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体的消费行为分析__以LV路易威登为例
奢侈品消费体的消费⾏为分析__以LV路易威登为例
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
奢侈品消费体的消费⾏为分析——以LV路易威登为例
第⼀部分:奢侈品分析
(⼀)奢侈品的定义及特征分析鸣人vs大蛇丸多少集
(⼆)奢侈品消费分析
1奢侈品消费市场状况分析
2中外奢侈品消费特点的⽐较分析
3奢侈品消费潮流趋势分析
4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奢侈品分析
(⼀)奢侈品的定义及特征分析
奢侈品:在英⽂字典⾥,奢侈是Luxury、Luxus,形象点,就是“雷克萨斯”品牌的英⽂名。其实,Luxus是⼀个拉丁词,原意
指“极强的繁殖⼒”,后演变为浪费、⽆节制。⼤部分欧洲语⾔都吸收了这个概念,确切地说,该词⽤以描述在各种商品的⽣产和使⽤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出及⽣活⽅式的某些⽅⾯。
现在,奢侈品在国际上的概念是“⼀种超出⼈们⽣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称为⾮⽣活必需品。奢侈品牌⾸先来⾃于它所服务的奢侈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值最⾼的产品。从另外⼀个⾓度上看,奢侈品⼜是指⽆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值最⾼的产品。
从商品学上讲,价格⾼并不意味着就是“奢侈品”,“奢侈品”的⾼价性也绝⾮是⽣产与使⽤过⾼过多的物质成本的积累与堆砌,⽽是在其背后有⼀个完美体系⽀撑和百年⽂化传承。⽽美学家则定义为,“奢侈品”是⼀种⽣活被艺术化的符号,是⼀种把⽣活追求变为美学的外在标志,“奢侈品”就是⼀种艺术美学的直接代表,它已被赋予了更多的⽂化、历史、艺术和哲学涵义。“奢侈品”对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因为它们集中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它是亲切的、细腻的、敏锐的、最⼈性化的,⽽
且奢侈品本⾝也在不断进化中。
在中国⼈的概念⾥,奢侈品⼏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种⾼档消费⾏为,本⾝并⽆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种个⼈品位和⽣活品质的提升。
奢侈品牌所具有的特点:
火炬之光2装备
1、富贵的象征
奢侈品牌的品牌魅⼒是富贵豪华的。奢侈品(Luxury)源于拉丁⽂的“光”(Lux)。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享受的。奢侈品通过其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这些内容。从社会学的⾓度上说,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有地位,有⾝份,有⾼⼈⼀等的权⼒。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如今,虽然社会民主了,但⼈们的“富贵观”并未改变,奢侈品牌正好可以满⾜⼈们的这种本能需求。“劳斯来斯”汽车就有贵族车的象征。
2、精致、⾼级--看上去就好
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级的”。这种“最⾼级”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体现。奢侈品的⾼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们对其奢华“显⽽易见”,它才能为主⼈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让⼈看上去就感到好。那些购买奢侈品的⼈完全不是在追求实⽤价
值,⽽是在追求全⼈类“最好”的感觉。“奔驰”汽车如此;“夏奈尔”时装也如此。
3、个性化
