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形象和“伏羲传说”的再考证
伏羲形象和“伏羲传说”的再考证
股票期权郭延坡九鳍是什么动物
是老中医歌词(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18)
[摘要]伏羲形象从战国到汉代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的演变过程,是层累叠加的结果;西汉末刘歆以“五德终始说”整理古史系统,制造了伏羲与太皞的合二为一;“伏羲传说”源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创世神话,“伏羲生于成纪”说是汉代谶纬迷信的产物。
[关键词]伏羲;太皞;五德终始说;楚帛书;纬书;层累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566(2020)01-0118-07
一、古籍中伏羲形象的演变是层累叠加的的结果
先秦至汉代的早期古籍中关于伏羲的记载,主要有《庄子》《商君书》《荀子》《世本》《管子》《楚辞》《易传》《战国策》《淮南子》《史记》《文子》,以及《汉书》和东汉时期的纬书等。
从先秦西汉时期古籍中关于伏羲的记载可以看出,相对于黄帝等中华民族传说的始祖,“伏羲”之名出现
母亲节祝福妈妈的话是相当晚的。战国中期以前的典籍中,《论语》《墨子》《左传》《国语》《孟子》等对伏羲未置一词。即便是记载神话人物、古帝王甚多的《山海经》中,仍未有伏羲一席之地。
最早记载伏羲的是《庄子》。《庄子》中关于伏羲的记载有5处,2处出于“内篇”,3处出于“外篇”。在“内篇”与“外篇”中,伏羲在古帝王中的排位有所不同。属于“内篇”的《庄子·人间世》:
“是万物所化也,禹、舜应物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在这里将伏羲列在禹、舜之后。《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地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这里是说“道”体无形、功用无限,狶韦氏运用“道”来整顿天地,伏羲氏运用“道”来调和天地阴阳之气。此段人神相杂,星月并现,十分混乱,说明伏羲在这里尚未从神话脱形为人祖。
《庄子》“外篇”学术界历来认为是战国末或秦汉时期庄子后学所增益,不出于庄子之手。《庄子·胠箧》:“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犠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伏羲位列轩辕黄帝之后,神农之前。《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庄子·田子方》:“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大江大河2结局
不得窃,伏戏、黄帝不得友。”在这两段中,伏羲在古帝中的排位,颇近于秦汉时期《战国策》《易传》所列。
《庄子》一书之中,伏羲身份混乱,或人或神;在古帝王中序列不定,或在禹、舜、黄帝之后,或在其前,地位渐次升高。这说明在庄子时期,伏羲尚在神话传说时期、处在古帝王形象的创造过程中,是一个不确定的、尚未定型的人物。
《庄子》之后的典籍,如《管子》《荀子》《商君书》诸书所记伏羲,或为由《庄子》移入,或为秦汉所掺,逐渐剥离神形,进入古帝王行列。棒棰岛号
商鞅其人比庄子稍早,但《商君书》成书较晚,大概在战国晚期。《商君书·更法》“伏牺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与其后的《战国策》以及《史记·赵世家》中关于伏羲的文字几乎完全一致。
[收稿日期]2019-11-08[作者简介]郭延坡(1971—),男,河北望都人,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天水学刊》副编审。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总第121期)11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