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22.2.2-2022.3.23
1 初识:大话产品经理
1.1 识别伪需求——用心听,但不要照着做
产品定位阶段
需求的量级
产品的市场分析马的诗
需求采集阶段
不但要听用户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
注意避免“用户为了掩盖真实目的而欺骗”
需求的普遍性,注意特殊体或特殊时点
并非都要满足
需求转化阶段
不能照着用户说的做,而要分析其目标,动机
产品概念验证
开发前,再几个用户沟通
新功能上线时
灰度测试
上新功能没必要把旧功能去掉
1.2 思维方式转变
只做一次的事可行解,反复做的事最优解
学会放弃:大多数需求最后都会被放弃
先搞清问题,后选择方法
案例:电商减库存是发生在买家“拍下减库存”,还是“付款减库存”?
平台最怕利益失衡,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判断,若是卖方市场,则帮买方
淘宝不是一个有统一属性的市场,还需再细分。那么,最细分的场景是什么?——每一笔交易
部分放权——告诉卖家两个方案各自的适用场景,由卖家来选择,先放权给一些成熟的大商家
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平台,应该自己定规则吗?还是只提供基础设施,让卖家更多地制定自己的规则凯文·凯利《失控》
1.3 性格特质
热爱生活,好奇心
理想主义,完美主义
我们说好善于沟通,团队精神
抗压,自我激励,情绪调节
1.4 潜力
激情,意愿
做过什么,是指“输出”,而非“输入”(坚持输出将受益良多)
会不会学习,能力:坚持做某件事并达到一定水平,不限领域能体现专业性的东西
1.5 产品的四个阶段
产品架构:定义、规划产品,确定产品定位,规划节奏,宏观把控,对经验要求较高
产品设计:2C——与交互设计紧密配合,对于海量用户的产品,细节设计产生很大价值;2B,业务逻辑、流程、规则的设计
产品管理:类似项目管理,跟进
产品运营:解决产品“有人用”的问题,建立产品与用户的通路
2 产品:关键词与分类
2.1 产品: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
2.1.1 某个:定位
使用逆向思维,想清楚自己肯定不要做什么,能逐步到定位
2.1.2 问题:用户、需求、场景
用户:注意“客户”与“终端用户”这对用户角
需求:注意需求的深浅。最浅一层:需求表象;第二层:观点和行为后的动机、目的;最深一层:人性、价值观。
满足需求的三种方法:提高现实、降低期望、转移需求
场景:何时何地
移动端与PC端的区别:
用户体更广、更多样化: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默认值”不同
触达用户的渠道复杂化:各类app建立起壁垒,互相引流困难
临时兴起的需求变多,需求碎片化:短时间内快速满足很小的需求点;移动产品更随意,更侧重娱乐和生活场景
随时随地的场景:需要更多考虑用户使用产品时的环境因素,如信号、设备、静动态等
2.1.3 东西:解决方案
2.2 产品分类维度
2.2.1 用户关系角度
单点用户型产品:电脑
单边:电话
多边:一般是平台级产品,难度大,但壁垒高,如知乎,沉淀了很多内容和关系
2.2.2 用户需求角度:
工具、社交、平台、游戏、内容、交易
工具
模式:大多是典型的单点产品
优点:启动容易,快速解决流量问题
缺点:粘性
解决方案:流量→用户
鼓励诱导留下用户信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
增加用户间互动,留下用户关系,工具→社区
盈利模式:卖钱,但容易被别的产品“工具免费,作为引流手段”的市场策略干掉
内容
模式:单点
产品逻辑:接触内容(主动搜索或被动推荐)→消费内容→消费后行为(评论、点赞等互动,分享等传播行为)盈利模式:
广告(实质是卖用户)
直接交易:先通过优质内容获客,再售卖其他东西,如罗振宇卖书
内容付费:优质内容且有支付意愿的用户,如得到,知乎live
现状:从乏到过剩
现在的解决方案:有吸引力的表象,能提供价值长期沉淀用户的有用的内核
社交
模式:单边或双边
优势:用户粘性高
劣势:变现难
盈利模式:社交变现——虚拟礼物、社交障碍、卖广告、电商
分类:是否认识——熟人、陌生人社交;社交介质——文字、语音、图片等;用户共性——地域、同好
交易
供给:供应链
需求:如何获取买家,做好购买转化
平台
一上来做平台必死,必须从一种简单明确的用户需求启动。比如,先把供给抓手里,做B2C,等有需求的买家体养好了,再逐步开放第三方卖家入驻
总裁小说完结竞争优势:平台的各种用户角在平台上的内容、关系沉淀
游戏
几种产品的演变路径
工具/内容(获取用户,让用户互相吸引,留下用户信息)→社交(互动机制)→交易(卖符合调性的东西)→平台
2.2.3 用户类型角度
广东旅游2.2.4 产品形态角度
BS结构:browser-server
在云端,通常借助浏览器来展示,如PC网站
优势:快;跨平台
CS结构:client-server
有一个需要安装的客户端,还有一个服务端,如app、电脑安装的软件
软硬结合
如智能家居
特点:更新速度慢
大实体
有软硬件更有服务,如4S店
特点:背后是一个产业,只能以年为单位缓慢进化
掌握native(client模式)和web(browser模式)各自的优劣,扬长避短,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使用任务:我所在的垂直领域的产品演化,总结5年以上的变化
3 概念:提出与筛选
3.1 产品概念的提出
3.1.1 核心用户
核心用户是目标用户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人
在供给充足、市场细分的时代,强调品牌调性、品牌人格化:情愿让一部分人爱到发疯,另一部分人恨到要死,也不要让所有人都觉得你还OK
用户分类的方法:遵循“不同细分用户的‘需求场景’差异要尽量大”
工商银行网银如果用户是多边,先根据不同角分类,如淘宝,分为卖家、买家、第三方服务商、平台方
用户对产品所在领域的熟悉程度,分为“新人、中间用户、专家”
人口统计信息:慎用,如乐高,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来分类
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
3.1.2 刚性需求
刚性需求满足三个条件:真实、刚需、高频
3.1.3 典型场景
很多产品没有任何的“唤起点”,说明没到自己的典型场景
只要是一个点就不要怕小,怕的是没有独特性,不够典型
3.1.4 产品概念
解决方案
3.1.5 竞争优势
选择好“竞争标的”,体现了定位和开局思路
额外价值>转移成本,新方案才能获胜
竞品分析:相似的产品→能满足同样需求的不同产品(从表层到深层需求)→所有消耗用户时间的产品
用同样的产品功能解决同样的用户需求:eg 不同品种的豆浆
用不同的产品功能解决同样的用户需求,即替代品:eg 牛奶和豆浆
深挖同样的产品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
在互联网上,所有的产品都是竞品,竞争的是用户时间,而在存量市场上争夺用户时间,要看谁更懂人性了3.1.6 总结:如何寻产品切入点
(1)确定核心用户
用户细分
判断用户价值,排优先级
判断用户体的粒度是否足够细,否则重复第一步
(2)确定核心用户的刚性需求和典型场景
需求场景细分
中国移动积分兑换商城需求价值判断
判断需求场景的粒度是否足够细,否则重复第一步
3.2 产品概念的筛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