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的俄罗斯道路
中国商人的俄罗斯道路
0000
莫斯科,一个中国商人聚居的公寓外,几个中国商人正穿过结实围墙上的大门回家。而对于中国商人来说,在他们和俄罗斯社会之间,也有一道"结实的围墙"。
??中国商人居住的楼内空间狭小,厨房通常位于走廊之内。
??三对中国商人夫妇和一个女孩挤在一个房间里共同生活。这是中国
人在莫斯科典型的居住方式。关于感恩的故事
中国商人晚上不敢出门,只能靠单调的麻将来排挤寂寞。
远眺清晨的莫斯科"一只蚂蚁"市场。如今,它即将"寿终正寝"。
莫斯科郊外的"一只蚂蚁"市场就要"寿终正寝"了,在此淘金的各国商
人们也正在看到坠落在白桦树枝头的夕阳。多种中文报刊上正在刊登着阿塞拜疆、匈牙利、乌克兰等国家中国商品贸易城招商的广告,甚至在弥漫着战争阴
上海外地牌照限制制裁的意思云的伊朗,一个庞大的中国市场也已经完工。即将在俄罗斯"落幕"的中国商铺,在何去何从的思索中酝酿着新的改变……
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中国人走遍了俄罗斯17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小城镇。"有村庄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俄罗斯的****说。
在莫斯科,有一个挂着中国国旗的市场,那里,中国人有数万之众,
他们中的大部分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留在了那里,品味了异国的幸福与辛酸。
而今,随着俄罗斯禁商令大限到来(莫斯科可延迟至今年年底),何去何从已是
必须决断的命题。而早在大限之前,,黑帮、杀、恐怖****、****乃至国内疯狂跟货导致的恶性竞争早已令处于原始、低端贸易阶段的中国商人不堪其
扰,改变只是时间问题。一些从艰苦打拼中浮出水面的"有分量"的华商,已经
在着眼、着手于生意的高端竞争。
"这里不能呆了,就去别的国家吧。那里一切按正规的通关手续做,从一开始就避免非法。"
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国人在莫斯科
"人到了,货却没了"。靠着"借货卖货",初来乍到、不名一文的关百
新不仅挣回了丢掉的12万元货物,而且赚到了他"从未见过地多"的钱
到欧洲去,到莫斯科去,翻越乌拉尔山,趟过乌拉尔河。吉林舒兰人
聂海涛和他的亲朋们来了,黑龙江人也来了,中国多个省份的人,扛着包裹来了。
关百新也来了,他用12万余元的本钱,批发了6包半皮夹克,装上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火车,1995年8月,黑龙江五常人关百新在火车上颠簸了一个
星期,到莫斯科时,他身上剩有50卢布。
"我1990年就开始往苏联远东跑生意,倒包,赚了一些钱",关百新现在是莫斯科中国北方商会会长,经营着新旭集团,有鞋厂、两家饭店、一个公
寓等企业,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信心满满,他在筹划着更多的生意,"人到了,货却没了。"关百新
下火车提货,车站的人告诉他,货没有,丢了。他拿着一张提货单,呆在莫斯科火车站,傻了。
关决计从远东的乌苏里斯克到莫斯科倒卖皮夹克的起因是听说钱太好
赚了。"最早是几个到匈牙利的北京人,在莫斯科火车站下车,拿几件皮夹克卖,赚了一大把钱,,中国人到莫斯科卖皮夹克就是这样做起来的。"不止他想到了
这项生意,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先于他到达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俄罗斯的
欧洲部分,做起了皮货生意。
他丢了货,只能求助于同胞,于是,他来到住满了中国人的燕山楼。"以前就听说过,中国人在那里一边租房,一边卖货",住处就是摊位,这是最早的中国人在俄罗斯的经营方式,关百新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许多人闭门歇业,他敲开了一扇扇屋门,一次次遭到拒绝。
他没有朋友,虽然东北三省的中国人已经在这里站住了脚,比如吉林
四合村的人,已经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越大平原上的若干个城镇,卖着皮
夹克,牛仔裤,走到了这里,比如燕山楼的老板??北京人贾志,已经通过把莫
斯科的楼房包租下来,转给中国人赚取价差。但那时,关百新只是一个不名一
文的初来乍到者,这是许多刚刚到达莫斯科的中国人的处境,身上没有多余的钱,靠着多年的艰苦打拼,做起自己的生意。
关百新从"燕山楼"到"扩东楼",再从"扩东楼"返回"燕山楼",在莫斯
科最早居住中国商人的楼房间往返,等到他终于有勇气敲开一扇屋门时,朝鲜
族人吕士才正在盘点着一天的买卖。"老吕是个好人,他搭救了我",关百新忆
及鲜于向外人道的往事,不禁潸然泪下,"吕老板听了我的遭遇,很同情,收留了我。"
在吕士才的帮助下,关百新做起了"借货卖货"的生意,他每天一大早
拿两件皮夹克走到与"燕山楼"隔了一条路的"上八线"市场。"很多中国人在那里
推着车卖货,我想,一定要把丢掉的本钱捞回来",一个月后,他还上了在吕处的住宿和吃饭钱,还是一分钱没有落下,"零卖肯定挣不到钱的,只能搞批发,大量走货才能挣钱。"