奢侈品牌往往以⼰为荣,它们不断树⽴起个性化⼤旗,创造着⾃⼰的最⾼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劳斯来斯”追求着⼿⼯打造、“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度、⽽“卡迪拉克”追求着豪华舒适。他们独巨匠⼼,各显其能。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象⼤众品,才更显⽰出其尊贵的价值。
4、专⼀性
奢侈品牌是⼗分专⼀的,它绝不可以随意扩张使⽤。所谓品牌的专⼀性,指的是品牌只服务于某⼀个产品或某⼀类产品。我们很难看到⼀个奢侈品牌分跨两个⾏业使⽤,⽽且还取得了成功。品牌多元化经营本⾝就是品牌管理的⼤忌,更何况是⼀个奢侈品牌呢?“⽪尔·卡
丹”(我们并不认为它是⼀个真正的奢侈品牌)曾经延伸到酒业上,⽣产了⼀个“⽪尔·卡丹”葡萄酒,结果失败了。
5、距离感
作为奢侈品牌必须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让⼤多数⼈产⽣可望不可即的感觉是奢侈品牌营销的使命。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服务的。因此,要维护⽬标顾客的优越感,就当使⼤众与他们产⽣距离感。距离产⽣美。奢侈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拒⼤众消费者于千⾥之外。要使认识品牌的⼈与实际拥有品牌的⼈在数量上形成巨⼤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所在。所以,可以这么说,奢侈品牌就是“梦寐以求,少数拥有”。
6、先进技术的集合
奢侈品通常都是最先进技术的结合体,⽽先进的技术也总是⾸先使⽤在奢侈品上。这不仅仅是因为奢侈品需要追求完美和领先,更在于只有奢侈品才能够承受得起⾼昂的使⽤成本。宝马汽车率先使⽤了全球最先进的电⼦技术,保时捷跑车运⽤了宇航材料,阿斯顿·马丁采⽤了碳纤维,法国服装正在考虑使⽤纳⽶技术。如今,奢侈品已不仅仅是优秀传统⼯艺的代名词,很多的奢侈品⼰经是⼈类最和最新科技⽂明成果的结晶。⽬前仅仅是少数富豪们能够尝试和享受的私⼈太空旅⾏,⽽乘坐的空间飞⾏器更是汇集了⼈类最⾼和最新的科技成果。中国三大舰队舰艇表
7、悠久的历史和⽂化
奢侈品也是⼀种历史、⼀种⽂化,需要时间的积累,素养的熏陶,岁⽉的磨炼。悠久的品牌历史和品牌⽂化,才是成就奢侈品品牌的内在要素。舒维(Chaumet)200多年来⼀直深得欧美上流社会爱戴的辉
煌历程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虽然时代的巨轮不断向前滚动,但舒维依然坚守⾃家的信念,打从220年前创办⼈Marie·Eitienne·Nitot在巴黎开展其事业开始,这个品牌⼀直都朝着同⼀⽬标迈进:追求真、善、美,HouseofChaumet所造的钟表珠宝眼镜,是向⼥性美态所作的最崇⾼致敬。
8、符号标记
⽣活中很多细节如今已是⼀种符号标记,这些在不经意之中刻意强调的细节,基于收⼊、职位、地位、⽂化等因素⽽表现出来。符号背后的潜台词便是阶层:你属于哪个阶层,你是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开夏利的和开宝马的⽣活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肯定是不同的。在⽣活
当中,奢侈品品牌享有很特殊的市场和社会地位,它的⽬标消费者是极少数的上层社会名流。在奢侈品消费中,⼈们追求的核⼼价值已不是商品的本⾝,⽽是依附在商品使⽤价值之中的“符号象征价值”,这种符号象征着⼈们的⾝份和社会经济地位。奢侈品品牌就成了⼈们彰显⾝份和地位的符号,成为了⾼贵、优雅的象征,成为了芸芸⼤众⼀⽣追逐的梦想。
9、购买体的固定发现自己 作文
奢侈品的购买体多为⾼收⼊⼈,他们往往是某⼏个奢侈品品牌的忠诚徒,不管当季的款式是否适合⾃⼰,总会去买上⼏件,他们的消费不再是出于实⽤的考虑,⽽是以长期拥有某个品牌的产品为荣。
还有⼀些消费者认为奢侈品所体现的个性⼗分符合⾃⼰的⾝份、品位,并⼀直是该奢侈品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类追求奢侈品的三个主要动机
1、奢侈品的价值⽐较持久,因⽽可以作为贮藏财富的有效⼯具。例如,珠宝在保值⽅⾯的作⽤与黄⾦类似。
