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影视文学中的希伯来神话元素
科幻影视文学中的希伯来神话元素
作者:***
来源:《世界文化》2021年第04期
《异星灾变》电影海报及剧照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科幻影视作品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如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1968)、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1982)、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2009)、克里斯托弗 · 诺兰的 《星际穿越》(2014)以及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2019)等作品,都堪称世界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无论在拍摄技术、画面呈现还是思想理念方面,均具有独特而创
新的视角、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人类科技发展的深刻反思。如果说以往的科幻影视作品主要秉持科学调和主义的观念,通过揭示科技发展走向极端之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来传达“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看法,那么近年上映的美剧 《异星灾变》(2020)和科幻灾难片 《末日逃生》(英国,2020)、《2012》(美国,2009)等,则以另一种隐秘方式尝试借鉴古代神话世界中的核心元素来构造和模拟未来景象——激发人们反思科技与道德伦理、灾难与公平正义的复杂关系。
        《异星灾变》是著名科幻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最新力作,讲述了两位人造人“母亲”和“父亲”在一颗神秘星球艰难延续人类种族的故事。熟悉古罗马历史文化传统的观众不难发现,该剧英文名“狼养子”(Raised by Wolves)直接对应了隐喻古罗马历史起源的“狼孩传说”;然而,如果就该剧的关键元素—— “母亲”“父亲”以及主体背景“开普勒—22b”星球——而言,更可能借鉴自古代希伯来人的“伊甸园神话”。当然,在借鉴和吸收的同时,影片结合自身的故事主题和价值理念进行了相应的颠覆和重构。
        首先,作品构造了一个科技纪元的“伊甸园世界”。在古希伯来人的“伊甸园神话”中,伊甸园是神安置人类始祖亚当的场所,园内树木与植被满布、河流环绕,亚当与妻子夏娃的
唯一职责是看护园子。此时,伊甸园充满乌托邦彩与情怀,既无所谓生与死,也无所谓苦与乐。而该剧展现的伊甸园世界显然颠覆了这一古老理想观念,代之以一片荒凉、肃杀、绝望和迷惑之状。这个重构的伊甸园世界在剧中被命名为“开普勒—22b”星球,它除了漫无边际的荒漠、残留的不明巨型动物骸骨和诡异的遗迹,以及四处弥漫的危险气息之外,别无他物。戏谑的是,剧情告诉我们,人类世代居住繁衍的地球已在混杂极端科技和信仰的战争中毁灭,荒凉且遥远的“开普勒—22b”星球反倒成为人类族延续的唯一栖息地。一位天才物理学家(剧中也称为“造物主”)制造了一艘量子飞船,搭载两个代表人类科技结晶、承担延续人类族使命的人造人“母亲”和“父亲”,逃离地球并迫降在“开普勒—22b”,开始执行延续人类族的“孕育”计划。至此,作品叙事成功糅合了两种悖论元素——神话与科技,在以伊甸园神话为底的同时,支撑以尖端智能化与技术化的未来世界骨骼。
        其次,剧中“母亲”“父亲”的形象一方面套用了夏娃和亚当的始祖身份,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将其设定为不具有人之属性的“人造人”。在伊甸园神话中,女始祖的名字“夏娃”即为“众生之母”之意,司职“生产女儿”,她的出现标志着性别、母性和家庭在伊甸园世界的诞生,以及人类族及历史的延续成为可能;在分工方面,亚当扮演养家糊口的劳作角——疫情补助金
“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切换至剧中,“母亲”和“父亲”两个人造人直接对应着各自的身份及其所拥有的特性与功能;不同的是,翻转了以往“男性主导女性”的性别模式,“母亲”成为整个家庭结构及拯救计划的核心力量,她肩负着孕育生命、教养孩子和保护家庭的重任,而“父亲”则服从于“母亲”的安排,全力协助“母亲”的生养和日常劳作等事宜。
