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西北,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3江并流腹地、滇川藏3省区交界处,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是国家确认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州有常用耕地面积3.13万hm 2,天然草场95.87万hm 2,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
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迪庆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抓住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现代农业和打造世界一流“绿食品牌”的机遇,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重点发展葡萄、中药材、特畜禽、食用菌、青稞、蔬菜、木本油料七大优势特产业;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全州农业产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迈进,迪庆高原特农业呈现持续稳步发展态势。2019年末,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亿元,农业增加值15亿元,培育葡萄面积1333.33 hm 2,中药材面积8666.67 hm 2,生猪养殖31万头,牦牛肉牛养殖18万头,养鸡147万羽,养蜂6万箱,食用菌种植266.67 hm 2,青稞(藜麦)种植4666.67 hm 2,蔬菜种植(含糯山药)2666.67 hm 2,核桃面积5.33 hm 2,油橄榄面积1333.33 hm 2,花椒面积2666.67 hm 2,青刺果面积2000 hm 2。紧紧围绕七大重点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
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州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174个,涉农企业3000多家,其中
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44家。全州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3亿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6亿元,生物产业总产值达51亿元。“菜篮子”“米袋子”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合格率稳步提升,粮食、油料、肉食品、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自给率比“十二五”末分别提高了21、28、21、14、16个百分点,构建了具有迪庆特点、品系均衡、优质安全、保障有序的粮油、蔬菜、肉食品供应体系,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019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46元,比2015年的6487元,增加了2959元,增幅达到46%;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19 553户74 139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08户157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4.59%下降到2019年底的0.53%。2020年上半年全州3县(市)均已脱贫摘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64元,预计年末将突破万元大关,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已全部实现,为迪庆州跨越发展、长治久安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刘亦菲与王力宏一、突出顶层设计,加强全州统筹
出台了《中共迪庆州委
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公司变化多端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
发展特产业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越南芽庄旅游
普苑香
(迪庆州农村能源与农业环境服务站,云南香格里拉 674400)
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意见》《中共迪庆州委 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迪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共迪庆州委 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
坚的意见》等文件。编制下发了《迪庆州农业产业扶贫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1234567”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坚持走高原特差异化农业发展之路,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增收水平,建好河谷地区以葡萄、蔬菜为主的示范产业带,山区以中药材、木本油料为主的传统产业带,高原坝区以青稞、特畜禽、食用菌为主的特产业带;打好特牌、科技牌、绿牌、高端牌,提升五凤山松茸园区、箐口特产业园区、开发区绿生物园区、维西生物园区、德钦葡萄园区5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实施产业强基工程、产业集聚工程、产业融合工程、主体培育工程、品牌创建工程、绿发展工程,发展葡萄、中药材、特畜禽、食用菌、青稞、蔬菜、木本油料七大优势特产业。成立了迪庆州农业产业扶贫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和7个产业推进组,各产业推进组按照“一个责任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发展意见、一个专项规划、一个考核办法、一笔工作经费”的工作要求,形成了州级行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县(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搭建全链条、宽领域的产业扶贫工作平台。
二、加大涉农资金整合,保障产业扶贫资金投入
抓住国家支持“三区三州”的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切实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筹集更多的资金投入产业扶贫。2018-2020年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6亿元,其中2018年全州产业扶贫资金投入达到6亿元、2019年全州产业扶贫资金投入达到9亿元、2020年目前到位产业扶贫资金7亿元预计年底达到11亿元。3年来全州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占涉农整合资金的比例均达到30%以上,每年的政策
中国移动通讯网上营业厅性农业保险补贴达5300万元,可承受15万亿元以上的灾害风险,险种已增加到11个。
古朗月行全诗三、加大产业覆盖,增强发展能力
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为导向,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不断优化特产业区域布局,扩大特农产品基地建设,更加重视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建设,不断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依托贫困村自然资源和贫困户自有发展条件,加大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村特产业,全州贫困户均有1~2项增收产业,产业覆盖比例达100%。
四、加强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提升发展水平
