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一丶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中国当代文学是( 中国现代文学 )的发展,是 (社会主义 )性质的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 十七年文学时期 )、( 文学时期 )、(新时期 )。
3.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 )在北平召开,周恩来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这次会议的召
开,标志着当代文学的开始。第二次文代会于( 舒淇三级电影1953年9到10月 )在北京召开,大会对促进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鼓励文学艺术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起到了重大作用。
4.建国初期文艺界开展的思想斗争主要有( 对电影《武训楼》的批判 )(对《红楼梦》研究批判 )(对胡风思想批判 )。
5.在1956年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 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
的方针。实践证明,这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正确方针。
6.1966年2月,江青与林彪勾结在起,经过精心策划,炮制了所谓《 幼儿教师述职报告纪要 》,这是他们企图从文艺问题上打开缺口,进而实现其慕党夺权的罪恶阴谋。
7.1976年清明节前后发生的( 天安门诗歌运动 ),预示着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春天的到来
8.《保卫延安》是作家( 杜鹏程 )的长篇小说,作品以解放战争中的( 延安保卫战 )为背
景,着力型造了以( 周大勇 写景满分作文)为代表的英雄战士的形象,在当代文学中第一次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 )彭德怀的形象,具有开创意义
9.《红旗语)中的主要人物是( 朱老忠 )这是当代文学中相当成功的(农名革命英雄 )的
风筝制作方法典型形象。小说的主要情节是 (反割头税斗争 ) ( 保定二师学潮 ) 两大事件。
10.有“三红一创”之称的作品分别是粱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柳青的《创业史》
11.写出下列人物形象所属的作品名称:梁三老汉 (创业史 )余水泽(青春之歌 ) 、严志和(红旗谱 ) 、甫志高( 红岩 )。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B )1.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写出了短路爱情小说《在悬崖上》的作者是
A陆文夫B.邓友梅C.宗璞D.王蒙
( C )2.第三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间,正确的是
A.1956年7月B1958年7月C.1960年7月D1962年7月
( D )3.江是哪部长篇小说里出现过的人物
A.《红旗谱》B.《创业史》C.《保卫延安》D.《红岩》
( A )4.《红日》的作者是
A.吴强B.杜鹏程C.曲波D.冯德英
(B )5.最早出现的反映我国农村合作化道路的长篇小说是
A.《不能走那条路)B.《三里湾》C.《山乡巨变》D.《创业史》
(C )6提出“写中间人物论”的人是
A、周扬B.胡风C邵荃麟D.郭沫若
( C )7.提出“潜在写作”这一概念的人是
A、洪子诚B、易中天C、陈思和D、王晓明
(B )8.“样板戏”的提出者是
A、张春桥B、江青C、王洪文D、姚文元
( A )9.姚雪垠在当代文学史土的最大贡献是写出了长篇历史小说
A.《长夜》B、《李自成》C、《星星草》D、《少年天子》
( C)10.《山乡巨变》的作者是
A丶浩然B、柳青C、周立波D、赵树理
一、名词解释
1.“双百方针”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一方针的提出,使得文艺界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来未有过的思想活跃和解放的局面。
2.样板戏又称“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产生于60年代、流行于时期。它是对传统京剧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的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 《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 《智取威虎山》 《海港》,芭蕾剧《红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八个样板戏。
唢呐是哪个国家的3.“三红一创”: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柳青的《创业史》,被时人称为“三红一创”,它们是红经典的代表作。前三种是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后一种为农业合作化题材的长篇小说。
二、简答题、论述题
1、第一次文代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首先,大会听取了周恩来的《在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郭沫若的《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茅盾的《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周扬的《新的人民的文艺》和傅钟的《关于不对的文艺工作》等报告。
其次,发表了《大会宜言》、《大会宣言》指出,“五四”以来,特别是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发表后,文艺工作者开始和广大人民众向结合“今后我们要继续贯彻这个方针,更进一步的与广大人民、与工农兵结合。”确定《讲话》为今后全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确定文艺工作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大会还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讨论了一百多件富有建设性的提案,成立了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舞绍等协会。
