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卷第’期()*+,-.)/0*-12314)-.5,6*78+9:3-;<3+74)..3=3
>).?%&@)?’"&&A 年"月
#B<1.)7)C<9-,6D);1-.D;13,;37$
E32?"&&A
安徽特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唐丽丽,马
跃,张文宝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安徽淮北"%!&&&)
摘要:安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省,高效农业是切合安徽实际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也是安徽向农业强省
跨越的必然选择。发展高效农业,既受到资金、技术、市场、土地、运输、保鲜诸多条件的限制,又面临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大好机遇。只有真正转变农村工作方式,把发展高效农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安徽高效农业才能出现快速推进的局面。
关键词:安徽;高效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业现代化模式中图分类号:E%"F?!G
文献标识码:H
吭的多音字组词文章编号:’&&%I "’%G ("&&A )&’I &&!"I &!
————————————————
收稿日期:"&&J I ’"I "J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联"&&J 年课题
“安徽特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J&"A )作者简介:唐丽丽(’A!K I ),女,淮北市委党校副教授;马跃(’AK’I ),男,淮北市委党校副教授;张文宝(’AFG I ),
男,淮北市委党校副教授。
九九重阳节有什么意义
一、高效农业是安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第一,高效农业是切合安徽实际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各具特。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类地广人稀的国家,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先搞机械化,后采用生物技术,逐步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在日本、以列、荷兰这类地少人多的国家,先引进生物技术,依靠劳动、资本和技术的密集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土地产出率。统计显示,安徽省现有耕地K’"&万亩。"&&F 年末,全省户籍人口KKF!?F 万人,农业生产经营户’’&J?"’万户,农村劳动力"GGJ?GJ 万人,
外出从业劳动力’’’A?&F 万人。由此可知,全省农村人口G&&&多万人,留守农村劳动力’%"A?G’万人,留守劳动力人均G 亩多地。这是超小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如果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以每个劳动力!&亩来计算,全省只要’"&万劳动力便足够了,尚需从留守劳动力中继续转移’&&&多万人。显然,土地规模经营对于安徽这样的农村人口大省来说,是一个长远目标,而不是近期目标。从理论上说,通
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即使常规种植也能取得可观收益,规模化的常规种植是致富农民的一条途径。但是,我们知道,农地的大规模流转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农民的非农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性较小。而在我省,"&&F 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K?%元,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G’G&元),工资性收入比例偏低,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出现大规模土地流转现象。与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比较起来,发展高效农业更加切合安徽省的实际,也更加重要。
第二,发展高效农业是致富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举措。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要看到农民依靠零星养殖和零星常规种植是不可能致富的。实践表明,在较小的土地规模上,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完全可以取得较高收益。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可达G 万公斤L 亩。
“英国的工厂无土化栽培,每平方米生产西红柿%K 公斤,
美国把温室工厂化养鱼与蔬菜无土栽培结合起来,每平方米可产!#公斤鱼,一年可种$#茬生菜。日本研制的遥感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实行温室体自动化管理,$###平方米每天生产菠菜、生菜等蔬菜!##公斤。”%$&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万公斤)年。江苏省《关于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意见》提出,以“高起点、做得到”为原则,高效农业亩均效益要达到’###元以上,省财政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亿元,扶持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建设。无锡市阳山生产的水蜜桃,国内市场每斤’#*"#元,海外市场每个+,元。据报道,江阴市璜土镇种植美人
指葡萄,销售价格一直稳定在+#元)公斤左右,亩产$!##公斤左右,每亩纯收益+万多元。目前该镇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亩。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别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举措。只有当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了,农村面貌才能彻底改观。由于高效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可以吸纳一部分精壮劳动力,包括大学生和下岗工人,能有效缓解城市就业的压力。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年翻一番,这是在农村范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数量指标。除了规模化的常规种植、打工和经商之外,发展高效农业是致富农民的主要渠道。
