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审美特征与价值探究
2013.10
学教育
89
入汽车时,音乐陡然停止,我们听到的是“哐啷”关上车门的声音,接着是一个特写的黑帮首领在车内狰狞发狠的样子。音乐继续响起,又镜头转到女主角这边。在这一小段,音响效果的渲染,语言的表达,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黑帮人员的愤怒与不择手段,继而有了对女主角下面命运的担心与悬念。再如结尾处男主角被子弹击中倒地的声音效果,也可以说是主客观音效的融合,既是真实倒地的声音,更是其死亡在女主角和观众心中强烈的震撼,整个MV 在真实的爆炸声中结束,给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画上凄美却不完美的结局。可以说,与《恐怖之夜》相比,《我的人》叙事手段的运用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样出的故事表演者。如果说,既是歌手又是表演者的杰克逊在《恐怖之夜》中的成功更多地得力于歌手自身的演唱与舞蹈的天赋,《我的人》则特意聘请了专业的演员来饰演角,主演金东万和郑素英在MV 拍摄时都已是成名的韩国影星。专业的故事出演者无疑是增加MV 可看性的重要筹码。相比于传统剧情MV 中故事表演者不被重视,要么是普通演员,要么是由歌手代演,当下MV 中出演的专业演员无疑在形象、演技、人气上占
更大优势。当然,杰克逊后来成为举世公认的超级巨星,光这一点,就足以让三十多年前的《恐怖之夜》在今天依然拥有绝对的看点。
表面看来,杰克逊饰演的美国剧情MV 《恐怖之夜》与金东万饰演的韩国剧情MV 《我的人》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是早期的,一个是当下的;一个是欧美的,一个是东亚的;一个是快节奏的,一个是缓慢的;一个是恐怖的,一个是爱情的;一个是宣泄的,一个是抒情的!一句话,它们可以各自归入审美气质迥异的中西MV 体系中。但在对两部作品的分析比较中可以见出,它们同样都非常吸引眼球:非常动人的故事、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多种叙事手段的充分运用、具有专业素质演员的出演……诸如此类陌生而熟悉的成功策略可共同归结为“小电影模式”,而这种模式当下已成为叙事风格的音乐电视创作的主流。而透过以《我的人》为代表的当下MV 创作潮流,我们又恰恰可以进一步反观《恐怖之夜》作为经典MV 作品的魅力。
当然,从《恐怖之夜》到当下流行的剧情MV 共似性的背后,根本驱动力都是经济利润。MV 做得越来越好看了,却也越来越像电影了。在为
《恐怖之夜》与“小电影模式”喝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MV 艺术自身的定位。看完一部作品,记住了故事,却忘了音乐本身,音乐与画面到底谁为本体?画面喧宾夺主,歌曲甚至蜕变成故事的背景音乐,这不能不说是对MV 艺术精神的悖离!那么,如何做到音乐在与画面联姻的同时,始终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地位,是摆在MV 艺术创作者面前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1](美)纪录片,2011,《迈克尔·杰克逊:偶像的一生》,导演Andrew Eastel,制片人David Gest,2011.
