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个人网页的必要性
创建个人网页的理由
有文件删不掉怎么办英 | | |
2008072214:19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
在,不少人都有个人网页了,但我们真的需要它吗?

回答依然是--但这个字已经不像以往那么坚决。有时候,迟疑是一种迹象,表明社会变化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将会变成可能,并很快变成,最终转为没有才怪。如果你30岁上下,那一定见证了电话答录机、语音信箱、和手机从新鲜货变为必需品的整个过程,正如更加年长的人看到电视和电话的成长历程

为什么个人网页也会沿着这条既定轨迹走下去?这里不是一个因素在发挥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首先就是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彼此联系的问题。上个月我发现,美国家庭的座机电话正在减少,而手机还没有类似白页这样的查询手段。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因为、即时通讯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联系手段已经让打电话成为一种比较冒昧的沟通方式,只有彼此认识的人在特定情况下才会使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问题在于,我们怎么才能跟陌生人联系?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联系界面,并由本人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提供其他合适的。个人网页--无论是FacebookLinkedIn这样的交友网站,还是带有交流工具的网页--都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

另一个因素则更令人不安:为了在网络世界捍卫和说明自己的身份,以免被别人冒充。在2008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年7月初的《网络世界》杂志(Network World)中,科特马拉松由来莫纳西(Curt Monash)写的一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文章说有个名不见经传的交友网站用随机组合出来的姓名杜撰了大量个人网页,以此吸引那些在网上搜寻同样名字的人成为该网站的会员。这种做法可能会让真正使用该姓名的人的个人网页遭到排挤。

屋里一座亭再多说几句--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莫纳西在文中的结论:互联网将有关于你的故事,无论是真是假,所以一定要确保你自己的真实版本也在网上有一席之地。

他说得没错,这一警告不仅适用于交友网站。从本质上说,互联网可能留有关于我们生活的零星记录--我们的职业生涯、爱好、年轻时的胡闹行为等等,而这些往往会被拿出来孤立地看。招聘企业可能会到网上搜索求职者的名字,结果发现他们倒立在啤酒桶上用软管吸酒的疯狂照片。照片上的行为本身不会带来多大问题--因为不久后可能整个人力资源部的人都会去拍这种照片--关键是他们可能无法到应聘者其他更大的成就。如果拥有个人网站,你就可以自己介绍自己,抵消那些无法控制的网络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

也许你没有在网上留下什么倒立喝酒的照片--以及其他那些可能危及工作前途的图像证据,但你还是需要一个网上家园,以便让别人了解你的情况,使你在网上留下的点滴痕迹不至于那么令人费解或容易误会。这就是我给自己建立一个简易个人网页的初衷--我想在互联网上有那么一片天地,放上“Real Times”专栏的各类文章链接,还有我写的关于棒球运动的文章,以及自己的等等。(当然,另一个原因是我想试用一个博客软件
创建静态个人网页,以此证明撰写博客只是某个特定软件的寻常功能,而不是什么革命性的创举。但这是之前一篇专栏文章的内容了。)

也许你想更正互联网上关于你的一些信息,或跟另一个同名同姓者的网上资料划清界线。我经常上网搜索本人的名字,看自己写的专栏文章反响如何,因此当看到某个同名同姓者发表对美国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和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大放厥词引起别人不满时,总要揪心一阵子。我想别人可能不太相信我跟那个24岁来自西弗吉尼亚州的杰森弗莱(Jason Fry)是同一个人。(虽然我老家也在西弗吉尼亚州,由此可见我俩很有可能是远房表兄弟,呵呵,我就不再胡扯了。)但假如那个同名同姓者也39岁,也住在纽约呢?同理,如果有自己的个人网页的话,它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此外,还有来自垃圾博客的威胁。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一个关键词,然后到一个设计简陋、版面粗糙的网页,上面有些不知所云的文字和一些广告,那么这就是一个垃圾博客--由某个脑子聪明但缺乏道德的网络商人炮制出来,希望能在搜索页面上排名较高,吸引更多人气,如果访客点击广告的话,就能赚上一笔。(另一类垃圾博客的页面设有连接,
把访客引导到他们想推广的其他网站,希望以此提高那些网站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垃圾博客更让人讨厌的是,它们会把提供真正信息的好网页排挤出去。我还没有听说利用姓名搜索来吸引注意力的垃圾博客,但老实说,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低成本的垃圾博客迟早会扩张到这个领域。如果利用姓名的垃圾博客开始蔓延,那我们得更加努力地打造自己的网上家园。

总而言之,拥有自己的个人网页很有必要。正如科技新闻网站Slashdot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个帖子说:你的姓名就是你的品牌,不妨把这个品牌擦亮一点。这种思维方式会不会成为社会潮流?近期不会,但我敢打赌,早晚一定会的。果真如此的话,Facebook网站应该是个不错的模式--不但使用方便,可以被搜索引擎捕捉到,强调真名实姓而非网名,而且能让用户自己控制,以及选择是否接受别人的联系。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做很麻烦;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太多可以自由流通的信息--我们中的一些人根本不想跟数字世界打交道,而能够接受互联网的大多数人有时候也会希望网络世界的触角能暂时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想到今后个人网页
可能成为一种趋势,甚至接近于一种必需品,我们难免会感到不快。然而,科技发展以及随之引发的社会变革向来不以大众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会慢慢习惯这一观念,正如我们习惯以前那些新鲜事物一样。很快,我们就能通过浏览个人网页了解一个人的很多情况--比如他的个人网页是自己创建,还是由通讯软件公司代为创建的。无论是否乐意,我们已经把神仆从阿拉丁神灯中释放出来,没办法把它塞回去了,唯一可做的,就是确保它能切实为我们服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