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旅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一门必修的学科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旅游基础知识,并为继续学习导游讲解服务等其他专业课程做好必需的知识准备。
缓期
1.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确定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为依据,包括旅游业的概况、中国的历史、民族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文化和风物特产等相关模块。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进一步学习专业的需要,既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全国导游员的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模块的学习都以旅游服务所需的相关知识作为活动的载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实训、情景模拟、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144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旅游业的了解,构建与旅游相关的历史、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风物特产等基本知识,并能在旅游计划的制定、旅游产品的推销、指导游客的购物、导游讲解服务、景区服务等工作中加以灵活运用,达到全国导游员职业资格相关考核内容的基本要求,建立对旅游服务专业的初步认识,激发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祖国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热爱,陶冶健康的情操,培养学生善于沟通、易于合作、表达流畅、大方热情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具有介绍旅游产品的基本能力;
·具有阅读旅游地图的基本能力;
·具有对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初步的欣赏能力;
·具备在导游讲解服务、景区服务中运用旅游基础知识的能力;
·具有收集、分析旅游信息的初步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学习
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
课时
1
我国旅游业的概况
1.了解我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2.了解旅游业的构成要素
3.了解旅游业发展的衡量指标
4.了解我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活动一:旅游业信息收集
组织学生查阅全国、内蒙古近三年旅游统计数据(包括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人均消费),画出曲线图,并开展一次讨论,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活动二:旅游业相关资料查阅与分析
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平台,组织学生收集旅游业在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方面的文章资料并进行简单分析,加深对旅游业发展意义的理解。
6
2
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常识
1. 知道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
2.知道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3.掌握旅游讲解中所涉及的历史常识
活动一: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
通过组织阅读《中国上下五千年》等课外书籍,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开展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
活动二:博物馆参观
参观历史博物馆,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活动三:讲解词分析
教师提供若干篇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讲解词,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所运用到的历史知识。
16
3
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常识
1.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熟知自然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及分布
2.熟知人文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及分布
3.了解中国旅游区域的旅游特
4.熟悉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景点
5.了解旅游景观保护和开发的原则
活动一:景点识读
教师呈现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在上面标注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位置,并判断分别属于哪种旅游景观。
活动二:旅游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以某一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为案例,就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加以保护的必要性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0
4
中国民俗的基本常识
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
2.掌握民俗旅游的原则,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3.如何做酱牛肉熟知我国不同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
活动一:少数民族服装识别
要求学生查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苗族、藏族、傣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组织交流,进行识别。
花绯千年醉落痕
活动二:民俗旅游分析
以民俗旅游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加深对民俗旅游相关原则的理解。
活动三:当地民俗调查
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民俗风情,撰写调查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12
5
宗教文化的基本常识
1.掌握四大宗教的创立、教义、经典、标记、供奉对象、节俗、禁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在宗教活动场所游览讲解时的注意事项
3.了解四大宗教的建筑特征
4.了解我国主要的宗教旅游景点
活动一:宗教建筑识别
提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式样的宗教建筑,说出各建筑的特征。
活动二:宗教场所参观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典型的宗教场所,了解常见的宗教活动,认识所供奉的对象。
活动三:礼仪规范纠错
通过角扮演,创设一个在宗教场所游览时大声喧哗、指指点点等的情景,让学生指出不当之处和注意事项。
20
6
中国建筑的基本常识
1.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构件、屋顶、彩画等的名称和特征
2.掌握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及陈设
3.了解中国坛庙、陵墓建筑的基本常识
4.了解中国各类著名的古建筑
5.了解内蒙古不同时代的著名建筑
6.能欣赏中国古代建筑
活动一:古建筑图片分析
提供若干古建筑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识别古建筑的构件、屋顶、彩画。
活动二:宫殿建筑影像资料分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提供北京故宫、北京天坛、南京明孝陵的影像资料,请学生说出宫殿建筑的布局和陈设,坛庙建筑、陵墓建筑的特征。
活动三:古建筑参观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某一古代建筑,要求拍摄建筑物的照片,撰写解说词,开展交流和评比活动。
16
7
内蒙风光
1.了解草原风光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
2.掌握沙漠风情的分类、特点及园林的组成要素
3.掌握不同类型的代表性风光
4.能欣赏草原和沙漠风光
活动一:草原参观
参观当地一处典型的草原,组织学生实地对草原的组成要素和构景方法等进行分析,教师及时加以点评。
活动二:沙漠资料收集与比较
布置学生收集沙漠的图片和资料,从几方面进行比较,组织交流和讨论。
20
8
中国文学艺术的基本常识
1.知道中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知道山水诗词、名胜楹联等基本知识
3.能将基本的文学常识运用到旅游讲解实践
4.了解书法、绘画、雕塑、戏剧等基本常识
活动一:古诗词朗诵
根据设定的不同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古诗词的朗诵比赛。
活动二:猜谜游戏
收集描写旅游景点的诗词,进行猜谜游戏活动。
活动三:戏曲欣赏
让学生听京剧、昆剧、沪剧、越剧的著名选段,了解戏剧不同的种类。
活动四:书法体系识别
展示不同体式的书法作品,指导学生识别。
12
9
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
1.掌握四大菜系的特和代表菜
2.了解各地的风味小吃
3.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表现
4.掌握茶的分类及主要名茶
西湖大学成立5.了解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
6.掌握酒的品类和主要特点
活动一:饮食文化专题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活动二:观看茶艺表演
组织学生观看茶艺表演,进行中国茶文化的专题研讨。
活动三:酒厂参观
参观内蒙古著名酒厂,体验中国的酒文化。
12
10
中国风物特产的基本常识
1.了解中国的陶瓷、刺绣、文房四宝、年画、盆景等的基本常识
2.了解中国各地的风物特产
3.能向旅游者推介当地的风物特产
活动一:中国风物特产介绍
收集陶瓷、刺绣、文房四宝、年画等的图片资料,组织学生介绍。
活动二:连线游戏
要求学生将具体风物特产的文字图片与其产地进行对应连接。
活动三:风物特产推介
组织学生分别扮演旅游景区内的特产店经营者和游客等不同角,由特产店经营者向游客推介所经营的风物特产。
10
其他
机动
4
考核、测评
6
总课时
14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