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信用社社团贷款业务发展原因分析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积极组织发放社团贷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社团贷款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影响了对当地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1年冬至是哪一天(一)基础支撑不“牢”,政策执行能力不强。目前农村信用社体制、机制方面建设还不到位,缺乏必要的人才、技术以及系统支持,导致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掌握不充分、不及时,不能很好地将产业政策作为信贷业务准入的硬约束。调查中发现,某市农村信用社目前办理的12户社团贷款中,有8户属于国家“两高一汰”限控行业,甚至有的客户属于国有商业银行退出支持的客户,不符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社团贷款指引》中“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关的企业”的要求。玛雅大预言
(二)内控管理不“实”,风险管控能力不高。目前,农村信用社对于风险管控没有完善的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对客户信用状况的判断、监测等受主观判断和感性认识的影响较大。监管部门要求信用社在开展社团贷款业务时必须对企
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项目市场前景、预期收益等情况作出分析评价。但在实际发放过程中,由于社团贷款借款人具有经营规模大、资金运作复杂等特点,加上部分成员社与客户不是同处一地,跨县域办理业务加大了企业与信用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监管目标很难达到。调查中还发现,部分信用社
甚至放弃了一些利于风险控制的措施,如在贷款过程中未要求借款人开立基本账户,弱化了对借款人资金流动监控和风险识别的能力。
(三)主体意识不“强”,责权利约定不明。社团贷款的主要实质是为了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各社团贷款成员应该以合作协议的形式明确牵头社、代理社以及其他成员社之间的权利、义务。调查中发现,部分社团贷款业务忽略了签订合作协议这一基础工作。个别业务中,借款人分别与各成员社之间单独签订借款协议,牵头社、代理社、其他成员社职责不清,社团贷款被异化并近似于“多头贷款”、“跨区域”贷款。
(四)制度流程不“细”,业务开展不规范。社团贷款发放前的筹组过程、协商分配贷款额度、贷款资金的归集划转以及贷款管理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有明确、具体的制度流程可遵循。实际情况中,由于对社团贷款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信用社部分制度流程不完善。调查中发现,个别业务中存在不少细节上的错误。如贷款资金由各成员社分别直接转给借款人;代理社不向其他成员社定期通报贷款使用和管理情况;定期结算贷款利息时,由借款人分别归还各成员社等。
dnf弹药聚合弹二、政策建议
(一)坚持支农服务宗旨,严格准入标准,促进规范运作。农村信用社要控制对非农贷款的发放,社团贷款要向涉农企业的需求倾斜,特别是涉农龙头企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信贷资金倾斜。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地方发展规划和农业企业结构调整,按照“投入农村、自愿协商、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讲求经济效益,注重资金安全,合理开展社团贷款业务。由于社团贷款属于分散集中贷款方式,存在贷款集中、贷款额度大、分散管理等特点,在加强统一协调管理的同时,对借款人的准入要从防范经营风险和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方面考虑。要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把发展社团贷款业务作为一项有效分散风险的重点业务予以规范。矢量图制作
(二)细化制度流程办法,重视内控建设,强化风险防控。一是市联社和各县联社应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社团贷
款业务实施细则和改造业务操作流程,明确牵头社、代理社、成员社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各方职责以及还款、承担损失的比例和办法。二是各成员社应共同与借款人、担保人签订社团贷款合同,各方均须在贷款合同上签字、盖章,并在借款合同中明确每个项目的资金使用金额,并作为信贷档案保存。三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在发现重大风险隐患时,牵头社或参与社应迅速采取措施,召开社团会议分析评估风险状况,及时调整借款人的结息、资金使用方式和担保方式,必要时要采用停止贷款、要求提前还贷以及依法诉讼等保全措施。
网王之绝对封闭
(三)注重内部信息交流,组织学习培训,着眼长远发展。牵头社与成员社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协调好社团贷款牵头社和成员社的利益关系,形成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促进多方共赢。要加强岗位培训,积极培养和提高信贷人员或客户经营的风险管理素质和水平,使其既精通金融业务,又具备经济金融法律知识,提高社团成员对贷款独立评估和监控的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项目牵头社责任,充分调动成员社参与社团管理的积极性,通过调动各方的能动性,促进风险管理的联动和社团业务的长远快速开展。
三月第一天怎么发朋友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