2、奢侈品可以显⽰⼀个⼈的社会地位。这是⼈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个特征。对于⼤多数物种来说,它们通过体型的⼤⼩来决定其地位。在⼈类社会中,地位不仅仅取决于体⼒,竞争是多⽅⾯的。
3、⼈类对美的追求也是产⽣奢侈品需求的重要因素。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稀为贵。稀缺性是使物品成为奢侈品的必要条件
(三)奢侈品集中类型
⼀、⼗⼤服装
唐纳·卡兰、LouisVuitton、Chanel、范思哲、Dior、古奇、⽡伦蒂诺·加拉⽡尼、PRADA、GUESS、乔治·阿玛尼
⼆、⼗⼤珠宝
卡地亚、蒂芬尼、ENZO、Oxette、宝诗龙、Bvlgari、御⽊本、Graff、Georgjensen、波⽶雷特
三、⼗⼤⽪具
LouisVuitton、爱马仕、Chanel、Dior、古驰、⽡伦蒂诺·加拉⽡尼、PRADA、乔治·阿玛尼、登喜路、芬迪、COACH
四、⼗⼤顶级名表
百达翡丽、爱彼、伯爵、江诗丹顿、卡地亚、劳⼒⼠、积家、IWC万国、芝柏、欧⽶茄
五、⼗⼤汽车
法拉利、Porsche、奔驰、宝马、莲花、宾利、凯迪拉克、兰博基尼、奥迪、劳斯莱斯
六、⼗⼤豪宅
造梦西游3咋抓宠物“三湖”别墅、曼德勒农场、“向往东⽅”的海滩、"燃点"的海滩、“拉·阿密提”、“迪奥”宫殿、纽约曼哈顿区的⼀座⼤厦顶楼三层、佛罗⾥达棕榈滩的“观光别墅”
七、⼗⼤化妆品
娇兰、兰蔻、娇韵诗、伊丽莎⽩·雅顿、奥伦纳素、雅诗兰黛、倩碧、资⽣堂、Dior、Chanel
⼋、⼗⼤⾼尔夫球具
登禄普、TaylorMade、阿迪达斯、耐克、BenHogan、Etonics、威尔森、马基⾼、Callaway、ping
九、⼗⼤顶级眼镜
普拉达、奥克利、珠迪丝·雷伯、唐那·凯伦、圣罗兰、唐纳·卡兰、路易·威登、夏奈尔、迪奥、卡地亚
⼗、⼗⼤名笔品牌
帕克、万宝龙、威尔·永锋、华特曼、卡地亚、犀飞利(sheaffer)、地球牌、奥罗拉、⾼仕、Montegrappa
穿越火线演员表(四)2010年⼗⼤奢侈品排⾏榜
2010排名品牌主营商品价值(美元)2009排名⼀路易·威登(LV)⽪包197.8亿 1
⼆爱马仕(Hermes) ⽪包84.6亿 2
三古驰(Gucci)时装、⽪包75.9亿 3
四⾹奈⼉(Chanel)⽪包55.5亿 4
五轩尼诗(Hennessy)酒53.7亿 6
六劳⼒⼠(Rolex) ⽪包47.4亿 5
七酷悦(Moet& Chandon)⾹槟42.8亿8
⼋卡地亚(Cartier)珠宝39.6亿7
九芬迪(Fendi)⽪包32亿9
⼗Tiffany & Co. 珠宝23.8亿未上榜
⼆、奢侈品消费分析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状况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平的⼤幅增长,中国的富裕⼈快速涌现,中国正逐步成为奢
侈品消费市场的⽣⼒军,中国将是最具潜⼒的奢侈品消费⼤国。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200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规模达到8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18%,是世界第三⼤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本。截⾄2008年10⽉份,中国奢侈品消费⽐2007年消费总额递增8%~10%,达到86亿美元。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了近12%,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5%,其中50%的奢侈品消费是送礼。⽽因为经济危机,⽇本和北美奢
侈品消费额剧降35%,相关数据显⽰,我国已成为奢侈品的第⼆⼤消费国,仅次于⽇本。奢侈品在短短的⼏年中,就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快速成长和传播,对于奢侈品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经济学理论中均衡量。