麻雀山下的莫斯科1980年奥运会的主会场列宁体育场,在关百新到来时,已经沦落为一个超级大的市
场了。"我去转了转,很多中国人批发皮夹克,一把把地查钱啊",他这次从吕老板那里借了两包货,"卖了3000美金,我租了个摊位,燕山楼的很多老板我都混熟了,他们主动我给货卖。"又过了一个月,关百新还上了所有的欠债,并有钱在贾志那里租到了一间房子。他雇佣了一个
乌兹别克人,一人在租房里卖,一人在列宁体育场卖,两个月后,他已经赚到
了两万美金。
关百新的道路串起了中国人在莫斯科的足迹。靠着"借货卖货",关百
新不仅挣回了丢掉的12万元货物,而且赚到了他"从未见过地多"的钱,那几年,他几乎走遍了中国人****在莫斯科的每一幢楼房,结识了一些至今还保持着生
意关系的伙伴。
"一只蚂蚁"市场刘令姿升a班
周杰伦歌曲"至少有20万外国人在那里从事商业活动,中国人也得有好几万。"包下市场的黑帮公司将改装的集装箱摊位高价转卖给租户。"原来不到一万美金的摊位,经过多年炒卖,已经狂飙到约15万美金"
进入那座号称全欧最大的市场,迎面而来的是三辆体积庞大的坦克车,刚走过大门,六门炮口冲天的大炮停放在体育场的草坪上,似乎昨天刚进行过
军事演习。庞大的,已经坍塌一半的体育场里,看台上红和蓝的座椅尚且
整齐。一个角落里,穿着统一制服的人员正在列队训练,那是管理"一只蚂蚁"
市场的黑帮公司保安人员。
北方商会在2007年3月18日开了一次会,这时的关百新已经坐到了
主席台上,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一个是为了欢迎即将到访的中国
******一行和参加"中国展"的国内来客,商会需要筹集一部分经费,尽地主之
谊款待来宾,还有一个目的是通报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签署的"关闭切尔金索夫斯基市场"的命令。
"切尔金索夫斯基"市场不是为中国人所广知的名字,几乎所有的在此
经营的中国人不能准确叫出这个有些绕嘴的俄语名字。"中国人叫它'一只蚂蚁'",一位卖裘皮的中国商人说。
到会的近20名代表中,大部分与这个市场有关系,有些人还在市场里经营有摊位,有的则是依托这个市场起家,走过了从中国到莫斯科最艰难的路程。"根据所签署的文件,所有位于丁香花园路2a等和位于苏维埃大街80号的商业网点在2007年12月31日以前必须关闭。总体上来说,可以认为,切尔金索夫斯基市场的部分分阶段关闭,从今年7月1日开始。"
关百新在1998年了结了列宁市场的生意,搬到了"一只蚂蚁"市场。
早在2006年底,莫斯科就传出消息,俄罗斯总理米弗拉德科夫签署了一项法令,从2007年起,将逐步限制外国人从事零售业,直至年底完全禁止。从2007年1月15日到4月1日,外国人在帐篷、市场以及商店以外的场所进
行零售业的人数应限制在零售业总人数的40%。从2007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外国人在零售业总人数所占比例降为零,也就是禁止外国人在俄罗斯从事
零售业。
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国商人,包括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大城市,都
将目光聚焦在"切尔金索夫斯基市场",因为它是欧洲最大的外国人批发市场。"至少有20万外国人在那里从事商业活动",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温
锦华先生说,"中国人也得有好几万,在莫斯科的中国人,这个市场里的占了大半。"
这个市场规模之大超乎想像,在莫斯科东北角,1980年的奥运村边缘,一侧是彼得大帝当年的狩猎场,如今森林密布,一侧就是"一只蚂蚁市场",围
绕着曾经的奥运会体育场,一圈圈集装箱组合成的商铺密密匝匝。从市场侧门
进入,可以看到一片带有中国式屋顶的简易房子,那里就是中国人占多数的太
阳区,走过挂有中俄国旗的拥挤的通道,就可以看到著名的"黄楼"。"除了太阳区,还有阿尔泰、巴恰等20多个区,每个区有两三千个摊位。"一位来自中国
沈阳的摊主说。
这是在全俄罗斯见过的大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用废弃的轮船集装箱
改造而成商铺。"前苏联解体后,市场一片空白,各国来的摊主自己买旧集装箱加工,后来,包下市场的黑帮公司做这些事情,高价转卖给租户。"舒兰人董先生说,原来不到一万美金的集装箱摊位,经过多年炒卖,已经狂飚到约15万美金。
在黑帮的控制下
黑帮控制下的"影子经济"已经占全俄罗斯经济总量的20%-25%,已
经威胁到俄罗斯国家安全。一面是黑帮、杀、恐怖****,一面是出售货物赚
取高额的利润,在危险与牟利之间,更多在俄中国人选择了后者
黑帮公司控制着俄罗斯大大小小的市场,3月14日,俄罗斯权威报纸《新消息报》刊发文章说,俄内务部的一份秘密资料显示,全联邦主体十分之
一在黑帮控制下,他们所控制的"影子经济"已经占全俄罗斯经济总量的20%-25%,已经威胁到俄罗斯国家安全。
该文章着重说:"这份文件列出了一干令****头痛的有****犯罪团伙,包括盘踞在著名露天批发市场'一只蚂蚁'市场的黑帮。"仅此市场有数万个摊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