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品市场执法的困境及对策
autocad2010序列号摘要:书画市场的执法效能远远不能跟上市场法制化进程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书画艺术品市场的执法依据不足,文化执法部门职能与书画交易市场发展态势不匹配,而鉴定困难又成为制约执法效能的关键因素。应完善艺术品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细化部门职能和管理规定,加强专项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艺术品的评估机制。
关键词:书画市场鉴定;文化执法;执法依据
一、书画艺术品市场执法困难的成因
当前正值我国书画市场的泡沫期,尽管市场的交易规模大,其中不乏天价作品,但无效交易和虚假交易多。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讲,适当进行宏观调控和行政执法监管对于良好的市场秩序之形成、对于保护优秀的中国民族文化,维护我国在艺术领域的国际形象,都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关于艺术品市场的法制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由于艺术品市场的特殊性,市场执法往往涉及到新闻出版部门、文化部门、文物部门等多部门的法律法规,因此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难、行政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与市场中层出不穷的各种不法行为相比,书画市场的执法效能远远不能跟上市场法制化进程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书画艺术品市场的执法依据不足
该条例的主要问题首先在于其管理范围有限。该条例主要是针对美术品经营单位在经营管理制度、是否明码标价、是否依法纳税等一般性的行政管理规定。而艺术品交易跟普通商品不同,在经营过程中还涉及鉴定、拍卖、销售、展览等环节,而当前条例并未做出规定,对目前书画市场、售假泛滥的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文约束。其次在于该条例的处罚力度太弱。该条例是专门针对美术品管理的一部部门条例,成为目前执法部门对艺术品开展执法工作的最主要依据。但该条例由2022年颁布,至今已十余年之久,其中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导致在执法过程中该条例起不到震慑违法违规者的作用。另外,它的信用档案效果不佳。第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美术品经营单位的信用档案,将企业的服务承诺、经营情况、消费者投诉情况记录在案,定期向社会公示。”但在2003年《行政许可法》实施后,文化行政部门对艺术品经营没有审批权,该办法只是确立了它的监管权。而艺术品交易涉及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如果仅由文化行政部门单方面对经营单位建立信用档案,在执行力上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文化执法部门职能与书画交易市场发展态势不匹配
1.艺术品市场发展过快,法律概念界定难以与市场同步
当前艺术品交易形式丰富多样,法律明确规定的艺术品概念却屈指可数。在美术领域内艺术品可以划分为西式绘画、书法、国画、摄影作品、雕塑作品等类别。实际交易中,艺术品的交易不仅涉及到美术领域,很多时候与文物买卖、著作权保护等领域密切相关。纵观艺术品交易市场,在法律层面上尚无统一界定的可交易的艺术品概念,实际交易中不同类别的作品分别遵循不同的法律规定,无形中增加了行政管理的难度,也增大了行政管理的成本。
春天来了句子简短2.法律缺失或错位,执法部门权责难以形成统一
文物保护法》授予公安机关、工商部门、海关等部门行政管理的职权,但是却并未说明以上部门的职权内容和职权范围。《文物保护法》和《办法》均不曾提及具体管理措施,导致市场问题出现多头管理、无人理会或无单位负责的局面,使得法律法规授权形同虚设。综合管理
与此同时,文物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于重审批、轻管理,尤其是缺乏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动态管理,从而导致管理的错位和执法的缺位。书画艺术品的制假、贩假、拍假行
为目前已越发泛滥,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执法效能与严格的法律规定、市场现状存在双重缺口,加之相关部门缺少量化的考核机制、问责制度,对国家法律既可依法行政、从严执法,也可放任自流,甚至不作为也难以问责。
3.书画艺术品专项执法力量不足
各地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部门,大多围绕“扫黄打非”主题,重点管理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违法经营活动;非法出版、非法演出活动;以及违规购销文物活动。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行政管理工作没有单列为一项独立内容,实务工作中多是在著作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略有涉及,并没有独立的执法队伍建设和专项执法人员。
这种工作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统筹管理文化市场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性。但是,这种工作模式对于执法队伍建设具有相当高的要求,执法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法律文件,并且熟悉实务工作中会遇到的违法违规活动情况,在此基础才能全面管理文化市场。此外,在现有的工作模式中,即便将执法队伍划分为专项专务队伍,由于艺术品市场管理并没有被单列为一项受案种类,执法队伍也难以就书画艺术品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人、专项、专务”式管理,导致书画艺术品市