制定了《迪庆州发展高原特现代农业助推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建立了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挂联制度,组建了产业发展指导和技术服务组,对全州重点贫困村开展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出台了《迪庆州关于建立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工作方案》,从农林牧科技推广队伍中选派426名产业指导员,面向全州147个贫困村开展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2018-2020年累计开展产业扶贫技术培训1882场次,培训农民83 343人次;全州干部众的农业科技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
五、强化主体带动,提升组织化水平
按照龙头企业绑合作社、合作社绑贫困户的“双绑”工作要求,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养殖小区)+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等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完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全州扶持建设加工车间、冷库、厂房等扶贫车间54个,目前已投入使用50个。2020年,全州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达到639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7 951户65 512人;全州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户至少由1户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带动比例达100%。维西县“扶贫资源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企业走、企业跟着市场走”,紧扣“扶志、扶智、扶制”的“五个紧跟、三个紧扣”工作法,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格里拉森吉达尼达有限责任公司、德钦县旭美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维西兴维农畜产品开发公司、香格里拉市富盛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德钦县云岭乡红坡仁达农民专业合作社、维西县贡玛水果蔬菜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带贫效果明显的市场经营主体和维西县保和镇拉河柱村老鸦树组脱贫户李龙云为代表的致富能手及迪庆州农
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员提布等一大批产业扶贫“领路人”。
六、创建特农产品品牌,增强产品竟争力
加大特农产品品牌创建,全州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89个,原产地地理标志6个。迪庆香格里拉金坷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央坷藏红花”被评为“云南10大名药”;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市智圆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维西县康邦美味绿资源开发公司被评为绿食品“20佳创新企业”;2019年德钦县被评为省级葡萄产业“一县一业”特县;香格里拉松茸、香格里拉葡萄酒、中甸牦牛肉、青稞啤酒、尼西鸡、香格里拉藏药等特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不断增强。
七、搭建发展平台,拓展农产品市场
组织成立了迪庆州农业产业商会和迪庆香格里拉中药材、食用菌、葡萄、果蔬、特养殖、花卉产业行业协会,引导农业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集约化的要求,统筹集中连片打造特农产品优势发展区,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搭建好了政府与市场的桥梁。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成功举办了2018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地区迪庆州、怒江州品牌农产品对接招商会、组织省、州级农业龙头企业参加2019年北京“三区三州”产销对接会、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农业产业扶贫对接会、2019年香格里拉“四省”涉藏地区产销对接会、东南亚南亚商洽会等,签订框架协议9个,协议金额达8亿多元。维西县青莲生猪养殖项目、德钦县蜂蜜加工厂建设项目、贵澳·香格里拉扶贫产业示范园项目等顺利推进。
八、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按照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乡村产业振兴的要求,切实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调查数量7.4万个,完成确权(合同)面积4.6万hm2,确权地块数量39万块;完善土地承包合同7万份,颁证7万本,颁证数占调查承包方数量的95%,摸清了集体资产家底为21亿元,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建了条件,不断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州级行业部门、各县(市)进一步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导,2016-2019年累计投入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7亿元,财政支持集体经济项目实现了全覆盖。2019年全州193个村(社区)中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有143个村(社区、办事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5万元的行政村有44个。2020年预计全州190个村(社区)均有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升。
九、培育易地搬迁后续产业,确保稳定住、能致富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扶持的要求,制定了易地搬迁点后续产业扶持“一点一方案”,整合各类资源,引导易地扶贫搬迁户积极参与特产业发展,提高搬迁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搬迁户持续稳定增收。截至7月,全州7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发展培育7项主导产业;投入后续产业扶贫资金0.5亿元,实施后续产业扶贫项目215个,受益搬迁众3922户14 053人(其中贫困户2711户10 504人)。全州集中安置点共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 有社员1083户4569人(其中贫困户713户2832人);搬迁众中至少加入1个经济合作组织的有1921户7360人(其中贫困户1554户5882人);
有33个安置点建立了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入共计281万元,受益搬迁众2604户10 524人(其中贫困众1828户7355人);安置点周边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厂、 车间)3个;有42个安置点建立了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带贫主体22个,受益搬迁众2157户38 548人(其中贫困众1465户5924人);搬迁贫困家庭至少享受1项帮扶措施的有3263户;安置点搬迁众搬迁后继续享受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补贴的有1638户1558万元(其中贫困户1099户1157.03万元);搬迁众有1份稳定权益或资产收益的有3689户(其中贫困户2697户)。
迪庆州谨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准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产业,在实现全面脱贫的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
收稿日期:2020-10-1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