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临床见习指导手册(试用)-2011
中华高手在异界
                     
见习实践一
见习内容:围绕疾病诊断问题,带教的老师在带学生看病人过程中,主要完成如下伦理学教学任务:①临床问诊、手动检体过程中应掌握的技巧(技能)与伦理要求。疾病的医学与伦理学思维的前提与方法。前提是具有一定的人文生活知识与社会经验、医学基础知识、搜集病史与查体技能和哲学修养(如:逻辑联系、辩证分析、认识论与矛盾论观点等)。重视病人个体差异的伦理意义。如社会性差异对人的疾病、疾病谱、疾病预后和效果的影响。选择物理、化学等检查手段的伦理原则。兔子的生活习性
见习报告:
  随老师到临床见习并结合书上所学知识更透彻地了解到了在临床诊治中的基本道德原则:及时,准确,有效,择优,自主。而这简短的五条基本原则必须贯穿在接诊病人、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所有过程中。 
中国地图轮廓 当患者来到外科诊室,外科接诊的首位医务人员的第一句问话,将彰显所在医院、科室的人
文关怀。然而临床上并不是每位医生都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开口问好第一句话,以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关怀。并且微笑着面对病人。微笑是人类最通用的语言,它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友善与温暖,即使是陌生人之间。在给外科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常常更需要私密性。比如,给乳腺肿块患者检查时会需要暴露患者乳房等第二性器官。在做肛门检查时,会涉及患者性器官。这都是十分敏感的伦理问题。按有关要求,不仅无关人员应该回避,而且医患如为异性,应要求有患者亲属或与患者同性别其他医务人员在场。病史采集时,应当注意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对数字量化的概念比较模糊,如在询问疾病病程的时间问题,问患者“出现这样症状有多久了?”患者往往回答:“已经很久了”。但是临床医学要求切切实实的数字,必须认真询问,合理提示并加以确认又不陷入“诱导患者”泥潭。怎么给手机相册加密
  其次外科医务人员在询问病史时,除了会询问患者自身的经济状况、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以外,还会涉及患者不愿告人的、不愿公开的、有关人格尊严的私生活秘密。当医生询问到这些内容时,其他不相干的人员应该请他们回避。既使一个很普通的如急性阑尾炎患者,由于鉴别诊断的需要,也会涉及个人的许多问题,这些内容对患者个人而言,也属于隐私。患者有权避免外人知道。
随着高新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检查和诊断的设备及技术不断创新,传统的视、触、叩、听正在逐渐被冰冷的检查仪器设备所替代,或是正在日趋边缘化。医生有时太过于依赖仪器的诊断结果,进而忽视了自己的判断甚至是把自己的手上功夫完全抹灭。医患之间充满着冰冷的仪器而不是人性的沟通,这让医患之间的距离感、生疏感和不信任感日益突出。
例如,外科医生特别是一些年青医生,对于下肢麻、胀、痛的病患,常常禁锢于自我专科知识思维,不作认真的病史询问,详细的体格检查,而是先开各种检查申请单,迷信于CTMIR 等大型检查设备的检查结果,不作整体思考,忽视神经定位检查,导致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漏诊或是造成误诊误治。虽然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医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医务人员人文科学教育的缺失不啻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 ,加强和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年青医生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能力,是医疗服务机构提供适宜医疗服务的基本先决条件之一。“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要求的医学科学领域的人性回归和人文归依。它倡导我们重拾最原始和基本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成为医患零距离接触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外科入院病史采集除了比门诊病史采集更为认真、仔细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病史的采集与体格检查,其实就是医生与患者的情感交流过程。情感沟通的越彻底、范围越广、内容越多,病史的可信度越高,医患的距离感也就越小。在与病人交谈或是沟通过程中,特别是在病史的采集和体格检查过程,不能机械地将病人视作一个“问题个体”来看待,将“病”与人剥离,将病人格式化、客体化、结构化、对象化,以一种居高临下“领舞者”的心态来“透视”病患。医务人员通过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等医疗行为建立起与患者沟通的渠道,医生仅仅只以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眼神去看待病患,这是远远不够和片面的,医患间的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和情感的互动,这足以弥补医学科学和技能对患者心理安抚的不足,以及医学自然科学在临床的局限性。
 并且病史不应该仅仅是符合医学标准的专业术语,还应关注患者的病患体验和他关于病患的理解。如若忽视了患者对疾病的“自然”的生活或是生理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削弱了医疗活动中的人文内涵和病患作为医疗主体的作用。一旦医生不重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过程中的知识交流,常常使医生陷入一种既想全面掌握病患的全面信息,便于准确、有效的诊治,又往往由于交流不充分而难免会挂一漏万或是以偏代全,并进而又抱怨患者特别是一些疑难病患者不能真实、完整、及时地提供“病史”,这样一种医患二难的境地和矛盾中。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本在于我们的医生缺乏对人文科学的学习和运用 ,过于强
调和运用了医学自然科学和医生这一客体的干预能力和权力,忽视了疾病的整体性和病患所代表的是一种已改变了的生存状态。
询问病史过程中,医生举止端庄、态度热情,可以是病人对缠身信赖感和亲切感,这有助于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倾诉病情、告知与疾病相关的隐私,从而获得全面、可靠的病史资料。询问病史时,医生还应全神贯注、语言得当。如医务人员发出惊叹惋惜埋怨的语言会增加病人心理负担,对自身病情产生猜测。耐心倾听、正确引导也是询问病史所必须的,我们不宜打断病人的诉说,宜适时地引导,但需避免有意识的暗示或诱导病人提供希望的资料。怎么在图片上写文字>日出江花红胜火意思
进行体格检查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检查,不遗漏部位,不放过任何疑点,尤其是重点部位。对于模棱两可的体征,要反复检查或请上级考核,做到一丝不苟。对于集危重病人,特别是昏迷病人,为不延误抢救时机,应扼要重点检查。尽量做到关心体贴、减少痛苦,根据病情选择舒适的体位,注意寒冷季节的保暖对痛苦较大的病人要边检查边安慰。检查动作要敏捷、手法要轻柔、敏感部位要用语言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尊重病人、心正无私,检查畸形病人态度要庄重,切忌轻浮、歧视的言语表情。
而对于辅助检查,应从诊治出发、考虑病人的耐受性来确定检查项目。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进行“大撒网式的检查,或为满足某种研究需要进行的与疾病无关的检查都是不道德的。在进行检查之前,必须向病人阐明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让其理解并同意才能检查对于复杂的、昂贵的或风险较大的检查,更应得到病人的理解和同意。若应害怕而拒绝检查时,医生应尽职尽责的向病人进行解释和规劝。对于辅助 检查的结果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的资料一起综合分析。并且不同科室间还应密切联系、加强协作。不同科室应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不足,共同为病人服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