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时期,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旷古盛世。相传李世民曾邀请当时在他手下为官的著名的天象学家袁天罡和李淳风为其推算大唐的国运。袁天罡和李淳风就以推背的形式和《周易》的逻辑分析方法在现场作图画、谶曰及颂曰,为唐太宗演绎了著名的《》。传说虽然唐太宗对其中有很多的不理解之处,也问他俩是何意,但袁天罡和李淳风则表示天机不可泄漏,予以婉言拒绝。
《》最早见于南宋《桯史》中,《桯史·艺祖禁谶书》指出:唐袁天罡与李淳风共作图谶,预言历代变革之事,至六十图,袁推李背止之,故名其图谶为《》。宋太祖即位后,曾下令禁止过谶书,但因为此书已流传了数百年,在民间或有藏本,难以禁绝,便取起旧本,紊其次而杂书之。
这件事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也曾提到过:《》,传李淳风作也,予尝于万都宪五溪处见之,杳难明验,因而告曰:“记忆宋禁谶书,犯者日众,(宋太祖)特以此书紊其次而杂书之,传数百本于人间,使传者懵其先后,不复可验,遂为弃之,此或是欤?”五溪曰:“得矣,可以告同类不观可也。”
另外,《》见载于正史《宋史·艺文志》(仁寿本《二十六史》)内。
这样,根据《桯史》记载,我们就知道《》有了两个传本,一为原本,一为赵匡胤紊乱其秩序的本子,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金圣叹评批的版本,原本仍保存于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我们看到的没有什么出入。
昭君出塞的故事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我们现在看到的《》,确实是曾经被人紊乱其秩序的本子,这与宋太祖赵匡胤所为的“特以此书紊其次而杂书之”就刚好对应上了。
《》中的六十象,原本就是根据中国历法中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组合成的六十甲子,对照中国龙文化中的易学理论,将后天八卦的排序与六十甲子一一对应,里面的谶曰诗句与颂曰诗句和图画中的画意,也全部用的是《周易》中的卦爻辞及六爻易数中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逻辑分析,是对封建帝王加强政治管理的一些建议。
上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虽然谶曰诗句与颂曰诗句里的意思非常隐晦,令人难以理解,但从中我们仍可以看出,《》与《周易》的写作手法恰恰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中国龙文化中阴与阳这两个最基本的,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哲学概念所构成,其中阴的一部分是由符号、卦象、纳甲和易术筮法理论组成的,阳的那一部分是由谶曰诗句和颂曰诗句所描述的哲学思想和理论组成的。
笔者试着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利用筮法中的六爻易术结合古汉语知识,再将帛书《周易》和通行本《周易》与《》加以对比,发现这样来解读《》,反而对《》有了一个更全新的认识。
发现《》中体现的大唐盛世的管理思想,也完全是汲取了《周易》中最优秀的取自于宇宙大自然运行的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它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甚至老子的道家思想都有联系。所以笔者怀疑,唐太宗李世民在治理大唐时所使用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思想,与经他治理后而达到的“旷世盛唐”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辉煌景象,令世界各地的访客都惊羡的大唐长安的富庶、美丽和强盛,以及大唐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占据了实力中心的地位,这些是否与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有关呢?
在《》中,袁天罡和李淳风用《周易》中取自于宇宙大自然运行的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利用中国易学中政治经济哲学的理论(或政治与经济的哲学关系理论)阐述了对国家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去做一代杰出的君王,并对国家内政和外交事务以及未来世界的格局都做了明确客观的分析,不仅有积极的建议,甚至还有极其隐晦的批评。
可以肯定,《》之所以用极其隐晦的语句述说,原因在于这是一部王者治国的宝典,系统地阐述了君王如何治国的理论,特别是对大唐的经济发展和如何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方面的建议,即使在今天对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另外,《》的这种写作方式对我们今天所有研究中国文化中的易学思想和《周易》的人们都会很有帮助,也能打开一个全新的思路。
由于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对《》的评价也是一样。由于笔者只是一位易学爱好者,水平还很有限,在作品中对《》的逻辑分析和演绎论述观点,也只代表本人的一家之言,演绎方法和解读得准确与否,还有待于历史学家和易学研究专家来下最后的结论。语言描述欠准确及作品中的错误之处,还希望更多的读者、学者、专家给予批评和斧正。
一形象思维的中国古文化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为体、为根、为始、为生,是中国智慧的古人在一个四维的立体时空体系中对大自然原本就有的自然法则与客观规律所进行的形象思维的描述,即:
键[乾]:金是在高温下熔炼出来的;夺[兑]:金是从矿脉中产出来的;
罗[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辰[震]:植被是根生的;
筭[巽]:风、云、草是行走在地上的;习赣[坎]:水是在低温下冷聚的;
根[艮]:山脉是高耸入天的;川[坤]:大陆是漂流移动的。
这只是在《先天八卦》中针对大自然所描述的部分理论。
古人在开始的形象思维中,将人体与大自然进行了整体模糊的类比,发现微观的人体与宏观的大自然有着极其近似的对应关系,把他(它)们之间用拟人化的自然写意,能够进行真实的对应,比如:
1 大自然就极其近似于一个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的巨大人体;三阶魔方还原步骤图
2 无边际的天空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大脑开阔的运动思维;
3 日月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双眼,日月光与闪电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目光;
4 金木水火土星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五官与五脏;
5 微风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呼吸,狂风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喘粗气;
6 雷声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发脾气,下雨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流泪;
7 阴天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忧愁,晴天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爽朗;
糯米饭的做法8 黑夜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睡眠,白昼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活动;
9 山脉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骨骼,山谷能够极其近似地对应人体的经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