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称,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的13.5%,其中有1000万——1300万⼈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中国品牌策略协会估计该体的年收⼊为24万元⼈民币(约29,630美元),存款在30万-50万元⼈民币(约37,037⾄61,728美元)之间。预计到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体的⼈数将增加到2.5亿。⽬前中国私⼈财产超过千万元的⼈数有30万之多,银⾏的个⼈储蓄余额约12万亿元,⽽这12万亿元的80%为20%的家庭所拥有,这些家庭都具有消费奢侈品的能⼒。
法国巴黎百富勒2003年的报告指出,中国已进⼊奢侈品消费初期。中国的中等收⼊阶层家庭到2010年
将达到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达到62万元。中国的消费率(消费额占GDP 的⽐率)将不断上升,从2002年的58%上升到2010年的65%,2020年更可达到71%,接近发达国家⽔平。
到⽬前为⽌,⼏乎所有的世界顶级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分店,旗舰店也纷纷涌现。中国消费者的数量已排在Louis Vuitton全球客户的第三位。代表品位和财富的⾼级钟表、珠宝制造商卡地亚,⾃1992年开始在中国经营,⽬前在中国已有3家精品店,30余个销售点。中国经济的⾼速增长和消费市场的持续旺盛,也令世界各⼤奢侈品品牌信⼼倍增,纷纷表⽰将进⼀步扩展在华业务。⾼档⼥装品牌Prada计划在2006年底新开15家旗舰店;男装品牌阿玛尼计划于2008年之前在中国内地增开20--30家新店;⽽全球最⼤奢侈品集团LVMH则计划今年在中国再开4家LV旗舰店。与此同时,奢侈品抢滩⼆线城市已是不争的事实,⼆线城市与国际奢侈品牌的距离愈拉愈近。
按照现在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可以实现全⾯建设⼩康社会的⽬标,那时国民⼈均GDP可达到3000美元,⽽在上海、北京、深圳、⼴州及江浙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均GDP会超过15000美元(中国2005年统计公报)。这些地区包括的⼈⼝在3亿⼈以上,⼀个庞⼤的消费⼈⼝正在成为潜在的奢侈品消费的基础。
(⼆)中国奢侈品消费特点的分析
消费年龄年轻化,消费⼈结构多元化
在国外,奢侈品牌的主要消费者⼀般在30~40岁年龄段之间,中国奢侈品的消费者年龄层从20多岁的年轻⼈,到50岁左右的⼈都有,但20岁~30岁的消费者成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这⼀年龄段的中国消费者⼈数要⽐⽇本⾼出11倍。2007年进⾏的⼀项针对中国城市青年的调查显⽰,超过60%的年轻⼈认同“⼈⽣及时⾏乐”的观念,并表⽰愿意购买奢侈品。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已成为趋势。例如,
登喜路品牌在中国的消费最低年龄要⽐欧美及其他国家低5岁左右,⼤概为25岁。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前处于发展中市场,年轻⼈成功的例⼦⽐⽐皆是,他们有经济实⼒消费奢侈品;⼆是⼀些经济能⼒并没达到消费奢侈品⽔平的年轻⼈,为了圆奢华梦也在消费奢侈品。据此,可以把年轻⼈消费体分为两种消费类型:“真正可以买得起奢侈品的⼈”和“花光所有钱来买⼀⼩件奢侈品的⼈”。另外,中国⼥性在奢侈品⽅⾯⽀出庞⼤。经济独⽴的职业⼥性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奢侈品业以往以男性为主导的客户基础,时髦富裕的都市⼥性愿意善待⾃⼰,⼗分迷恋奢侈品的魅⼒。
消费集中在外国品牌上,我国⼏乎没有⾃主品牌参与竞争
⽬前,我国的奢侈品市场⼏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包揽,我国的奢华消费实际上就是西化,
