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你就明白,为什么越禁止孩子越沉迷游戏洛阳栾川
心理学上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心理现象,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有的人可能听过,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啥意思呢?通俗地说就是被害人对罪犯产生了感情,甚至翻过来帮助罪犯。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假的,怎么可能被伤害了反而还会对罪犯产生感情,甚至帮助他呢?事实上,这是真实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斯德哥尔摩”这个名字就是来源于一次真实的事件。
1973年8月,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突然闯入了2个劫匪,他们挟持了几名人质,并将他们关到地下室。6天后,经过警察的努力,他们终于被救了出来。但是让人诧异的一幕出现了:人质们拒绝出庭指控这些罪犯。而且更为离奇的是,其中的一名女人质还爱上了其中一名劫持者,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起事件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他们为此把这种同情罪犯的行为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我国五一劳动节的来历和意义那么问题来了,人们为什么会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呢?这跟我们教育孩子有什么联系呢?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心理成因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看似荒谬,但其实是人心理发展的正常结果,因为它遵循了人的一个基本心理规律——行为合理化。
行为合理化是自我防御的一种形式。当外在环境和我们自身的态度或思想产生巨大冲突时,而我们又无法改变环境,那么为了缓解这个冲突带来的痛苦,我们便会改变自身的态度、思想,进而达到减少痛苦的目的,从而维护我们个体的健康。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是行为合理化的结果。重阳节是什么节日代表什么意思
对于受害者来说,当他被罪犯囚禁或者伤害时,肯定会给他们个体带来了巨大伤害,让他们心理恐惧、焦虑。个体会本能地想要避免恐惧焦虑,那么如何避免呢?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摆脱罪犯,但是这显然是他们无法控制,难以实现的,那么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思想,合理化罪犯的行为。比如说认为自己有罪,把罪犯的行为看作是合理的,或者说认为罪犯对自己手下留情,不然可能更惨……转变自己的思想,通过合理化罪犯的行为,从而减轻自己的痛苦。
说得再通俗点,合理化行为就是自欺欺人,自己骗自己。还记得鲁迅笔下的阿Q和孔乙己吗?他们的行为其实都可以看作是行为合理化。阿Q通过把圆圈画得更圆一些,让自己显得好像还有点本事,从而为自己挣回些脸面;而孔乙己的“读书人怎么能算偷”地狡辩,就是在合理化自己的偷盗行为,维护自己最后一点尊严。
2019年立春是几点几分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每个人都会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因为我们都有避免焦虑、保护自己的强烈内在倾向。
所以同样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遵循行为合理化的内在心理规律。
孩子那些看似矛盾的合理化行为
日本便利店品牌孩子的很多行为,其实都可以看作是行为合理化的结果。
就比如说孩子爱玩游戏,并且越是禁止,孩子反而越容易沉迷。
按理说,当我们就某个行为惩罚孩子时,孩子应该避免该行为才对。因为孩子知道再犯此错误,他们肯定会受到惩罚。比如说,孩子打了别人,或者说偷钱,对于很多的不良行为,
我们只要惩罚了,孩子一般会改正。但是对于手机游戏,父母禁止不仅没有用,反而越是禁止孩子越容易沉迷,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就是行为合理化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明明知道父母惩罚,他们还要玩,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特别喜欢手机游戏,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什么父母越惩罚越玩。所以,原本孩子只是普通的喜欢,但是因为父母的惩罚,在行为合理化的心理机制下,他们内在心理就把自己越惩罚越玩的行为解释为自己特别爱玩游戏。于是,父母越是惩罚,孩子就越是沉迷了。
再比如说孩子学习,为什么父母奖励孩子,反而不利于孩子学习呢?
很多家长喜欢用奖励激励孩子学习,比如说考100奖励1000,考第一名,奖励出国旅游等等,这样的奖励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会抑制孩子的学习动力。
本来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考100分或者考第一,都可以让他们感到很快乐,这种快乐是行为本身带来的。但是如果父母奖励了孩子,并且奖励成了快乐的主要源泉,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学习是为了获得奖励,没有奖励就不值得学习。他们合理化了自己的行为,把行
为的乐趣定位到了奖励上。也就是说,他们丧失了对学习本身的乐趣。
这样合理化的案例处处都是。
那我们在进一步思考,假如我们创造一个比较极端的环境,孩子无法改变的环境,孩子是不是就会改变自己的认知呢?
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
如果我们创造一个极端的环境,这个环境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而孩子唯一痛苦的方式就是做我们的指定行为,那么孩子为了避免行为和思想的冲突,他们就会转变原有的态度认知。
比如说,我们告诉孩子,每天到点必须练琴,如果不练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因为孩子无法改变外在的环境,那么为了缓解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冲突,他们就会转变原有的认知,告诉自己练琴是有趣的,自己喜欢练琴。
安家大结局剧情介绍而这大概也是古代“棍棒底下出孝子”,尽管有比较严厉的惩罚,但还是出现很多名人大家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要达到这个目的,环境带来的痛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要超过孩子本身的承受范围。因为只有当痛苦太强烈,焦虑太大时,为了保护自己,人们才会产生改变原本态度认知的需要。如果只是小打小闹,只让孩子感受到一点点的痛苦难受,那么这样的教育就只会起到反作用,让孩子更加厌恶。
当然,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存在可行性,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因为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达到我们的一定教育目的,但是对于孩子的心理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创伤,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