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6.3.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页码
P113-P120
版本名称
人教版
年级册次
九年级上册
课时数
2
设计者
尹华武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思路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通过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不支持燃烧和与水发生反应。同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介绍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是本课题教学难点。关于一氧化碳,教材主要介绍了它的可燃性、毒性和还原性。
本课题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教材介绍了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以讨论的形式提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人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媒气泄露应当怎么办?”等一些问题。另外,本课题还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教材中的“调查与研究”要让学生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充分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CO2的性质,一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掌握其化学性质。
村子小说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和现代技术等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并能对其进行加工整理。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用化学语言表示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性质解释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和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  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课本[实验6-3]---[实验6-6]所需仪器和药品,补充甲酸和浓硫酸,氧化铜、贮气瓶,一瓶CO2和一瓶CO、幻灯片、圆底烧瓶、导管等。
蒜香小龙虾
教学流程
1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创设
情景 
导入
新课
在法国的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便瘫倒在地,四肢抽筋,相继死去,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至,屡次试验结果相同,为此,人们将此山洞称为“魔洞
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碳的氧化物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学生认真聆听、思考。
创设情景,提高学习兴趣。
探究
新知
一、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出示一瓶CO2,让学生试着描述它的物理性质,并指导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2、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3、设计实验证明CO2能溶于水。
4、举出生活中CO2溶于水的例子。
描述CO2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无味的气体。
2、设计实验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a、将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CO2
b
c、将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空气中,观察是上升还是下落。
3、设计实验证明CO2能溶于水:
a
    b、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适量水,盖好玻璃片振荡,然后瓶口朝下,玻璃片不易掉下来。
c、瓶吞鸡蛋
4、汽水、啤酒、可乐等碳酸饮料中就溶有CO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实验操作的严谨性和语言描述的严密性,以及思维的开放性。
探究
新知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CO2能溶于水,那么它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呢?
出示石蕊试液并讲解其组成性质等。
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CO2通入紫石蕊试液中的实验。
2、探究使紫石蕊变的究竟是什么物质。
3、教师演示[实验6-6
1、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
CO2通入石蕊试液中,紫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红液体又变为紫。
2、探究可能是什么物质使紫石蕊变红的:
猜想:①可能是CO2
②可能是H2O
③可能是CO2H2O共同作用。
④可能是其它新物质。
3、学生思考每一步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共同探究
提问:
  1、怎样检验CO2,为什么?
2、为什么用石灰浆粉刷过的墙会变得坚硬。
3、有些人为了使鸡蛋能保存得更长久,常将鸡蛋放入石灰水中是否可以,为什么?
4、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常会形成一层“白膜”,周围会形成一个“白环”,原因是什么?
回答:检验CO2气体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浑浊,则该气体为CO2
原因:
CO2+Ca(OH)2=CaCO3+H2O
 学生结合上述反应认真回答思考题,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从早已熟悉的检验CO2的方法入手,引出CO2Ca(OH)2的反应,使该性质既不陌生,又有探究欲望,用跟生活联系比较紧的现象入手使该性质得到进一步强化。
实验
探究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说明: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阅读课本:表6-1有关内容,总结出CO2性质。
    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讨论
总结
 
请根据CO2的性质,结合上网查资料,推测CO2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光合作用,可作温室肥料。
3、能溶于水,制汽水等,化工原料。
4、制冷剂、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
    在总结中学习、巩固知识。
交流
信息
  学生阅读课本P117内容,自己搜集的资料,按小组讨论。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归纳与小结
让学生归纳出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生争先恐后回答。
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加系统。
练习与
巩固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课后习题478,经过学生交流后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第8题的答案。
  1、学生认真完成,同桌间相互检查。
2、集体检查学生演板情况。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新知识。
课外
探究
雪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饮料,其中含有CO2H2O和柠檬酸(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等物质。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探究雪碧中有二氧化碳的存在。
课外实验探究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化学无处不在。
板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君山银针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CO2+H2O=H2CO3  H2CO3= H2O+CO2
3、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2、二氧化碳对社会的影响
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②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2 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个性化
设计
收集
资料
交流信息分析资料
布置课前作业:有条件同学上网查阅有关CO“功”与“过”的知识。
汇总课前收集的信息、资料并提出CO“功过”的原因是什么,推测CO的性质。
学生交流的信息:
1CO的危险性: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气大200多倍,吸入后,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干扰血液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2、好处:CO用作冶金工业的燃料,可制成甲醇、苯、甲烷等,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又一途径。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
共同
探究
一、CO的物理性质:
1、出示已准备好的一瓶CO让学生推测CO的有关物理性质。
2、直接告诉学生CO难溶于水。
3、组织学生做P118“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后由一名学生回答:
1、通常情况下,CO是一种无、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
3、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正确答案:因为CO无无味,一旦泄漏不易被察觉,掺入难闻气味的物质容易察觉是否泄漏。
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
探究
二、CO的化学性质:
1、出示一瓶课前已制得的纯净的CO,并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后振荡。
2、点燃集气瓶中气体。
3、怎样证明其生成物。
4、让学生讨论煤炉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5CO既然有可燃性,那么它有什么用途?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学生回答:
1C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燃烧发出蓝火焰。
3a、振荡上述CO燃烧后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b、将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4、煤炉中的反应。
5、学生讨论后回答:
CO可作燃料,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课件
展示
放幻灯片,讲解CO有剧毒的原因。
使用CO时一定要防止CO泄漏,防止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并相互交流自己所见闻过的CO中毒事件,并讨论如何防止CO中毒、若中毒该如何处理。
提高同学们的环保和自我保护意识。
实验
探究
1、做CO还原CuO的实验。
2、讨论实验步骤。
3、因为CO有毒,因此反应中尾气要处理,有哪些处理方法?
认真观察实验后得出:
1、现象:黑的粉末变为光亮的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2、实验步骤:
a、向盛有CuO的玻璃管中通入CO
b、加热;
弹药用什么武器c中秋节情人祝福语、停止加热;
d、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至室温;
强调:
酒精灯:“迟到早退”
呵A怎么组词CO:“早出晚归”。
3、尾气处理方法:
a、烧掉
b再通入CuO中循环利用。
c、用气球收集。
1.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详讲CO的还原性及操作步骤为后CO冶铁知识作铺垫。
提问:
CO的还原性决定它有哪些用途?
试写出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于冶金工业
归纳与小结
让学生归纳CO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老师板书。
学生争先恐后回答。
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加系统。
练习与
巩固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1236,经过学生交流后请学生回答,老师集体订正。
学生认真完成,争先发言。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集体订正培养学生做题的认真性和语言叙述的完整性。
课外
练习
比较CCO还原CuO的装置、操作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异同点。
 
使学生在比较中更牢固地掌握这两个化学反应。
板书设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