[2]高鑫.周文《电视艺术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单艳红(1979—)
,女,江苏盐城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美学。
中国民族声乐审美特征与价值探究
(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
要]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悠久,它代表了各民族不同的演唱形式和不同的演唱方法,在民族
声乐长河中,增添了我国声乐的艺术品格和价值观,所以民族声乐不仅促进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更具有我国民族音乐多元化的特征。目前,研究与推广中国民族声乐已经成为一门专业学科,本文致力于对中国民族声乐审美特征与价值功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民族声乐;审美特征;审美价值
当前,国内民族音乐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后,民族音乐本着生态、审美的理念正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自身独特的文明和艺术魅力,虽然风格迥异,但各有千秋,都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代表。民族音乐包括民歌、器乐、说唱、歌舞、戏曲等五个部分,这五种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促进.互相融合。以下将就这几方面进行重点阐述。
一、民族声乐的类别和表现形式1、民族声乐的类别
(1)大多数的民族歌曲都是因为民
歌的发展演变而成的,我国的每一个小城市都流传这不同的民间小调,而且经过很多代人的加工处理,不但成为了广为传唱的曲目,更是成为了地方独具特的戏曲,很多人都知道湖北地区十分流行的黄梅戏,一开始就是由安徽等地的民歌小调基础演变而来的,流传于河南等地的越剧以唱腔悠远流
畅,善于抒情为主,也是因为在山歌的基础上演变而成。
(2)说唱的音乐更是由于民歌发展而形成,四川等地有很多长工号子以及说唱曲调全部是由民歌发展而来。
2、民族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1)各民族的民歌音乐
我国的各个民族民歌当中的表现的感觉也是截然不同的,很多内容都是大家生活中的感觉,而且经过人来的一些期许以及迷茫认识以及收获,生存以及死亡的感觉都已经能够用民歌演唱出来了,很多民歌当中倡导在天地万物当中生存,人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好像是史诗一般,更多的人都显示一种经n.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10学教育
90艺术殿堂
过战斗的英雄事迹,叙事歌曲总是能够记录下每个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对传说故事的感触,经过爱情与生活的变化,能够将叙事歌曲也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凌厉尽职体现出来。北方的蒙古族因为艺术风格别致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在很多故事当中都体现了他们的勇猛,而新疆等地的音乐则是在说、唱、舞蹈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艺术造诣。[2]其中有很多英雄人物,更有神话故事,还有在人民生活中一
直伴随的劳作的歌曲。
(2)各民族的歌舞音乐
中国的没一个民族都是歌舞音乐的发源地,而且形势很多样,曲调也很清幽,比如说朝鲜族就有40多种歌舞音乐,有庆祝丰收的《农乐舞》舞曲和表现男性爽朗乐观的性格《扁鼓舞》舞曲等。
(3)各民族的说唱音乐
清朝是整个说唱音乐达到兴盛时期的高潮期,因为在每一个民族中形成就是民族音乐的发展,收到个民族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在好来宝以及史书和评述以及颂词的记录中蒙古族的民间说唱最为最为优秀,而且深受在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人们的喜爱,白族有一种深受大家喜爱的说唱形势,他在白族的生产生活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就是“大白曲”,朝鲜族的说唱音乐,又叫“板唆哩”,是朝鲜族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有取自民间传说和古典小说,如《春香传》、《春铡传》、《楚汉相争》等。
(4)各民族的戏曲音乐
要是说起中国的民族戏曲更是十分丰富多样了,比如说藏族就有藏戏,戏曲的音乐十分具有民族特,而且人民十分喜爱,在上演的很多传统戏剧当中,藏戏的音乐十分优美,而且声调变化多端,其
中,有反映民人生活与愿望的《桑诺》、《卓瓦桑姆》等,亦有仙女与渔夫相爱故事的藏戏《炎错拉莫》等,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彝族地区的“花灯”是彝族的戏曲音乐,其唱腔十分优美动听,并富有彝族文化特。
二、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价值
1、民族声乐审美特征
(1)感情为歌曲内涵
在中国的特有的民族声乐延长的形势之下,具有美学品格是重中之重,而且很多古人对这个事情都是有论述的,比如说在声乐理论家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明确指出:“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独异”;“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在声乐演唱
