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时间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又是时时存在的。比如,人类生命的长短,也可以用时间来衡量。为了让大家都能理解“时间”,就需要形成人们彼此都认同的关于时间的理念,到关于时间的参照物。
作为时间的参照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一是人们都能看得见的;二是恒久不变的;三是有首有尾的,而且能够循环。我国古人最先发现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就是太阳。这样一来,人们就有了衡量时间的第一把“尺子”——日。再后来,人们又到了另一把衡量时间的“尺子”——月。我国古人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只有这两把衡量时间的“尺子”似乎还不够。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古人又发现了谷物成熟的周期。这一周期,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变换。因此,我们又有了一把衡量时间的“尺子”——年。甲骨文的“年”字,就是人扛着成熟的谷物。
内蒙古旅游景点介绍实际上,这三个衡量时间跨度的“尺子”,不仅我国古人在用,世界上其他民族也在用。有了这三个衡量时间的“尺子”,人们就可以安排农事活动了。
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在陶寺遗址考古时发现了一座古观象台,位于陶寺古城遗址东南方
白鹿原小说结局>五一节的心情说说龙还存在世界上吗
向。按照考古专家和天文学家的初步结论,该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会末期,比英国巨石阵观测台还要早近500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我们知道,日晷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通过观测,我国古人发现,日晷上太阳的投影有长有短,投影最短的时候就是中午,人们通过观测太阳在日晷上的投影长短来划分时间。
此外,我国古人通过观察还发现了一年中的两个时间:一个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一个是黑夜最长、白天最短,并规定这两个时间分别为夏至和冬至。同时,人们又发现了白天和黑夜相等的两个时间,也就是春分和秋分。
充电桩多少钱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古人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经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1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15度正好是360度。前面讲到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在其中;此外,还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八个节气中,每个节气中间又各有两个节气,一共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除此之外,我国古人还探索出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七十二候是古代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补充,
是根据黄河流域地理、气候的自然现象编写而成的。在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间隔十五天,每十五天又分成三候,五天为一候,每一候都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我国古人仔细观察自然总结出的规律,是对自然界变化状态的详细描述,是我国古人聪明才智的体现。
二、中国传统节日体系的由来
阳历和阴历是怎样划分的?以太阳为参照物设立的,就是阳历;以月亮为参照物设立的,就是阴历。我国古代历法既有阳历又有阴历,叫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属于阴阳合历中的阳历部分。
公元前45年,古罗马统治者凯撒采纳了古埃及天文学家对时间进行测量后的结果,确定1年为365.25天。这样来算,每4年就相当于多出1天。于是人们想出来一个办法,即每4年设置1个闰年,闰年有366天,而闰年多出来的1天就加在了2月。那么,每个月具体的天数怎么划分?因为凯撒的生日在7月,于是就把奇数月定为大月,偶数月定为小月。但是这样一来,即使不在闰年,一年中的6个大月(共186天)和6个小月(共180天)共366天,就与人们观察到的一年有365.25天相冲突。于是人们到了一个解决办新车多少公里换机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