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利用室内资源有效开展中班幼儿体育锻炼的实践研究 |
方案包含以下内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 广州 宠物市场(要求:五号宋体,限3000字内,不超过A4纸3页) |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一)中班幼儿室内体育锻炼的意义及现状 中班幼儿动作发展逐步完善,体能明显增强,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在一日生活中要保障幼儿不少于一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随着恶劣天气增多导致户外体育锻炼无法开展,以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为例,雨天78天,占37 %;雾霾天62天,占29%,幼儿对室内体育锻炼的需求日益强烈。《指南》也明确指出,在恶劣天气下也要保证幼儿的运动量,保障幼儿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挖掘利用室内资源,有效开展体育锻炼在这一背景下尤为重要,不仅能促进幼儿体能发展,同时对一线教师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分析室内体育锻炼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1:简单照搬户外体育锻炼。教师存在将户外运动器械直接搬入室内,导致场地拥挤,幼儿难以充分活动。某天下雨,孩子们把操场上的面包棍、皮球搬进教室。一些孩子拿着面包棍当金箍棒,转来转去、甩来甩去。还有一些孩子在玩球,有的在投球;有的在滚球;有的在抛球。过了一会儿很多孩子来告状:“萱萱用球砸我!”“面包棍戳到我眼睛了。”场面一片混乱。简单机械地照搬户外体育锻炼材料,教师未考虑到空间的局限,不利于幼儿锻炼,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问题2:原有的室内体育锻炼活动量不够。在原有的室内体育锻炼中,如保龄球、飞镖、桌球等,幼儿虽然玩得很开心,但活动结束后,幼儿基本没有出汗,说明整体活动量不够,不能满足幼儿体能发展的需求。 问题3:室内场地未有效利用。雨天,各个班级都在教室内锻炼,由于教室的面积比较小,孩子在玩的时候发生了很多矛盾和摩擦,活动室显得非常拥挤,但是走廊、楼梯、音乐厅确空无一人。由于缺乏适合在走廊、楼梯等空间的体育锻炼内容,导致这些空间都没有合理的利用。 那么如何能既关注幼儿的发展,又立足于幼儿园现有的室内场地特点开展室内体育锻炼呢?又如何积极寻求和开发更适宜的、更受幼儿喜爱的室内体育锻炼,使得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增加呢?如何选择、设计有效的室内体育锻炼内容呢等等,都将成为本次研究中迫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挖掘老师像什么室内资源开展挑战性体育锻炼的材料,挖掘出多种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游戏,从而真正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室内体育锻炼:在室内进行、以发展体能为主要目标的游戏活动。室内体育锻炼须能激发幼儿参与兴趣,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幼儿经过努力达成,同时具有一定的活动量,达到体能锻炼的目的。 dnf波罗丁的证物室内资源:幼儿园内所有可以使用的资源,包括材料和空间。材料如桌椅、玩具架等。空间如教室、走廊、腾讯首页客服午睡室等。 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 (一)研究指向:本次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活动目标在室内创设一定的活动条件,选择室内合适的活动器械,如桌椅,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性、创造性的身体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借以弥补因户外天气不好或场地条件的局限造成的不利,以此促进体能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因地制宜 根据园区内现有场地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推进研究。园区现有的室内运动场地包括班级活动室、音乐厅、走廊、楼道。要充分挖掘室内空间运动资源,首先需要我们分析原有场地的特点,并依据特点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活动。如班级活动室的特点是空间相对分割为活动区和午睡室,当幼儿床铺整理好后整个午睡室具有适合运动的空间,同时活动室内有很多桌椅、小床和活动柜以及众多半成品材料如纸砖,可以以这些材料设计小型体育锻炼活动,同时地板的清洁度可以让幼儿尽情地爬;又如楼道,由多级台阶组成,具有一定的高度,但是宽度不够,可以供幼儿进行分组的《登山》或《跳跃》游戏。 2.因物制宜 根据室内现有的材料资源,选择适宜的材料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如桌椅,这一材料为活动室内常见材料,拥有一定数量,既实用又拿取方便。桌子本身具有一定高度,适合幼儿跳下,桌子上面的面板适合幼儿爬行,下面的空间适合钻爬,桌椅的多种自由组合又可以延伸出更多的玩法,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如以桌子为例《勇者爬爬乐》玩法:将三张桌子摆放好,幼儿分别从上和从下进行钻爬游戏。