这次大会是我国革命文艺更上一次中国人民文学的第一页,是联新的社会主义文民主主义文艺运动的总结,同时揭开国现代文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当代文学艺的开端,标志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国现代文学结束和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始。
2新中国成立到“”期间,文学界的批判和斗争运动主要有哪几次?它们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年)。
这场批判开了以政治运动对待思想批判、文艺争鸣的先例,并向知识分子发出“警告”。 这对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的消极影响是致命的。
(2)对萧也牧等的创作的批评(1951年)。
主要是批评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等小说。在此前后受批评的还有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白刃)、《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碧野),电影《关连长》等。《我们夫妇之间》的问题是“歪曲了嘲弄了工农兵”,“迎合了一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它正被一些人当作旗帜,用来反对的工农兵方向。
(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4-1955年)。
这次批判的消极影响是明显的,无限上纲,将学术观点的争鸣升格为阶级之间的思想较量,
用学术问题发动政治运动,用运动形式“解决”学术问题,都给此后的当代文坛留下了不少的阴影。
(4)对胡风集团的批判
胡风及其追随者和同情者,被构造为“反革命集团”。这次批判运动,规模声势之大,涉及面之广,牵扯人员之多,远远超过此前历次文艺运动与文艺思想斗争。它不仅造成了胡风等人极大的人身痛苦,而且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潮的膨胀,给我国当代文学带来了创伤。
(5)文艺界的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1957年)。
这一运动,连同对胡风等的斗争,是50年代文学界最重要的事件。
(6)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从1963年开始,在哲学、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开展全面的批判运动。
(7)“”十年,就是一场持续的文化批判运动。
3、试析《红旗谱》的主题思想,分析朱老忠人物形象。
小说生动地再现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我国北方农民哥斗争的历程,小说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锁井镇两家农民三代人与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茅盾和斗争,历史性的概括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农村和成熟的阶级斗争状况,深刻地展示了新旧历史时期中国农民斗争的不同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不断走向自觉斗争的历史进程。朱老忠是一个横跨新旧两个时代,在斗争实践中到正确方向的农民形象,他的典型性格是民族性、时代性、阶级性和人物个性的有机结合。朱老忠性格的核心,是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谋的斗争精神。其性格的基本特点,一是他的韧性斗争精神,他的口头禅“出水才看两腿泥”,正是这种精神的结晶,这使他不同于一般的农民形象。并成为对敌斗争的主要策略。二是豪爽义气、救危扶困的优良品质,他的口头禅“为朋友两肋插刀”,又是这种品质的集中体现。朱老忠的形象,反映了中国人民从自发反抗到自觉斗争的发展过程,并表现了中国农民的英维在党的帮助教育下,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历史趋向。
4、怎样理解《创业史》是一部史诗性的巨著?
《创业史》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的作品。
首先,作品反映的生活是真实的,表现的理想是符合历史要求的。
其次,作品塑造的人物是真实的,刻画的性格是符合历史现状的。
第三,结构上,表现出了一种恢弘的“史诗”型艺术结构,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题材的处理上,小说把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历史规律、激情)在结构的安排上,按照史诗规模的要求,《创业史》采取了多卷式的布局。(阔大时空)作品描写的重心放在农业合作化这一题材本身历史深刻性的挖掘上,把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题材的处理上:有深度:写了农业合体化运动给农村各个阶层带来的影响。
广度:从小世界看大世界。在人物的描写上:表现了宽阔的艺术视野,刻画了农村个阶段、阶层的代表人物每人一部生活史。
结构安排上:按着史诗的规模要求采用多卷式结构。
5、《保卫延安》在当代文学史上有何开拓性的意义?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什么?
意义: ①第一次在当代文学史上成功地描绘了卓越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彭德怀的光辉形
②第一部大规模证明描写并证歌人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
艺术成就:
①小说具有一种史诗性的构想,艺术地再现了延安保卫战的宏伟画卷。
②小说真实地塑造了周大勇及其他指导员地英雄像,处处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高昂旋律。小产权房屋买卖协议
③小说风格粗扩豪放,充满浪漫主义激情。作者多以主观的描述,选择激情奔放的语言,直抒胸脆,有一种力透纸背的力量。
三、补充资料
1、中国当代文学: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文学,也即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文学,它是“五四”以来现代文学的继续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十七年文学时期、“文学”时期、新时期。
3、第一、第二、第三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4、建国初期文艺界开展的思想斗争主要有: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