这与我们没有称雄世界的顶级品牌有关。不要说国产名牌,就算是“中国制造”的国外品牌也使其⾝价下降,这与中国⼈的消费理念、消费⽂化、以及国外品牌的成功经营和⼤举进攻等诸多因素有关。奢侈品牌主要来⾃于欧洲、美国、⽇本等发达国家。在欧洲,奢侈品范围⼴泛,涵盖银器、铜器、⽔晶玻璃、⽪⾰、出版和装潢等等。瑞⼠军⼑、ZIPPO打⽕机令许多年轻⼈着迷,⽽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座未开启的⾦⼭,虽然我国有“⽔井坊”、“国窖1573”等奢华品牌,但为⼈所知的数量实在不多,⼏乎没有能够跟外国奢侈品牌竞争。其实,中国并不缺少本⼟奢侈产品,中国本⼟具有很好的奢侈品品牌⽣长的基因:做⼀套西装上万块的永⽌裁缝,⾼档的红⽊家具,还有那些在中国历史上与皇家相关的贡品,⽐如,南京云锦等,但由于缺
乏“⾛出去”的战略眼光和品牌宣传⼿段,使得我国本⼟的奢侈产品不被外国甚⾄本国国民所熟悉和热爱。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正在吸引许多外国奢侈品品牌商们的眼球,遗憾的是中国奢侈品却缺位,还没有引起中国本⼟企业家的⾜够重视。
我国还处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并快速增长
在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有房屋、汽车、阖家旅游,还有⾮常个性的消费,⽐如陶瓷、美⾷等等,⽆所不包。只要拥有最⾼的质量,最深厚的⽂化内涵和艺术性,购买⼀只古⽼的灯具、听新年⾳乐会都可以成为奢侈品消费。⽽我国的奢侈品⼤部分还集中在服饰、⾹⽔、⼿表等个⼈⽤品上。奢侈品市场较为成熟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消费量最⼤且增长最快的是个⼈⽤奢侈品,⽽后期逐步由具体的奢侈商品转⽽追求奢侈的⽣活⽅式和体验。虽然,私⼈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论坛,专为富豪级⼈⼠专门定制的顶级保健品等在我国也开始备受关注,这⼀变化显⽰出中国买家们已经开始由消费奢侈品向消费奢侈⽣活⽅式转变,但那毕竟是少数,⽬前及今后⼀段时期内国内的奢侈品消费将集中于个⼈⽤的奢侈商品,
即⾼档时装、⾼档⽪具、珠宝、名表、顶级化妆品和⾹⽔、古董字画等⾼档商品。我国还处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因此奢侈品在我国的发展将会有相当长的时期和过程,这也吸引了⼤量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扩张。到⽬前为⽌,⼏乎所有的世界顶级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分店。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统
计,中国⽬前有1.75亿消费者有能⼒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的13%。其中约1000万⾄1300万⼈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他们购买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表、⽪包、化妆品、时装和珠宝等个⼈⽤品。该协会预计,到2010年国内有能⼒购买奢侈品的⼈数将增加到2.5亿⼈。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均收⼊在1500美元左右,奢侈品消费开始启动,当⼈均收⼊达到2500美元,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我国⽬前已超过⼈均收⼊1500美元的⽔平,部分沿海城市甚⾄已经超过2500
美元,因此国内的奢侈品消费正在快速增长。
在消费地点上,⼤多通过⼤型商场和旅游实现
即使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中国消费者也更偏向在市区商业中⼼,或⼤型购物商场⾥购物,这让他们有机会到处逛逛,挑选不同的品牌和产品。另外,由于⾼关税的缘故,许多中国消费者喜欢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尤其是⾹港购买奢侈品。根据法国旅游局统计,中国旅游者在法国的平均消费⾦额远远超过欧美游客,⽬前全球顶级奢侈品牌消费额中中国⼈占据了5%的⽐例,其中3%是中国游客在海外购买的。
存在⾮理性消费现象
⽤⾃⼰财富的4%左右去购买奢侈品是世界奢侈品消费的平均⽔平,⽽在中国,⽤40%甚⾄更⾼的⽐