如以椅子为例《好玩的椅子》玩法:将椅子面对面侧放、平放、斜角交叉放、背靠背摆放,进行跨跳、单脚、双脚跳挑战。 如以桌椅结合为例《桌椅大挑战》玩法:桌椅自由拼搭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钻、爬、跳等)进行挑战。 随着体育锻炼玩法的深入利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增加辅助材料来创设一定的情境,不断激发幼儿兴趣,让锻炼目标更多元,并持续推动游戏后续的发展。加入的材料有:软垫、毛线球、纱布等。投入辅助材料后,幼儿的创新型玩法越来越多。以毛线球为例《穿越火线》玩法:将毛线球作为火线把桌椅脚上高低、错落的拉开,幼儿进入火线区进行挑战,不能触碰火线,安全度过者挑战成功。以软垫为例《勇敢者挑战》玩法:在桌子后放置四块软垫,幼儿从桌上往下倒滑进行挑战。以纱布为例《我是小小解放军》纱布在两椅之间夹好,幼儿进行钻爬、卧爬、匍匐向前爬等玩法。 3.因内容制宜 收集更多适合在室内开展的体育锻炼游戏,首先对这些游戏进行分析,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合本班幼儿发展之需。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让我们更多地可以查阅到需要的信息,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到大量的室内体育游戏。我们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有选择性的加以借鉴,而不是照搬。如有现有的室内体育锻炼内容更多是教师高控下的体育活动,而缺少幼儿自主性,因此我们借鉴其材料,通过材料的提供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玩法。其次在真正的实践中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对游戏进行调整修改,创生出班本的室内体育锻炼游戏。最后将游戏按照不同的锻炼目标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4.因人制宜 人指的是幼儿,幼儿是体育锻炼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原有经验、兴趣与需求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1)打破原有经验建立新经验。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建立新经验,开拓了一种体育锻炼的思路:原来桌椅不仅可以坐,也可以用来锻炼身体。 以经验拓展为例:某天下雨,教师请小朋友一教室里可以用来进行体育活动的材料,一个小朋友说:“可以在桌子上爬。”另一个孩子马上说:“桌子和椅子是用来坐的,怎么可以爬呢?”教师说:“平时桌椅是坐的,但是游戏中可以作为材料使用,使用后进行消毒就可以了。”孩子们知道原来桌椅不仅可以坐,还可以用来锻炼身体。于是在不断的游戏中幼儿通过生生互动创生出了桌椅的不同玩法。 (2)放手观察发现兴趣点。在幼儿自主尝试、玩耍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观察者,时刻关注这幼儿游戏的兴趣点。以椅子摆放为例:幼儿选择“桌椅”作为室内体育锻炼的主材料以后,玩出了许多不一样的玩法。在椅子的摆放方面有面对面侧放、平放、斜角交叉放、背靠背摆放等,通过这些摆放方式幼儿进行了跨、跳、踩等玩法。 (3)生生互动促玩法创生。当教师发现有幼儿有不同的玩法,可以在活动后的交流中通过照片或视频回放、幼儿介绍、教师肯定等多种方式引发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让好的、有趣的玩法影响更多的幼儿,激发全体幼儿的兴趣点,同时也是对创造新玩法幼儿的高度肯定,激励着幼儿继续想出更多的玩法。 (4)提高难度满足幼儿挑战需求。室内体育锻炼难度的提高才会使得幼儿有更持久的兴趣。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室内体育锻炼中的兴趣点挖掘更多高难度的挑战,提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以挑战难度为例: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初步的桌椅组合玩法已经不能满足孩子对于挑战难度的需求,因此孩子们把区域的一些材料与桌椅进行结合,如服装店的毛线球,进而升级为挑战游戏《穿越火线》,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又进一步增加了游戏难度:1.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安全区。2.在线上挂铃铛,碰铃铛者挑战失败。随着游戏难度的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不断地被新的游戏难度所激发。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3-2016.4)收集资料、查相关文献,撰写课题方案,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医学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5 -2017.3)实践中进行调整,做好“中班幼儿室内体育锻炼”案例以及游戏成果积累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4-2017.6)整理、汇编成《中班幼儿室内体育锻炼的玩法集锦》,同时汇总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
(余下3页自行添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