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浙江卷
密切的近义词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本题材料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作者不但强调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
对于文体,本则作文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
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主旨单一的材料把握材料立意即可;含意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考生可以先分析“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是什么,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何要读这三本书,如何阅读这三本书,阅读之后会怎样等角度立意作文。
借有字之书品人生韩国组合舞蹈
人生必读书目中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而我却言人生只需“有字之书”。(开篇扣题,观点鲜明而新颖,不言三本大书,只提“有字之书”,有胆气、有才气)二倍速追剧
歌德曾有言:“有读书经验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东西,一只眼睛看到纸背后的东西。”对待读书问题,先贤早有预见。“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早已刻在
“有字之书”的背后,只待有经验有智慧之人前去寻觅。(借用歌德的名言来论证自己观点,“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早已刻在“有字之书”的背后,论述有理有据)在我的理解之中,读三本大书的观点似乎显得刻意与偏狭。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之书”的骨血,又为何要生生将其剥离以显示专业与高深。“因为我读过书,油墨早已融入我的风骨。”一身才气是一个人最好的修饰。这些隽永之句早已阐
释了“有字之书”对人的风骨的涵养和熏陶,又何须那看似高深实则无用的“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书本就融合为一体,生生剥离实不应该)
究其原因,作家似乎过分强调了“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而忽略了“有字之书”背后的深刻意蕴。进一步讨论,则更是民族性格与社会环境“作祟”。中国人骨子里的精明让我们忽略了“大智若愚”,更“强迫症”般地一定要将概念完全厘清。掩藏在各种“定义”“概念”之下的其实是一种谬误,其以支理性、支逻辑、支秩序为特点,在美学中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被称为“虚无主义”。而社会环境更是其有力帮凶。各类“心灵鸡汤”“成功的十大秘诀”“一百个生活智慧”等层出不穷。盲目地屈从人们的喜爱而不加以辨证的社会环境会将我们的国家带领到何处?(分析人们为何喜欢这样细分的缘由。条分缕析,娓娓道来)
韩少功在《另一片天空》中写道:我们的观光旅游不过是将电视媒体和他人口中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印证与残渣式的咀嚼。书莫不如此,人生的智慧早就镌刻于“有字”的经典之中,何以要舍弃有价值的“有字之书”而去追求无形的荒谬的“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当然我并非否认“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重要性,只是他们早已融入在“有字之书”中。那么何以要舍弃我们易于亲近的文化母体,反而盲目追求他人的咀嚼残渣。
范雨素的命运的确将她装订得极为拙劣,可是若非她幼时的读“有字之书”的经历,她也许早已沦为平
庸中的一员,一生平庸。反观周有光先生,他对学问的孜孜以求也使得他一生有光。(论述须认真阅读有字之书,并非是要否定“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而是因为他们早已融入在“有字之书”中。并举范雨素和周有光的例子。道理透彻,举例准确)《乌合之众》中有言“众的意识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了”。当众人一味沉浸“三本大书论”,我们更应该擦亮双眼,借有字之书品味人生百态。(从众人的角度反面分析三本书的观点未必是对的。再次点明要读有字之书)“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有字之书”绝非放在玻璃橱窗里供人观赏的文物,而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命脉。(要将阅读有字之书落地实处)且慢虚无之术成生活,借以有字之书品人生。(用富有文采的对偶句结束全文,强化观
点,意蕴深刻而隽永)
本文观点新颖,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作者认为“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早已镌刻在“有字之书”中了,读了“有字之书”也就读到了“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了,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之书”的骨血中了,没有必要生生将三者剥离以显示自己专业与高深。本文结构清晰,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语言老练,体现出深厚的文字和文学功底。
梦见别人搬家
人道“书”途
作家说人要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正与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且“文质彬彬”的思想契
合。在我看来这种“三书论”的合理性是经过时间考证的。
人道实为“书”途。(此言甚妙,既点了题,又将书与人生联系在一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的重要是毋庸置疑的。人这一生要读“有字之书”,这不仅是对阅读召唤,亦是对思考、对思想的回归。读书让我们明理,明《草》中宽恕之理,明《菜根谭》中宁和之理,明《老子》朴素辩证之理,明《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用文字的形式记载、传承信息,使阅读者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来获知,提升自我正是“有字之书”的正解。(侧重有字之书的角度,阐述人道实为书途)
