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
一、单选题
中锋技巧1.实验室要收集一试管CO2 , 最好选用的装置是()
A. B. C. D.
2.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B. CO和CO青春偶像剧电视剧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 反应CO+CuO Cu+CO2说明CO和CO2都有还原性
D.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 CO和CO青春偶像剧电视剧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 反应CO+CuO Cu+CO2说明CO和CO2都有还原性
D.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3.将CO2通入盛有紫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足量活性炭,溶液颜的变化是( )
A. 红→紫→无 B. 红→无→紫 C. 蓝→紫→无 D. 无→紫→红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
A. B. C. D.
5.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 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B. 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 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6.小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将实心煤块做成蜂窝煤,使煤燃烧更充分
B. 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
C. 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应立即盖紧锅盖
D. 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
佛教名山B. 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
C. 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应立即盖紧锅盖
D. 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
7.下列关于碳和碳和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CO2既可用排水法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 工业上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
C. 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骗行无阻A. 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 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纯度
C. 可燃物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D.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会引发燃烧或爆炸
C. 可燃物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D.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会引发燃烧或爆炸
9.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做法或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用澄清石灰水去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 由"氮气不为人体所吸收"可推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
C.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D. 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的氧气比空气中少
C.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D. 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的氧气比空气中少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人工降雨 B.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灭火 D. 用作化工原料
11.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 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
B. 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
B. 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
12.用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装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出现浑浊,继续加热,但始终没有看到黑固体变红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A. 碳过量很多 B. 支付密码忘记了怎么办氧化铜过量很多 C. 反应还没有发生 D. 装置漏气
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 B. 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C. 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 D.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C. 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 D.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二、多选题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 |
A | H2 | 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OH溶液 | Ba(OH)2溶液 | 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 |
C | CO气体 | CO2气体 | 通过灼热的CuO |
D | CuSO4溶液 | H2SO4溶液 | 加入足量的氧化铜、过滤 |
A. A B. B C. C D. D
15.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的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CO和 O2的体积比为2:1 B. 生成CO2的分子个数为原来分子总数的三分之二
C. 反应后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 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C. 反应后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 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16.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某同学把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明显现象 B. 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C. 试管内液面上升 D. 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C. 试管内液面上升 D. 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17.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B.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D. 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C.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D. 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18.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9.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它来制铅笔芯 B.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烧,可用于灭火
C. 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可作燃料 D. 活性炭疏松多孔,因此可用于冶炼金属
C. 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可作燃料 D. 活性炭疏松多孔,因此可用于冶炼金属
三、填空题
20.现有① 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写编号)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21.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固体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洗去.
22.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一】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对比A瓶与________ (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引起的.通过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________,又完成了________,为自然界中的生物提供了淡水资源.
24.请你分析下列实验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1)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发生炸裂________
(1)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发生炸裂________
四、计算题
25.现有10克混合气体,其成分为CO和CO2 , 将该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0克碳酸钙.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五、实验探究题
26.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图A,当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
②如图B,当将玻璃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实验现象提示我们,在楼房着火时正确的逃生的方法有(填序号)________ .
A.打开窗户跳出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D.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①如图A,当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
②如图B,当将玻璃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实验现象提示我们,在楼房着火时正确的逃生的方法有(填序号)________ .
A.打开窗户跳出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D.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六、解答题
27.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有关CO2气体性质的实验:某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看到的现象是什么(两 条)?分析产生该观象的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28.如图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为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