗日党派。地方实力派也抵制国民党,使国民党在政治上完全陷入被动。从国际来看,国共之间的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部分,国民党要得 到国际的支持,其政策必然要受到国际舆论的影响。抗战期间,
工作简报范文美国一再要求国民党“暂时克制同共产党的内部斗争”,与中共“消泯歧见,更密切地合作”,(1)明确表示:“不接受在中国以‘战争对付共产党’的政策”,希望国民党“勿用武力”(2)。苏联也多次谴责国民党的反共行径。抗战时期特殊的国内国际形势,使国民党认识到对待共产党“僵持不可久,放任非常策,断然处置又为国际国内环境所不许,则和平解决实为正当途径。”(3) 与国民党相反,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治策略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是在同国民党的斗争中,共产党迫使国民党与之合作抗日,并取得了合法地位。同时广泛团 结国内外的各种力量,有效地扼制了国民党的反共政策,使国民党不敢公开破裂统一战线,始终维持全国抗战的局面,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二是在八年的民族战 争中,党的力量和军事力量不但未被消灭,反而有了空前发展。到抗战结束时,中共党员从抗战爆发时的4万人发展到120多万人,人民军队的主力从5万多人发展到130多万人,民兵发展到268万人。共产党还在抗战中建立了19个解放区,人口1.25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成长壮大,对共产党贯彻统一战线中的其他策略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力量的壮大,国民党推行反共政策才有所顾忌;由于力量的 壮大,共产党的各项主张对国内外人士才有深刻影响;由于力量的壮大,才鼓舞了中间力量向共产党靠拢。更重要的是,共产党力量的壮大,为战后打败蒋介石,夺 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创造了条
件。同时由于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政治领导作用,预示着共产党在战后同国民党的斗争中,将居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黄鹤楼诗句大全集   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策略之所以失败,是它不应该逆历史潮流而顽固执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民族大觉醒时期,这种空前的民 族大觉醒来自于空前的民族危机。国民党顽固坚持反共灭共的宗旨,甚至不惜诉诸大规模武力,这就违背了人民大众心愿。曾警告反共顽固派:“反共真是反 不了,其原因,基本上不在于共而在于老百姓,因为老百姓喜欢‘共’,却不喜欢‘反’。老百姓是决不容情的,在一个民族敌人深入国土之时,你要反共,他们就 要了你的命,这是一定的。谁要反共谁就要准备变成齑粉”(4)。蒋介石置民族危机于不顾,顽固反共,这毫无疑问犯了历史性的大错误。而共产党策略的成功则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从而赢得了人民大众的广泛支持。
以 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间势力以及代表这个阶级的各民主党派,在抗战时期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国共之间相互争取的对象。为利用各民主党派为其政治服务,同时 孤立中国共产党,国民党采取打拉结合,拉拢不成则打击之的策略。抗战初期,为适应抗战并迎合民
主党派意愿,国民党被迫调整部分对内政策,开放了一些民主自 由,取消了专门对付异党的条款,允许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法地出版报刊。国民党还采取了一系列笼络民主党派的政策,设立民意机关,组织国防最高会议参议 会和国民参政会,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均为参政员;蒋介石还多次许诺要早日实现宪政,抗战初期还以礼贤敬士、善纳谏言的姿态,来笼络民主党派的人心。但是,随 着国民党反动本性的暴露,尤其是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并利用抗战加强其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取消了抗战 初期民主党派争取到的民主权利,使民主党派大失所望。当对民主党派的拉拢利诱无效时,国民党便逐步对其实行高压政策,尤其是对救国会、民盟、第三党等,他 们以暴力进行了无情打击。
   为了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采取团结、扶助和善意批评的策略。一是与各民主党派保持广泛的联系,广交朋友,建立起患难与共的良好而密切关系。二 是帮助民盟等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其政治作用。三是对民主党派政治上的进步予以鼓励,生活上予以帮助。对民主人士的错误,则给予善意的批评。
   从两党对民主党派政治策略实施结果看,国民党的政治策略遭到了严重失败,而共产党
