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全国重点防洪城市
第二节 淮南
淮南位于淮河中游,是一个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重工业城市,国家第一批公布的25个重点防洪城巿之一。
淮河流经市境全长87千米,将淮南分为南北两部分。主城区位于淮河以南,受淮南市城市工矿圈堤保护。城市工矿圈堤由黑李段堤、老应段堤、耿石段堤、田家庵圈堤、窑河封闭堤、陈庄隔堤组成,总长41.83千米。圈堤能防御田家庵洪水位24.65米,保护范围内面积967平方千米,2005年人口121万人。
淮南沿淮河筑堤,始于清代。大范围筑小堤,则始于民国。1931年淮河大水后,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提出修筑淮北大堤施工计划。当年12月开工,在淮南市境内修筑了永安坝、禹山坝、黑张段、石姚段、六坊堤等堤防,但有的地方仅有计划堤线,实未兴筑。有不少堤防低矮,一遇洪水即溃破,处于屡破屡修状况。1950年、1954年淮河大水,淮南市沿淮堤防曾遭
毁坏,随之堵复。1954~1969年,为保淮南矿区生产,将淮南市境内一些行洪堤逐步改为工矿圈堤,如黑李段、老应段与耿石段。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加大江河治理投入。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对黑李上段堤、耿石段堤、田家庵圈堤、窑河封闭堤四个堤段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投资5630万元。2003年淮河大水后,兴建陈庄隔堤等。
2005年底,沿城市工矿圈堤建有排涝涵闸19座(不含陈庄隔堤穿堤涵),交通旱闸4座,电力排水站7处,装机8983千瓦。
黑李段堤 黑李段堤西自凤台县黑石山(黑龙潭东),东至八公山李嘴孜,全长12.7千米,堤顶高程28.68~27.4米,堤顶宽10米。黑李上段6.08千米属凤台县管理,其余6.62千米称黑李下段,属孔集煤矿管理。
黑李段的西段始筑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后虽几经修筑,但在淮河洪水袭击下终于湮废。民国18年(1929年),导淮委员会筑淮河右堤黑张段,西自黑石山,东自张楼村,长8.89千米。民国20年(1931年)大水时冲毁,民国21年(1932年)救济水灾委员会以工代赈筑新堤,堤顶高程21.8米,并于张楼北建南、北闸各一座。自1938年始,遭历时9年黄泛,黑张段仅存堤基。
李小璐演过的电视剧
1950年秋汛,造成黑李段的老塘口堤溃决,汛后列为行洪区,进行修堤。1954年黑张段溢溃行洪,汛后复堤。1957年破堤行洪,汛后修复,完成堤段11.7千米,堤顶高程达23.8~23.6米,堤顶宽6米。1959~1961年,淮南矿务局将孔集煤矿以西黑张段长9千米,改为城市工矿确保堤,堤顶高程达28.9~27.4米,堤顶宽10米,并建块石护坡长5.93三八妇女节祝福语老师千米,护岸长0.65千米。1962年将黑张段按同一标准向东南延伸到李嘴孜,改称黑李段,建块石护坡长4.54千米。20世纪80年代,凤台县水利局发现哑巴渡口河床深槽险工,已处理。2000年实施黑李上段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导渗盲沟140条1.0816千米,回填压渗平台土方3.9万立方米,修筑堤顶泥结石路面长6080米,路面宽6米。2004年3月至2005年对黑李下段进行了除险加固,并建堤顶防汛道路。
黑李段沿堤建有李嘴孜涵排内水,装机9台2018千瓦。
老应段堤 老应段堤西起老龙头,东至应台孜,全长4.38千米,东段块石护坡长3.59千米。这里原有钱家湖与淮河相通。1947年,煤矿部门始筑土埂,将钱家湖与淮河隔开。1949年冬,在土埂上建保矿堤3千米,堤顶高程23米左右。1950年大水中,经全力抢护未溃决,汛后按城市工矿圈堤要求培修,完成堤长3.5千米,堤顶高程24.3米,堤顶宽3.5米左右。1
954年大水经奋力抢护该堤未溃,是淮南市唯一没有破过的堤段,汛后进行加高培厚。1955~1957年,国家不断投资,按确保堤防规定修堤,堤顶高程达27.5米,顶宽10米,并向西、东两端延伸,堤长达5.81千米,做块石护坡长3.56千米。1969年耿石段堤防改建为城市工矿圈堤,与老应段堤相接于应台孜,老应段堤自应台孜向南延伸的1.4余千米堤自行废弃。1971年建成老应截洪涵。1981年进行堤防灌浆加固处理。老应段西段从1956年由于采煤开始下沉,为确保安全,常年加高加固,保持堤顶高程28.5米以上,堤顶宽达20米。