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在声音当中带有感
情,而且声情并茂才能够达到效果,西
方的“唯情论”以及“唯形论”一直都
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辨别的两种方式,
在我们的民族声乐延长当中,会有很多
发生了感情但是却没有什么面部变化
的形势,而且这两种就是矛盾对立方东莞搬屋公司
式,但不容忽视的是,从典籍记载当中
以及近现代歌唱的演进来看,秉承情感
为歌唱基本表现内涵的观点具有主导
地位。孔、孟、荀等儒家学派在《乐
记》等古代文献的记载中都认为歌唱审
美的核心内涵是“歌以咏情”。哪怕是
学说演进过程中,嵇康曾提出“声无哀
乐”的观点,但也只是把“情”与“声”
分割为“名”与“实”两个范畴,并未
彻底否认歌唱是表现情歌强有力的途
径。
无论是我们所谓的在煽情还是在
引起听众的共鸣,都是抒发了我们对于
少数民族情感的祝酒歌以及在歌声中
求得婚配的方式,这些都是在情感上的
声音显示出的别有一番的韵味,这种以
情感表现为主的观念一直都是十八世
纪欧洲的歌剧所体现的真正的声音的
感觉与他们真正的只能的一些分歧的
感受。
在以上的分析当中我们能够看得
出来,我国的民族声乐的艺术并不只是
一个靠声音技巧来感受,最终的目标就
是要达到情感的真谛的表达,所以在声
音技巧的掌握之上,是我国民族声乐艺
术史以来的最高理念。
(2)“字正腔圆”的审美取向
在我国独特的民族语言当中,我国
与西欧一些国家的音乐以及学派都有
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异,在语言之间的差
异更决定我国的民族声乐是世界的水
准,具有着不可动摇的独特魅力,在中
国传统歌曲旋律在与歌词和声调的呼
应的同时,这样的咬字发音可以让更多
的听众跟受到歌词的含义,引起听众们新年开工祝福语
的共鸣,在此之外,中国早期的文化都
是口口相传的模式,百姓的一些文化形
式并不是很成熟,所以百姓的生存知
识、行为规范、审美意趣等思想交流主
要依靠语言沟通,而歌唱自然而然就成
为文化传承的主要依托。[3]听众一般在
口红品牌排行榜欣赏歌唱时,注意力通过集中于歌词内
容,来从中获得知识以及以解决具体的
生存问题。因而吐词咬字是否清晰明了
决定了人们对歌唱者的优劣评价,而声
音的优美与旋律的动听,则处于次要的
地位。
因此语言的美感成就了中国民族
声乐艺术的声音美重要部分,一旦失去
了声音美,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就无
从谈起了。
2、中国民族声乐审美价值
审美是任何一种音乐形式在审美
价值实现过程所必要的中介,是各种功
能形成意义中系统的因素。
(1)民族声乐的基本审美功能
所谓的审美功能就是我国民族声
乐当中最基础的过程,也是社会上的最
初功能,它衍生了其他方式的多重音乐
基础,所以在民族声乐其他审美价值获
得的同时,经过民族声乐的熏陶感染让
感受着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与滋养,不
断地提高自身感受美、欣赏美、表现
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培养积极健康
的审美情趣。
(2)民族声乐强有力的教育功能
民族声乐背负着厚重的民族文化
积淀,具有强有力的教育功能:
第一,首先表现在审美教育上,即
民族声乐通过自身的音乐语言、韵律等
元素唤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在精神上
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引导人们进入一
种意象体当中。
第二,民族声乐教育功能还存在于
声乐的意象层面,这是艺术家艺术创作
的关键,也是民族声乐教育功能传递的
关键。[4]声乐作品来源于生活实践,这
就要求创作者要精力长期的生活阅历
的积淀,创作者将自身的认识感悟,生
活态度以及感情积淀,转化为声乐形
象,再用声乐语言加以表达。
第三,声乐听众通过欣赏声乐作品
来理解和体会创作者的人生体验,从中
有所领悟。
总而言之因为来自于原生态,从祖
先那里传承和发扬过来的民族声乐文
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丰富的
艺术底蕴,通过对民族音乐特别是民族
声乐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多
元化建设和各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从艺
术角度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和
最新签名发布价值体现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民族文化
自身的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晨霞.关于民族声乐的探讨[J].
魅力中国,2010,22(03):120-122.
[2]额尔德木图.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
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上幼儿园前的准备
会科学版),2011,22(03):143-144.
[3]刘凤.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
同与融合[J].艺术广角,2007,18(04):198-199
[4]孟新洋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
思考[J].音乐创作,2011,16(01)56-57
港澳通行证
基金项目:本文章支撑项目为湖南省教
育厅科研项目12C0587《益阳弹词的传承发
展研究》。
作者简介:牟华,湖南益阳,湖南城市
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声乐。
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