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冲刺训练(2)
2013年高考历史冲刺训练(2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咬文嚼字》杂志认为右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2. 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曾说,“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其意在表明(    )
A.无产阶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的必然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需要调整          D.战争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
3.图片是历史事件的鲜活体现,对右图《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农民向列宁汇报前线战况
B.农民向列宁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不满
C.列宁倾听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建议
D.列宁听取农民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看法
4. “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5. 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6.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为先进
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
7.图漫画(赫鲁晓夫苦瓜炒蛋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赫鲁晓夫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
A.该图片反映了苏联在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探索
B.其背景是欧共体的成立刺激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主要原因在于美苏“冷战”给苏联造成经济压力
D.其学习的效果是纠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
8. 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措施激进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9.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
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0. 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为了防止旧秩序的罪恶重演,我们需要双重的保障:要严格监督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以便制止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的勾当;必须为充足而可靠的通货做好准备。”在之后的斯政中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B.实行通货紧缩
C.建立联邦储备银行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1.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上述言论主要着眼于
缓和社会矛盾扩大内需降低失业率提供社会保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2. 下图是二战以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世界市场的拓展
③利用科技发展新兴产业              ④知识经济的出现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13. 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这表明当时法国
A.运用了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      B.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C.采用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模式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14.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评论马歇尔计划说:“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段话表明马歇尔计划()
A.包含军事援助的内容                B.为遏制苏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揭开了“冷战”序幕                D.转变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组织
15.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装修房子价格()
A.欧洲联盟            B.不结盟运动        C.北约        D.华约
16.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
A.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达到最高峰
C.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D.当今世界已形成了美国领导的世界单极格局
送妈妈什么礼物最实用17.美国经济学家克曼将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描述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这种局面在历史上最早形成于()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B. 联合国成立时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时  D.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
18.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全球化问题做了如下分析,你认为表中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新航路开辟
世界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鱼丸的制作
B
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不同地区实现同步发展
C
二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建立
遏制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D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对依赖
19. 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指                        (    )
A.建立深圳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
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扬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20.“现代世界是从1919年5月29日开始的。这一天,人们分别在西非沿海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布拉尔拍下了日食照片。这些照片证实了关于宇宙的一种新理论。"材料中所说的“新理论”是指                ()
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一日难再晨的上一句
21.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衬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22. 瑞士学者荣格这样评述某部小说:“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的那么透。”下列作品与这部小说属予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
A              B              C                D
23. 文学具有社会性,与政治是相伴而生的。下列几幅世界名画与社会转型有关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 下列音乐作品中,符合“寓有诗意,注重情感表达,并且充满了幻想”这一流派特点是()
A.《第三(英雄)交响曲》    B.《天鹅湖》
C.《第九(合唱)交响曲》    D.《时代在改变》
25.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5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7分,共50分)
26.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
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