第三,发展高效农业是安徽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主要途径。我省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光热充足,降水较为丰富,空气湿润,比较有利于农业发展。农业开发历史悠久,除占主导地位的粮油棉和猪牛羊鸡鸭鹅外,“形成了一大批名优特产,食用类植物有宿州香稻米,明光绿豆,太和香椿,涡阳苔干,大别山木耳,歙县香菇,宁国竹笋,铜陵生姜,徽州蕨菜,黄山石耳,砀山酥梨,徽州雪梨,三潭枇杷,来安花红,怀远石榴,太和樱桃,广德板栗,水东蜜枣,中华猕猴桃;茶叶有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天柱剑毫,涌溪火青,琅源松罗,敬亭绿雪,霍山黄芽;药用植物有,霍山石斛,岳西天麻,亳芍,铜陵凤丹,宣木瓜,滁菊,亳菊,徽菊;食用动物有,大别山黄牛,符离麻鸡,巢湖麻鸭,淮王鱼,东至麦鱼,泾县琴鱼,巢湖银鱼;药源动物有,原麝,尖尾蝮(祁蛇)等。”%’&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优
势没有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我省茶叶、粮油、肉类、水果和水产等很多农产品质量好,也有一定
产量,但由于品牌分散,规模较小,各自为政,缺少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较高的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粮食作物比重较大,高效经济作物发展不快,养殖业比重不高,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组织化程度不高,一家一户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生产模式没有根本转变,种一季吃全年、外出打工挣点钱的现象在沿淮农村比较普遍。”%+&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说:“我省素有农业大省之称,所谓大,主要体现在人口和产量上。人口处于全国第,位,粮食总产处于第.位,油料、棉花、肉类、淡水水产品大体上都在全国第,位。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统一调配资源,农业大省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优势。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优势逐渐弱化或丧失,农业大省可以意味着劣势,意味着比较效益低。”%"&"$为改变落后状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农业现代化总揽农村工作全局,继续坚持一个稳定增长(粮食)和两个加快发展(开发性农业和乡镇企业)的方针,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如何成为农业强省?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做强农业;只有做强农业,才能成为农业强省。
二、安徽高效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
多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高效农业,但统计资料显示,在农业设施方面,’##.年,温室和大棚面积只有’"/(+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0左右。我省高效农业中,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大户)带动型;村集体组织带动型;官办或官助民营型。另外,在不发生土地流转的情况下,某户农民因为种植高效作物而获取了巨大利润,其他农户闻风而动,在没有任何
组织的情况下,纷纷仿效,以家庭经营为唯一的形式,形成规模化的个体经营模式,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为农户集合型,在我省不少地方都存在这种形式。与先进地区相比,我省高效农业总量不大,尤其是存量资源产出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等指标相对偏低,高效农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第一,在农业和高效农业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领导没有认识到农业也可以起到富民富政的作用;有些领
!"
导片面强调工业的地位和作用,以为把工业搞上去了,其他产业就自然带动起来了;有些领导认为,农业发展得再好,不能增加财政收入,农民富与不富,与政府关系不大。农村工作中,乡镇干部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发展农业和农民增收上,而是放在计划生育、招商引资、文明创建上,对农民发家致富的问题关心不够。特别是计划生育与干部的乌纱帽关联在一起,而农民的穷富与干部们的关系不大。改革开放#$年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难以真正落实在农村工作之中。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计划生育之间的关系,是困扰我省农村工作的严重问题。二是偏重粮食生产,但没有做好高效粮食生产的文章。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些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但不管是“小麦高产攻关工程”,还是“水稻产业提升工程”以及“玉米振兴计划”,所偏重的还是常规性的粮食生产,而不是高效粮食生产。常规性的粮食生产,虽然产量提高了,效益未必有大的提高。要获得较高收益,必须走高效
粮食生产的道路。无锡市生产的高钙米,亩产!%$公斤,每公斤&%元;江阴市生产的紫薯,亩产#$$$斤,每斤#元。三是认为,只要把农业产业化做好了,把加工业这个龙头做大了,就能实现农业强省的目标。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能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发展,但“强龙工程”所强的是为数不多的老板,而不是广大农民;所发展起来的多是与农业有关的二三产业,而不是农业本身;而没有强大的农业,就不能实现农业强省的目标。四是在农业综合开发上,主要用在农田基础设施,农村环境整治上,对高效规模种养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够,政府出台的“以奖带补”的惠农措施在具体执行中受财力影响,很难保证到位。五是有些基层干部把发展高效农业理解为强迫种植和强行摊派,借发展高效农业之机,谋取个人利益,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效应,反而劳民伤财,引起众极大反感。
第二,对发展高效农业的前期费用,农民和村集体组织都难以承担。发展高效农业面临着市场、信息、技术、资金、保鲜、运输、规模、组织资源诸多困难。高效农业首先受到市场的限制。不管是花卉苗木还是蔬菜瓜果,在中西部地区,由于消费水平的限制,市场容量不大。要想发展这些产业,必须突破本地市场的限制,参与国内甚至国际农业生产的大分工。大多地少的地方用高效农业的产品换取人少地多地方的粮食。高效农业其次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高效农业是资金的较大投入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资金的筹集与技术的获得,技术的熟练操作,都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必备条件。高效农业还受到规模的限制。零星种植和零星养殖,无力承担广告宣传、市场开拓、技术指导、产品运