《2012》電影海报及剧照
美国城市大小排名
        人造人本无性别之分,唯有性能之别,但两位高端智能化的“母亲”与“父亲”在情感、心
理及价值理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该剧第一集中,“母亲”孕育的婴儿有5个顺利出生,而最后一个出生之时即无呼吸。原本,“母亲”可以听从“父亲”的劝阻放弃这个已无生命体征的婴儿,但她不惜损耗自身宝贵的机能元气来全力挽救这个孩子。这位人造人“母亲”在此流露的母性情感,以及贯穿全剧的“守护者”形象,与人类社会孕育、养护子女的伟大母亲形象相一致。就此而言,人造人“母亲”不仅继承了夏娃的“众生之母”身份,承担起延续人类族的历史使命,更为重要的是,她怀有的强烈母性情感召唤出作品的核心意图——科技发展不能逾越和漠视人性。
苏宁广告语
        最后,作为影片伏笔的“巨蛇”直接指向科技滥用的极端恶果。在伊甸园神话中,那条会说话的蛇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它极其狡猾地引诱夏娃触犯伊甸园的禁令——偷吃“生命树”的果实,进而累及夏娃、亚当被逐出伊甸园,而遭遇无尽的生与死、痛与苦的现实人生。及至《异星灾变》,“蛇”同样是导致伊甸园危机的关键元素,只不过它被升级为充满邪恶杀戮欲望和毁灭性的巨型蛇怪。在故事开端,“母亲”从荒土下挖出巨型不明动物骸骨一幕即已暗示着潜在的危机;随后,“母亲”在一系列神秘现象的诱惑之下,误将腹中的“蛇种”当作婴儿,致使巨蛇顺利降生。较之其他心怀不轨的人类入侵者,巨蛇的出现令萌芽时期的伊甸园世界处于空前的毁灭危机之中。如果说伊甸园神话中的蛇隐喻着人无
休止的欲望,那么此处的巨蛇则暗示着人类科技无休止膨胀发展和逾越伦理道德的极端恶果。纵观整部作品的叙事,诸多高科技手段及产品贯穿“母亲”孕育巨蛇的过程。例如,飞船智能系统中的病毒,通过制造虚假的记忆成功诱惑“母亲”孕育“蛇种”,使她步步陷入邪恶的阴谋之中;腹中“蛇种”为汲取养分,迫使“母亲”无奈地榨取包括同类在内的一切机体的机能。待到“蛇种”出生,进而成长为巨蛇,代表人类科技结晶的“母亲”也无法与之抗衡。陪领导出差注意事项
        整体而言,《异星灾变》借助与古代希伯来伊甸园神话的互文对话,郑重地提出一个时代命题——如何平衡科技发展与人性伦理道德的关系。在古代世界,蛇所代表的无休止欲望被视为人类社会诸多疾苦和罪恶的根源;而在未来世界,“母亲”和“父亲”所代表的人性、科技与人工智能,又与巨蛇所暗示的科技极端化和滥用的恶果共存。那么,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何规范科技道德、维护人类伦理价值也就成为重要议题。
        突发的重大灾难和寻求庇护所是构成科幻影视作品主题叙事的核心要素。通常情况下,关于灾难的预兆是故事叙述的起点,而灾难的发生则将情节推入一个接一个的高潮;至于寻求庇护所,既是故事叙述的关键转折点,也是主题升华和叙事落入尾声的标记。事实上,这种二元式的“灾难与庇护所”叙事模式并非影片导演和编剧们的首创,它在古代神
可爱好听的网名话中早已存在。其中,最为典型和常被模仿的是“大洪水传说”(即“诺亚方舟故事”)和“索多玛传说”。在众多科幻灾难影片中,《2012》和《末日逃生》可谓借用希伯来传说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
        《2012》由美国著名灾难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拍摄,讲述地球遭遇一场灭顶之灾及人们逃往“方舟”求生的故事。关于这场灾难,科学层面的解释为太阳活动异常引发地球内部能量平衡系统的崩溃,具体表现为山崩地裂后形成的席卷全球的巨型海啸。显然,影片对这场灾难的叙述充分借鉴了“大洪水传说”的核心元素。首先,影片的灾难形式——淹没全球的巨型海啸——的原型源自“大洪水传说”。根据该传说的描述,神因人间罪恶遍地,欲兴起一场“大洪水”除灭地上的一切人和物。影片中的巨型海啸与这场“大洪水”一样,水势泛滥、浩大,淹没地上一切高山和建筑物,除灭方舟之外的一切活物。其次,影片设置的庇护所——三艘方舟,更是直接模仿了“大洪水传说”中的诺亚方舟。神在兴起大洪水之前,特地嘱咐诺亚按照特定的尺寸建造一艘方舟,在洪水降临之前将家人和相应数量的动物安置入方舟。同样,在巨型海啸爆发前,各国政府已经根据玛雅预言和科学观测在西藏高原地区建造了方舟;不同的是,洪水传说中被允许进入方舟的诺亚是一位“义人”,而影片中手握方舟船票的则是权贵豪绅。最后,无论是传说还是影片中,方舟都俨然是一个“迷
你版”的人类社会,使得人类历史的延续和灾后重建成为可能。
>地质灾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