例去购买奢侈品的情况并不罕见,这就是⾮理性消费的表现。中国⽬前“奢侈节”扎堆,展会上聚集了世界最顶级超级跑车、豪华游艇、私⼈飞机、名贵珠宝品牌,从北京、天津、杭州、上海直到深圳,都在举办形形⾊⾊、规模各异奢侈品展,⽽且已逐渐从⼀线城市波及⼆线城市,频率已经⾼到⼏乎每个⽉都能办展。社会舆论的推动,外国品牌商的狂轰滥炸、国内展会的此起彼伏再加上媒体的追捧,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培养⾮理性消费。
奢侈品消费仍然多以产品为主,即消费者追求最新系列或产品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产商和原产国,喜欢购买⾼公众知名度、有明显可视的品牌logo和从国外原装进⼝的奢侈品,⽽很少光顾不熟悉的、在国内不具有知名度和“madein china”的奢侈品(Han & Schmitt,1997)。谁是奢侈品的⽣产商、奢侈品的品牌是什么,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常重要(Wong & Ahuvia1998)
送礼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途之⼀
Belk(1994)指出“在中国奢侈品被看作是最好的礼物”。奢侈品被东⽅⼈看作尤其适合拿来作为礼物,因为赠送昂贵的奢侈品既可以使收礼物的⼈感觉受到了尊敬,也能够体现送礼之⼈的地位和能⼒”。研究发现在中国的奢侈品购买⼈中,除了奢侈品消费者之外,还存在着⼀些购买奢侈品却并不“消费”的送礼者,这类⼈⾃⾝⾐着未必昂贵,但却不惜耗万元购买名牌⾐物饰品以作为⾜够体⾯的
礼物。
国内供应的奢侈品种类仍然相当有限
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通过海外旅⾏到欧美去购买奢侈品,中国消费者在旅⾏时显⽰出强烈的消费意愿,同时旅⾏也提升了他们对于奢侈品品牌的认知。Hooper(1997)和Powell (1990)发现欧美的奢侈品零售商的很⼤⼀部分销售额来⾃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游客,欧洲、尤其是意⼤利和法国,吸引了⼤批中国消费者,给当地奢侈品销售注⼊了新鲜的活⼒。
地区喜好差异明显
东北消费者⽐较好⾯⼦,⼤Logo和突出的装饰很受欢迎。南⽅相对⽐较内敛,讲究细节。⽽成都的虽然收⼊不⾼,但是消费⾏动上很像美国⼈,⾮常愿意在奢侈品上购买⼏倍于⽉薪的产品。
(三)中国奢侈品消费潮流趋势分析
中国商务部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亿消费者有能⼒购买奢侈品,将近⽬前数字的17倍。此外,未来数年内,将有2~3亿⼈⼝进⼊奢侈品充斥的城市,从⽽进⼀步带动该市场的成长。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鉴于经济危机,⼀些分析⼈⼠甚⾄预⾔,中国可能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
本⼟的奢侈品从业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机会,不仅仅是品牌,中国的投资商、零售商和设计师,包括制造商都有机会从这个⾏业的快速增长中获益。中国奢侈品贸易的发展将会呈现⽆限昂然的⽣机。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将出现四个新的趋势:
第⼀是“⼥性奢侈品市场不断扩张”。中国奢侈品市场向来由男性产品为主,例如早期进驻中国的阿玛尼西装和卡地亚⼿表,不过,由于⼥性社会地位和经济独⽴性的进⼀步提⾼.⼥性在奢侈品市场的消费⽐例正在⽇益增长。JP摩根公司奢侈品⾏业研究员Melanie Flouquet 说,中国奢侈品的⼥性市场如今占了45%,⽽在两年前,男性市场占据了75%。
第⼆个明显趋势是“海外消费的⼤幅增加”。据澳⼤利亚旅游部门统计,来⾃中国内地的游客,在澳⼤利亚⼈均消费约2200美元,⽽原来⼀直视为阔绰游客的⽇本⼈仅为712美元。与此同时,欧洲20多个国家也对中国开放旅游市场,欧洲⼈看重的也是中国⼈的钱包。事实上,中国⼈在海外旅⾏时表现出的强烈消费意愿已引起全球瞩⽬。中国社科院(CASS)预计,将会有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