寒露的寓意和象征“有字之书”又需佐以“无字之书”——实践。
这里所谓“无字之书”并非所谓死板地“格物”,如王守仁(王阳明)观竹七日只余头痛。“无字之书”乃是于生活实践中汲取新知,懂得世俗之智慧,如“孔子问农耕”,又如曾国藩以实践证明这一生的“将人则胜,自得则败”,最终明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奋力,自胜者强”的道理,生活立足于实践,意识活动亦发源于实践,因而只读“有字之书”却不加以“无字之书”是为白璧微瑕,完璧尚未归赵,而唯有佐以“无字之书”方可朝向亭林先生(顾炎武)那般坚定、踏实的身影追去。(进而从无字之书的角度,阐述人道实为书途)
而最终,“书”之内化于心灵。是以“心灵之书”,即为“修心之术”。也许我们懂得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之教义,但唯有内化于心,增加心灵面对困难的厚实度,才发挥其功效。若非越过心中“墨饱心宽自在身,澹然几笔复天真”之书,申石伽先生又怎能道出“一支大竹通霄汉,塑个顶天立地人”的狂语呢?(最后从心灵之书的角度,阐述人道实为书途)
遍阅书籍,方知文中有大道,尝过世味,亦知实践出真知,终乎于心,始知人之修行,人之道路实为思想生活,最终为心灵的“书”途。(使用排比句,总束上文,言简意赅,人
道实为书途)
推而广之,人道如此,国家之道难道不是如此吗?国家要读“有字之书”是国家要珍惜传统,又包容外来文化,在这文化底蕴如此深厚之中国犹为重要,国家要读“无字之书”是国家也要有“摸着石头过河”之勇气,有切身实践在理论见诸于实践又改善于实践中提取“大道”。而国家读“心灵之书”则是在全球范围内用人类共同、普适之意识如“环保、和平、发展”来维护地球村之繁荣。(推而广之,人道如此,国亦如此,由个人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升华主题)
因此,无论在“三更灯火五更鸡”还是在迅速发展的今日,人道“书”途实有其理。(结合今日的社会实际再次点题,余音绕梁)
大修发动机
这篇文章语言隽永,文笔老练,恰到好处的引证,自然而又丰富,条理清晰,立体感强。第二节“人道实为‘书’途”是全文核心,照应标题,呼应结尾。作者在论述核心观点时,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分别对“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进行阐述,这三本大书不是三个不同的角度,而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三个不同的层面,一般的文章写到这个层次就结束了,但是本文接着又进入第二个更高的层次,“推而广之,人道如此,国家之道难道不是如此吗”?并提出国家阅读的“有字之书”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之书,“无字之书”是探索的勇气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胆识,“心灵之书”是普世的价值观“环保、和平、发展”,这样文章就显得与众不同,格调很高,颇有新意了。
入书一游,且携身心
沈从文说:“我读一本小书,也读一本大书。”书籍是智慧的宝库,生命的拓展,但要真正读好书籍,还需要调动我们的生活与心灵,这后两本大书,是前一本的基础和根本。(用沈从文的名言开篇,分析出三本书的关系,点明中心论点,快速简洁,中规中矩)任何书籍的来源都是创作者的生活与精神世界,这就决定了“有字之书”是它们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对“有字之书”的解读就离不开读者的生活经验和心灵,正如木心所说“把自己放进去”。只有以丰沛的经验、精神的世界为底蕴,才能使书籍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有字之书的解读离不开生活经验和心灵)
更进一步说,“有字之书”给予我们的价值,不是在思维的戈壁上垒起高高的壁垒,而是在生活、心灵
之间搭建了桥梁。或许有些书的内容是抽象的,但它们最终提供的,是对世界对生活对心灵的一种视角。汪曾祺到西南联大求学时,只带了《猎人笔记》和《边城》两本书。这不是说他认为有生活就够了,书少点没关系,而是他借由这两本书为跳板,向世人展示他所“领悟到对生活的一种视角”。书籍指向的是生活,是心灵或者二者兼有,有字之
书最终对这两本大书做到的是一种反哺。(“有字之书”的价值是通过展示生活、心灵的价值来体现的。三者密不可分)
所以,正如木心所写“史学使人智慧,哲学使人坚定”。生活中,书籍是不可或缺的。诚然经验和精神世界的总和就是生活本身,但这生活终究是自己的,如斯多葛派哲学家说“我们都被禁锢在自己的肉体之中”。只有书籍才能超越这时空的界限,长存于世,而当你迎书籍进入内心,进入生活,你就不再是你本人了,几千年的历史,数百代的智慧都会给你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你孑然一身所达不到的。无论是马可奥勒留的奋斗,梭罗的避世抑或是浩劫中某位老音乐家按四分之四拍铡草的不屈,支撑着他们生活心灵完整的,不是别的,正是那些心灵的砖块——书籍。(使用名言和三位名人的例子,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集中证明书籍给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支撑和力量。一气呵成,论证有力)
“一个人要想明白杰作的价值,就得先向杰作证明自己的价值。”黑塞如是说。而这证明的价值由来,不外乎来自生活,来自心灵。同样,理解书籍也意味着进一步理解生活,领悟心灵。他重读《亲和力》
一事即为明证。成人之路上,书籍、生活、心灵位分有三,却为一体,入书一游,不妨且携身心。(行文收放自如,语言娴熟流畅,结尾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关系准确地阐释出来,“入书一游,不妨且携身心”)
本文别出心裁,对三本书之间关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文末引用黑塞的话作了再一次强调和提升,要读到有字之书的价值,先要向杰作证明自身的价值,作品的价值来自生活和心灵,理解作品也需要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心灵感悟,两者的完美统一就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在生活和心灵上的无缝对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