输等交易成本。只有形成规模,才能把这些成本消化在规模收益中。资金在银行和财政,技术在科研院所,资金和技术需要跑,市场需要开拓。跑资金、跑技术、跑市场都需要一定的费用。因为经营规模小,效益低,收入有限,绝大多数农民处于相对贫困状态,无力承担发展高效农业的这些前期费用。这些费用,大多数行政村也承担不了。因为与农户比较起来,安徽省的村集体组织更加贫困,几乎达到一贫如洗的状态。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采取将集体资产分光分净的办法,村集体组织变成协助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的单纯行政组织,所谓集体经济大多不存在;不是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标准的分田单干;不是家庭基础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是只有家庭经营、无集体经营的单层经营体制。这种情况既不同于江苏、浙江,也不同于河南、山东,恐怕这是安徽省高效农业长期发展不起来的一个体制性原因。
下雨天的说说 朋友圈第三,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问题。农民是土地承包者和使用者,理应成为发展高效农业的主体。舒尔茨说:“一个受传统农业束缚的人,无论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产出许多食物。节约和勤劳工作并不足以克服这种类型农业落后性。”’!(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民投资,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但是,这些有文化和技术的农民不是留在农村,而是流向了城市。这样,我们看到一种循环:向农民投资——
—部分农民素质提高——
—
这部分农民流向城市。有钱的走了,有文化的走了,有技术的走了,有体力的走了。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的是那些没有钱、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人,甚至是一些老弱病残。“据安徽省对!个县区调查,平均在家务农的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总劳动力的&$)。……青壮打工去,收禾童与姑的景象已弥漫在广大农村的角角落落。田野上不是充满希望,而是一片迷茫。到处是农民困惑的目光。”’*(
第四,土地问题。我省农村土地零碎,在淮北地区,大不过八九亩+小则至二三分,皖南山区更
中元节的习俗!"
加零碎。高效农业要求规模经营。农地流转时,要与大量分散的农户谈判交易,成本高,难度大。在一个完整的地块上,若有一两户农民不愿意流出土地,势必影响灌溉、供电、打药等田间作业。规模流转中,租期较短,影响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大棚和节能温室,都要在水、电、路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这些基础设施使用寿命长,资本投入大,回报期长。考虑到这些因素,有实力的组织和个人宁愿把资金投入到其他产业上,而不是农业上。在土地流出方面,越是贫困的地方,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强,土地的生存保障作用越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即使外出打工,由于考虑到打工的不稳定性,在转让给亲戚耕种的同时,保留随时收回的权利,好留退路。在规模流转中,尽管受到较高地租的诱惑,依然不愿签定较长时期的合同。在安徽,大规模土地流转的经济条件尚未真正形成。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使常规种植变得非常容易。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省农
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因为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劳动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不再需要利用农闲时间制作堆肥,不再需要用手工的办法捉虫、除草,不再需要用人力畜力合成的方式耕种、收割、碾压和运输。只要家中有一个老人,只要愿意付出一定的费用,从耕种到收获的一系列劳动都可由他人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民来说,选择外出务工加上常规种植的组合模式是投入较低、风险较小、收益相对较高的理性行为。这也客观上促使农村土地向老人、妇女手中集中,由此制约着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和现代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
第五,高效农业的风险问题。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不仅要承担市场风险,而且要承担自然风险。在发达国家,市场风险由政府通过支持价格(最低保护价)等形式来承担,自然风险由政府控股的保险公司通过农业保险的形式来承担,农业投入的资本金由金融机构提供,同时政府免费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支持。但在我国,这种现代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农业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主要由生产经营者自己承担,资本的投入主要靠经营者自己筹集,而技术、信息和市场都需要经营者亲自学习、探索和开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耗费大、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致使民间资本甚至国家金融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比较起来,高效农业风险更大。粮食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而像蔬菜水果这类产品,在保鲜和运输方面成本更多,风险更大。
我们看到,对安徽省这样不发达的地区来说,与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比较起来,发展高效农业毕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在那些人多地少或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国家和地区,如荷兰、日本、台湾、韩国、以
列、沙特阿拉伯等地方,以资本、技术的密集投入,建立起现代农业体系。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在发展高效农业方面,明显走在了全国前面。我省在特种种植和规模养殖方面,也有许多闪光点,一些地方已经摸索出成功的道路,可以提供很好的经验。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肯定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龙头企业对农业经营的介入,农民合作社的兴起,将成为农业发展新的组织资源。国家惠农政策的强力实施,对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十七届三中全会指明了下一步农业发展的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这些都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利条件。问题是,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办法推动我省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呢?
