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攻略:投后管理到底怎么做?(附完整版报告)
导语
在“募投管退”全流程中,投后管理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事实上,它扮演了重要的“中场”和“后卫”角。投资不是1+1=2的生意。通常一轮融资,不管你融到多少钱,基本上都会在一两年内消耗掉,好的投后管理比拿融资更有战略价值。
闹书荒今天这篇文章就通过对投后管理模式的分析,和投资者探讨如何用好投后管理这一重要“武器”。
投后管理的三种模式
从目前发展趋势看,总结为三种主要的投后管理模式:
1、投前投后一体化
2、专业化投后
3、外部专业化投后
1、投前投后一体化
即“投资经理负责制”。特点是,投资项目负责人既负责投前尽调、投中交易,也负责投后的持续跟踪和价值提升。这种模式通常被中小型股权投资机构,尤其是风险投资基金所采用。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投资经理对项目充分了解,能够进行有针对性地持续跟踪和改进,同时由于与项目负责人的绩效直接挂钩,对项目团队的投后工作有一定激励性。
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随着管理项目数量增长,投后工作只能停留在基础的回访和财报收集上,难以提供更深入的建议和管理提升支持。
2、专业化投后
也即“投后负责制”。为了应对第一种模式带来的投后工作的缺失,投资机构开始成立独立的投后管理团队,独立负责投后事务。
这些事务不仅包括资源对接、定期回访,还包括深入洞察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制定详细计划及参与企业运营。
专业化投后管理的优势在于:投后团队能独立并持续地专注于帮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解决各类管理问题,提升企业价值。但也面临着绩效评估的界定问题:企业价值的提升,是投前投的好,还是投后持续提升其管理质量的结果?
3、外部专业化
前两种模式的优劣势十分明显。但随着一家基金从垂直领域走向多元化组合,不同行业的受资企业面临不同类型的战略、业务和管理问题,因此内部投后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程度面临巨大挑战。
部分投资机构逐渐探索出一种新的外部专业化模式,即将投后管理的部分工作,尤其是管理提升任务交给外部咨询公司,或者将投后团队分离,独立成立管理咨询公司,使其在绩效考核、费用核算与投资组合脱钩,转而向受资企业收费,从而形成新的合作模式。
此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第一种模式中人手和专业度的问题,也摒弃了第二种模式中投后团队与投资团队绩效考核冲突的问题,可视作相对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总体来说,三种模式的比拼各有胜负,其适应的机构类型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而选择采
取哪种模式的核心是平衡投后管理过程中的责权利。
投后管理四大领域的梳理和建设
投后管理需要注意的四大领域包括:
1、投后管理流程
2、风险管理
3、绩效体系
4、指标体系
1、投后管理流程
墨西哥城市>谷雨是什么时候投后管理流程是将运营模式落地的重要抓手。在思考投后管理流程时,需要考虑三个重要议题:
需不需要投后管理流程?
奥运百米决赛需要什么方式运作的投后管理流程?
如何根据不同的项目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
投后管理不是简单的收集报表,任由受资企业自由发展,投资机构不仅要在方向和目标上把关,还要时时关注受资企业的发展并提供资源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且要合理计划和判断如何退出、在何时退出。
▌拓展阅读
投后管理日常收集数据:
投后管理人员应定期了解标的企业的运营状况,获取其财务报表、经营数据、三会决议等文件,了解标的企业资产、负债、业务、财务状况、运营、经营成果、客户关系、员工关系发展情况,对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情况时,应向公司进行汇报,并与标的企业协商解决。投后管理人员应了解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的财务报表;
2、重大合同;
3、业务经营信息;
4、重大的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
5、标的企业经营范围的变更;
6、重要管理人员的任免;
7、其它可能对标的企业生产经营、业绩、资产等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宜。
标的企业的财务状况直接关系项目投资的成败,故应为投后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
(1)项目投资完成后,投后管理人员需对投资项目进行经常性的分析检查,了解、掌握其运营情况。
每季度向公司提交投资项目季度管理报告;
每年针对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书面管理建议,作为对投资项目提供增值服
务的重要内容。
投后管理人员应对投资项目实施动态监控,在发生影响标的企业投资安全的情形时,应及时向公司汇报,由公司研究采取相关措施。
(2)公司派出人员参与标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派出人员应按季度提交被投企业经营情况报告。当出现影响公司投资安全的重大事项时,应及时汇报。
(3)未派出人员参与管理的,由项目团队定期、不定期现场走访标度企业,了解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并按月索要被投企业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提供投后管理报告。
(4)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对数据的汇总,分析,并及时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总体来看,投后管理阶段包括以下五项工作:
1、战略制定
2、运营监控与评估
3、增值服务
4、调整与退出
5、绩效管理
2、投资风险管理
投资风险管理的原则因企业类型不同而异。
股权投后风险管理应该“因企而异”。在股权投资的市场环境中,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项目的成功和失败、盈利和亏损都直接与各投资主体自身利益相关。
受资企业风险管控模式,应依据企业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金融类受资企业,应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并以各类金融风险管理为核心;
∙对于非金融类受资企业,应建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并以内部控制及合规为风控管理基础。
一年到头根据投资目的,确定对受资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
根据对受资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整体管控模式,股权投资公司在投资企业风险管理中也应采用相应配套的差异化管理定位:
∙“知情者”:对受资企业风险管理的“知情者”,受资企业对自身风险完全自主管理,母公司立足于了解受资企业的风险管控体系和整体风险概况。
∙“管理顾问”:对受资企业风险管理的“管理顾问”,受资企业对自身风险完全自主管理,母公司立足于在了解受资企业风险管理状况基础上,按需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旨在加强其自身风险管理能力。
∙“积极参与者”:对受资企业风险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则受资企业需要在母公司风险管理原则和管理框架下,进行风险管理并接受母公司的全面指导和监督。母公司应视需要提供必要的建议、指导或指令并监督受资企业的风险状况。
在评价项目风险时,应采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机制,对项目的价值和风险有清晰的认识。
金鹰女神201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