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二单元《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内容不仅实验多,而且能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同时,既是中考的的重点知识点,又能强化学生科学的学习化学。因此,在初中化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该节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设定如下: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
二、学情分析
本课时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二氧化碳的知识也有一些了解,但是学生对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弱,还不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采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综合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四、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
五、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引用了意大利“死狗洞”这则具有神秘彩的新闻来导入新课。并创设问题情境,意大利“死狗洞”为什么人进去没事,小狗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呢?让学生做一回小侦探,查查小狗的死因。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引用了意大利“死狗洞”这则具有神秘彩的新闻来导入新课。并创设问题情境,意大利“死狗洞”为什么人进去没事,小狗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呢?让学生做一回小侦探,查查小狗的死因。
第二个环节:新课探究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指导观察:每组实验桌上都正立着一瓶CO2,让学生观察CO2的颜、状态、气味 学生观察并填写P114表格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分组实验[实验6-4] 把二氧化碳倒入装有两支燃着蜡烛的烧杯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P114表格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3)提问:你还可以用什么实验或事实来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4教师节黑板报图片简单漂亮)分组实验:[实验6-5]在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倒入约1/3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环氧地坪施工工艺P114表格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联系。
5)提问:请你们再例举出一些事实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学生讨论交流
6)归纳整合:请学生通过以上实验归纳CO2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归纳CO2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由事物的现象归纳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过渡: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引出第二个问题: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分组实验:用试管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向试管中滴加紫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现象:紫石蕊变成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提问:是什么物质使紫石蕊变红呢?请你大胆设想?
学生猜想:
① 可能是二氧化碳使紫石蕊变红。
② 可能是水使紫石蕊变红
3 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使石蕊变红
设计实验:请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教师评价,选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讨论交流,展示各自的实验方案膊组词和拼音
设计意图:把课本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取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2)分组实验:[实验6-6]
获得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实验并完成P115表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最后是CO2与迭怎么读Ca(OH) 2的反应,我将通过小魔术“变牛奶”,让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并归纳出反应原理。强调这个实验是检验CO2的常用方法,并用来制牙膏中的摩擦剂。
学习到这里,CO2的性质基本上已经学习完毕。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决定它有哪些用途呢? 引出第三个问题的教学
学习到这里,CO2的性质基本上已经学习完毕。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决定它有哪些用途呢? 引出第三个问题的教学
3.二氧化碳的用途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思考“二氧化碳是不是越多越好”?从而引出了“温室效应”这一热点话题。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这一教学理念。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落实知识,学会运用,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决化学问题,及时学以致用。
第五环节:课后探究
百事可乐打开瓶盖后冒出大量气泡,课后设计实验检验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讨论并进行课后探究 名画欣赏从学生非常熟悉的饮料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走进化学,让化学走进生活。
六、说板书设计:
一、物理性质 三、用途
无、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1) (制饮料)
干冰 -78.5℃升华 致冷剂(人工降雨、 冷藏食物)
二、化学性质
1.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2.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灯火试验
3.与水的反应
CO2+ H2O == H2CO3 制饮料
H2CO3== H2O + CO2↑
4.与石灰水反应
CO2 + Ca(OH) 2 = CaCO3↓+ H2O 制牙膏
三、温室效应 光合作用、化工原料
七、说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因此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课堂中主要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从实验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明确“化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