老应段沿堤建有老应截洪涵、老应旱闸,钱家湖、应台孜2处电力排涝站,装机1825千瓦。
耿石段堤 耿石段堤西与老应段相连,东至石头埠岗地,全长2.73千米,堤顶高程27.7~27.5米,堤顶宽10米。东段长1.5千米,两侧临水,北为淮河,南为石涧湖,其间为一带形滩地,滩地中部由张家沟连通淮河与石涧湖。1957年,始建耿石段堤防。西起耿皇寺,东至石头埠,长1.3千米,为行洪堤,堤顶高程24米,堤顶宽4米。1968年汛后,改行洪堤为城市工矿圈堤。当年堤顶高程达27.3米,顶宽10米,堤线由耿皇寺向西延伸1.43千米,堤
顶宽由10米渐变至6米,与老应段相接,并做石头埠以西块石护坡长1.6千米,护岸长0.79千米。1981年堤防进行灌浆加固。2000年实施完成耿石段除险加固,筑堤内防渗戗台并建堤顶混凝土防汛路面。
耿石段沿堤建有耿石涵、石头埠截洪涵,石涧湖电力排涝站,装机930千瓦。
田家庵圈堤 田家庵地势稍高,原无堤防。1950年大水时,为保护田家庵地区而抢筑现轮船客运码头西的小堤325米,堤顶宽1米,当年汛后加高培厚,堤线东延700米,堤顶宽3米。1951年冬至1953年春于码头西建成船塘,筑堤长1.34千米中秋节古诗30首,东与田家庵堤相接,西至姚家湾村。1954年大水经全力抢护未破,汛后定为城市工矿圈堤,确定东起杨郢孜,与窑河封闭堤相连,西至姚家湾,堤顶高程为27.5~27米,堤顶宽10米,至1957年实施完成。1970年又向西延伸至临王家,堤线全长7.55千米。先后完成船塘向东堤段的块石护坡1.54千米,客运码头两边块石护岸1119米。1959~1972年,由城建部门从龙王沟至杨郢孜堤顶做泥结碎石路面,上铺柏油,路面宽6米,长4.18千米。
2000~2002年,实施田家庵圈堤除险加固工程。堤防加宽4~5米,堤顶加高后高程为27.07米,堤内压渗平台宽30米, 平台顶高程为23.5米。迎水侧建长1001米的桨砌石挡土墙,
墙顶高程24.6米。完成迎水侧预制块护坡和预制踏步全长580米,堤身黏土灌浆长1112米,加固处理涵闸5座,并建混凝土堤顶道路,实施绿化工程等。2003~2008年,迎水侧的桨砌石挡土墙又向西、东分别延伸50米、200米。
田家庵圈堤沿堤进、排水涵闸12座,交通旱闸3座,抽水站2处,装机3540 千瓦。
窑河封闭堤 为确保淮南铁路畅通和高塘湖沿岸洼地免遭洪水威胁,于1965年修建窑河封闭堤。窑河封闭堤西至杨郢孜附近接田家庵圈堤,东至上窑镇西窑河闸,全长11.75千米赌王家产5000亿,堤顶高程24米。当年5月建成窑河闸。
窑河闸以西堤基位于老窑河河床,1966年、1967年及1973年三次堤身下沉、滑坡,随即扩大断面处理,堤顶高程为26.5米,顶宽6米。1986年后,又陆续做块石护坡长5千米。
1998年始,历时2年实施窑河封闭堤除险加固工程。在堤身外坡加高培厚,加固后堤顶宽10米,堤顶高程27.1米。建陈郢闸向东与幸福堤相接混凝土护坡长1.7千米,堤顶建混凝土道路,路面宽8米,长6.6千米。屯头电力广播大学抽水站进水涵接长10米,并建启闭机房等。2004~2007年,修建堤肩道板5000平方米,新增杨郢至陈郢闸块石护坡长2千米,以及更新改造王庄涵、田东涵机房等。
炸茄盒的做法窑河封闭堤沿堤建有王庄涵、田东涵、大涧沟闸、陈郢闸进排水涵闸4座,屯头电力抽水站1座,装机670千瓦。
陈庄隔堤 为防高塘湖内洪,投资1108万元,于2004年8月至2005年10月兴建陈庄隔堤。陈庄隔堤系城市确保堤,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其北端于洛河镇陈庄段路口与窑河封闭堤相接,向南穿越206国道,在洛河变电所北侧与洛九路连接,总长2.715千米,堤顶高程24.4米,堤顶宽8米,边坡1:3,堤顶设6米宽混凝土面道路。206国道以北是土堤,长887米。206国道以南,由于地面高程较高,原地面高程加上路面结构层,已达到设计堤顶高程,为以路代堤。
陈庄隔堤沿堤修建穿堤(路)涵建筑物20座。
(淮南市水利局 朱志福、胡军)
第二章 全国重要防洪城市
第四节 黄山
黄山中心城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是一座国际旅游城市。2005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