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跟进专题复习训练《比热容》含详细解析
比热容
确的拼音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从游泳池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吸热
D.沿海地区冬暖夏凉是因水的比热容较大
2、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C < C,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内能将
A.一定从铜传给铝
B.一定从铝传给铜
C.不会发生热传递
D.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粉红的回忆原唱3、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的物质的内能
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热值大
4、“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以下一些变量,多余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5、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立体图
物质
比热容/J·kg―1·℃―1
物质
比热容/J·kg―1·℃―1
水银
×103
沙石
×103
×103
×103
A.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6、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103J/kg·℃
B.×103J/kg·℃
C.×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7、质量相同的两个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3∶4
B.4∶3
C.1∶3
D.3∶1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9、一冰块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①-l0℃的冰到0℃的冰,吸收热量Q1;②0℃的冰变为l0℃的水,吸收热量Q2;③10℃的水到20 ℃的水,吸收热量Q3.已知冰和水的比热容分别为C、C,且C<C,在整个过程中总质量保持不变,则     
A.Q1>Q2>Q3
B.Q1<Q2<Q3
C.Q1<Q3<Q2
D.Q1<Q2 =Q3
1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水的比热容c=×103J/kg·℃
A.×105J
B.×105J
C.×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11、漳州九龙江水对沿岸气温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主要是水的
A.比热容大
B.密度大
C.比热容小
D.密度小
12、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A.热量
B.质量
C.比热容
D.密度
13、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C、C大小相比 
A.C最大
B.C最大
C.C最大
高夫男士洗面奶D.C=C=C
14、小莉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酒精的末温可能比砂石的末温高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103
×103
酒精
×103
砂石
×103
煤油
×103
×103
水银
×103
×103
15、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若它们的比热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1,则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1∶1
B.l∶2
C.1∶4
D.4∶l
二、填空题
16、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 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        的缘故.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17、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
18、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          较大.气温降低时, 水能      选填“放出” /“吸收”较多的        选填“温度”,“内能”,“热量”.
19、砂石的比热容为×103J/kg·℃,它表示质量为       的砂石,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当质量为30kg的砂石放出×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将降低            .
20、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安庆市出租车使用天然气代替柴油或汽油.已知天然气的热值是7×107J/m3.当出租车消耗0.2m3天然气时,所释放的热量是       J假定天然气完全燃烧.若天然气所释放热量的84%被水吸收,能使100kg的水温度升高       ℃.水的比热容是×103J/kg•℃
21、小贝家里购买了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热水器,若该热水器里面装有温度为10℃的水30㎏,经过阳光照射后,水温升高到45℃,在这一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J .
22、水的比热容是4 .2×10³J/﹙㎏·℃﹚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3、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它的密度        ,比热容      ,热值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4、水的比热容是×103        ,它的物理含义是                                      ;1kg的水和1g的水相比较,它们的比热容     大;
25、炒菜时,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在海边沙滩,我们经常发现,沙子滚烫,而海水依旧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        比沙子大;
三、实验题注释
26、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每空2分,共8分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表明,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27、⑴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ρ>ρ煤油;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
②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          ;根据图乙可判断出b吸热能力较       选填“强”或“弱”;
⑵如图丙所示,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用两只同规格的烧杯装相等质量的水,取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分别给烧杯加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完,通过比较              选填“加 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热值的大小;
驾校科目二考试技巧
28、小明看到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后,将它改装成了如图所示的一种测量未知液体比热容的装置;测量时,分别往甲乙两瓶中装入水和待测液体,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用温度计测出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升高的温度Δt和Δt,在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就可以求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c=Δt/Δt;
1如图设计电路,使甲乙两电阻串联,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这一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小明设计的电路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得出待测液体的比热容表达式“c=Δt/Δt;”,小明的测量方案中至少还需要的一种测量仪器是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闭合开关后,要使水和待测液体的温度升高得更快,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滑动;
29、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新年祝福                       ,应改为                       
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                                           
30、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四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和1、2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