的政治策略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民主党派本身具有复杂的两面性,他们的 基本主张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既反对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独裁专制,也不赞成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这种两面性决定了国共两党都有 与其联合的政治基础。对于这支介于国共之间的政治势力,国共两党无论是从坚持抗战还是从政治斗争需要出发,都要力争这个阶层的支持。在抗战初期,民主党派 对国民党所抱希望最高,拥护也最为热烈,一度认为国民政府是抗战唯一之中心力量,甚至要求中共放弃武装,交出边区。但是国民党为实现其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 而采取打击异己的政策使他们大失所望,大多数民主党派逐渐觉悟,走向了它的对立面。他们冲破国民党的种种阻挠,与中共密切合作,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和个人 独裁,要求在中国实现民主自由和建立联合政府,从而走向反蒋联共的道路。而共产党的统战策略,使民主党派逐渐倾向共产党,除少数人外,多数人在抗战时期都 给了共产党以有力的支持,“事事采取和中共一致的态度,力求呼应中共,处处和政府为难”(5)。抗 战后期,共产党倡议联合政府,得到“国内各党派及对政治有兴趣人士之共鸣”。共产党在政治上争取民主党派的成功,使国民党日益孤立,有效地扼制了其反共政 策。不仅如此,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联合也为日后民主党派完全放弃第三条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严重的是,民主党派由于在抗战中看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 质,在解放
战争时期,他们更加紧密地与中共合作,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内战政策,从而加速了蒋介石集团的覆灭。国民党不但没有限制住这股异己力量,反而把它推 向中共,这不能不说是国民党政治策略的严重失败。
抗 战时期的知识分子人数众多,他们的基本政治主张与民主党派大体一致。国民党对其采取的策略也是打拉结合,尽可能争取这股力量为自己服务,争取不成则予以镇 压和打击。为从整体上控制和争取知识分子,国民党特意设立了许多组织和团体,力图把知识分子笼络在一起,同时与中共争夺国统区文艺的领导权。国民党还采取 拉拢或胁迫知识分子入党、入团和从军的政策,以延揽各方面的知识分子加入国民党。对逢迎国民党的知识分子,则在政治上给以鼓励和重用,生活上给以“照 顾”,竭力使文化人归心国民党。但是,尽管国民党费尽心机,除少数人外,大多数知识分子仍不为所惑,不为所用。对这些人国民党便施以弹压的手段,肆意迫 害。尤其对奋勇参加抗日宣传和反对国民党腐败的学生,采取严厉的高压政策,强迫解散了全国学联等学生团体,在四川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綦江惨案,还在西安、重 庆、贵州等地设立了许多法西斯恐怖统治的“青年劳动营”,囚禁大批进步教授和学生。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也把争取知识分子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充分重视。为争取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团结、教育、批评的总政策,并在政治、组织和生活 待遇上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一是为把知识分子组织起来,领导成立了各种知识分子的团体,把大批知识分子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二是在政治上给知识分子以高度 的关心、信任和爱护,帮助他们走上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同时在知识分子中大量吸收发展党员,提拔知识分子干部。三是在国民党加紧迫害知识分子的时候,采 取有力的措施保护和照顾知识分子。
   国民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虽有一部分人为其笼络,但大多数人并未受其利用。相反,其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的政策却把知识分子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他们以多 种形式歌颂中共的抗日主张和业绩,批评和抨击国民党的各项反动政策,广大青年学生反投降、反贪污、要求民主自由的活动更是声势浩大。1944年,昆明3000名学生举行游行,喊出“争取民主,打倒独裁”的口号。1945年,昆明2万 学生再次游行示威,要求“取消特务统治”,“组织联合政府”。风起云涌的国统区学生运动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严重危机。而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下,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投奔共产党,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据统计,抗战初,平、津、沪等沦陷区的青年学生先后有四、五万人奔向延安。在国统区,广大知识 分子把中国共产党当成自己的朋友,许多知识分子对共产党“由幻想而进入向往,
对政府由怀疑而进入失望。”在抗战后期的联合政府运动中,千百万的知识分子同 共产党站在一边。国民党自己也承认知识分子“逐渐为中共所吸收,所收买,成为共党的叛乱资本”(6)。确实,中国共产党争取知识分子的策略积蓄了相当的进步力量,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主要力量,也成为加速蒋介石集团覆灭的巨大推力。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与地方实力派素有矛盾,消灭地方实力派,实现一统天下,是蒋介石集团的一贯政策,抗战时期也不例外。抗战中蒋介石集团以位居中央的特殊 优势,以抗战为名,把地方实力派调到最前线,置于不利地位,企图借刀杀人,或令地方实力派与共产党军队搞摩擦,使其两败俱伤;还以统一军令、政令、统一指 挥为借口,分割地方实力派的军队,渗入、兼并地方实力派的地盘。甚至用收买、分化、制造矛盾等手段瓦解地方实力派。蒋介石集团不以全民族抗战大局为重,蓄 意借抗日之机削弱和消灭地方实力派的势力,无疑削弱了中华民族的自卫力量,违背了中华民族抗日的根本利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