场中发展出的新形式、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三)鉴定困难成为制约执法效能的关键因素
1.权威的鉴定机构缺失985大学全列表
2.部分书画的真伪涉及主观因素
书画本身就兼具主观与客观的两重性,一方面,书画是客观存在的可进行交易的物品,而另一方面,对书画的欣赏和鉴定又是主观性的,这就使得科学技术手段往往在书画面前无能为力,只得主要依靠鉴定者个人的技术和道德素质来保证鉴定的权威。然而,主观性的方面又使得利益渗入其中,干扰了鉴定的公正性。同时,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书画的复制技术日趋完善,艺术在质量和数量上的成本大大降低,使得书画市场的伪作大幅度上升,增加了鉴定和查处的难度。
3.艺术品鉴定机构的道德失范
4.国家法律规范的缺失
在鉴定机构的行业准入标准上,法律规定多局限于地方规章,缺少全国性统一标准。由于缺乏国家统一管理和规范,鉴定机构的责任问题缺失,这就导致鉴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拍卖法》相关规定,鉴定专家的鉴定出现问题后,无论是经济责任还是法律责任都不需要承担;拍卖行也不对卖品的真伪担责。鉴定机构有出具鉴定结论的权力,但是却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鉴定领域的权责不清导致鉴定机构的权威性不断降低,寻求真假鉴定成为难题。在缺少法律责任机制的情况下,民间鉴定不断成为谋求利益的工具。
二、完善艺术品市场执法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行业诚信缺失、虚假鉴定、赝品泛滥、假拍、知假拍假等问题不断涌现,规范书画市场经营行为,加强对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监管,成为当前书画市场执法迫在眉睫的任务。这需要从立法、监管、执法等各方面完善与艺术品市场相关的相关法规制度。
(一)完善艺术品市场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尽快联合多部门颁布《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在艺术品交易的管理中,《文物保护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法律仅立足于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无法起到对艺术
市场起到系统性的监管作用。《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是将艺术品市场的管理置于法律的视野中,在法律框架内审视其对艺术品市场调整和规范的作用,把有关艺术品市场主体市场准入资格,从业资格审查管理、艺术品生产者权利义务、艺术经纪人行为规范、行业不正当竞争以及卖假等内容专门做出规定。
其次,应修改《拍卖法》的有关规定。现行《拍卖法》关于艺术品拍卖的规比较抽象、笼统。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拍品,其在真伪鉴定、质量瑕疵担保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为了进一步规范艺术品拍卖市场秩序,合理平衡委托人、拍卖人和买受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该完善艺术品拍卖法律制度。可以在现有的《拍卖法》框架之内完善艺术品拍卖规则,考虑将“艺术品拍卖”单设一章,对艺术品拍卖的客体、拍卖程序、鉴定制度、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做出具体规定。
(二)细分部门职能和管理规定,解决职能交叉和职能空白问题
尽管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依据法律授权负责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部分职权,但是各部门的职权划分尚有不清楚的地方,以致实务工作中出现职能交叉和职能空白。对此,有必要确定各部门权责范围,并且落实形成书面工作流程,
在必要的时候提请人大立法,赋予相关文件法律约束力,实现对艺术品市场的有效监管。
全选的快捷键是什么此外,在行政处罚方面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模糊,执法工作的展开依据不足,使得很多时候虽有规定却无法管理。例如,《文物保护法》虽然对于种种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处罚规定,包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等,但很多措施都只是停留在法律文本上,在执行层面无法真正实施。因此,区分执法对象、区别执法情形、细化管理内容将有助于将艺术品市场管理落于实处,做到艺术品市场行政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最高的山峰(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从文化市场管理机构来看,执法人员编制性质并不统一,也没有专门的艺术品市场执法队伍。在当前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应当抽调专业适合、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组成专门的艺术品市场行政管理分队,专项管理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其次,针对艺术品市场管理的特殊性,加大对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特别是需要加大对于鉴定工作的财政支持,保障执法工作人员能够放开手脚、全力整治艺术品市场不良风气,打击违法违规的交易行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