三、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安徽农业现代化
第一,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主体作用。广大农民特别是留守务农的农民,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基础力量。加大对这一部分农民的培训力度,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组织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培养勇气,增强理性精神。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使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把农业招商引资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搭建工商资本、民营资本进军农业的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城市工商业者、农业院校毕业的大中专生介入农业生产和经营。对农民分散经营的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充分引导,
合理流转,逐步形成土地向种养能手转移的局面。积极扶持发展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
!!
农地流转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流转信息,规范农地流转合同管理,尽可能使规模流转取得较为明显的收益。
第二,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提高安徽农产品的竞争力是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引导农民在“精、优、特、稀”上下功夫,以“高档次、高科技、有特、带动强”为目标,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形成选种、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化经营模式。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品质。围绕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水果、茶叶、竹笋、中药材、生猪、优质水产等高效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抓手,逐步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特农业经济板块。树立创品牌、促提升的发展理念,抓好农产品品牌创建,精心包装,“闪亮登场”。加大培养力度,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联系广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强与大中城市的农产品市场、超市的联合与协作,搭建信息平台,构筑营销网络。认真落实农产品运输“绿通道”政策,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品流通。
第三,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政府应当在市场开拓、资金、技术、奖励措施等方面为发展高效农业提
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加快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增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加快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步伐。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协作,实行产学研结合,提高高效农业的资源利用率、科技贡献率、投入产出率。财政部门要逐年提高支农资金中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专项资金比例,整合农业开发资金、菜篮子专项资金等支农资金,对高效规模农业重点倾斜,集中扶持。兑现政府承诺的各项优惠政策,取信于基层和广大农民。建立高效农业风险保障基金,逐步扩大政策性保险品种范围和保险覆盖面,降低农民从事这方面产业的风险,为发展高效农业撑起一把“避风伞”。
第四,改变农村工作机制,转变农村工作作风。目前乡村两级采取的是包村包片包队的工作方式,每个干部都被牵涉进各项中心工作之中。必须改变这种工作机制,废除包村包片包队的工作方式。各乡村可以根据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组成几个大组,如计划生育工作组、招商引资工作组、农业开发工作组,各组常年抓专项工作。不要把所有干部的精力都牵涉到计划生育工作中。特别是从机关下派到村的干部,应当以抓农业开发为主要任务。从市县党政机关中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到更多的村挂职,对干得好的挂职干部在选拔任用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在解决跑资金、跑项目、跑技术、跑市场的前期费用方面,乡镇和乡镇以上政府及其涉农部门应当有更大的作为。特别是乡镇政府,应当成为农民与龙头企业、农民与上级政府财政、农民与银行、农民与科研院所、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农业生产经营者是高效农业发展的主体,至于种什么养什么,应由生产经营者自己决定,政格斗游戏推荐
府的任务是提供服务,不可瞎指挥,更不可借发展高效农业之机搞强迫种植和强行摊派。要认识到,发展高效农业是一条艰巨漫长的道路,不可操之过急,只能采取宣传动员、引导示范、政策扶持、优质服务等手段,先易后难,逐步推进。要从根本上转变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杜绝弄虚作假的现象。对于形式主义的东西,仅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做表面文章的那种工作作风,都要加以根本改变。县乡两级政府要像抓招商引资那样抓好农业开发。当然,还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建立一套适应农村发展的奖励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促进农村工作重点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参考文献:
#&%尹成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
#*%简明安徽省情#,%’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安徽农业综合开发理论和实践#,%’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0%毕美家’躬耕江淮#,%’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1$-&!/’
#"%刘奇’多功能农业#,%’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12’
#$%汪建华,袁伟’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3%’江淮,*++0(0)’临夏美食
责任编校向东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