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五大城市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经济评论2021.02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区域创新发展】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五大城市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张秋凤牟绍波
摘要: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双循环”背景下,创新仍然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五大城市面临着中心城市虹吸效应突出,区域发展非均衡程度较高;核心城市引领性不足,区域产业同质问题突出;国际局势影响程度较高,抗风险能力较低以及知识流动程度较低,企业创新实践能力较差等突出问题。在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急需实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结合我国五大国家级城市发展现状和创新模式,因地制宜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可以更好地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效果。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区域创新;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66(2021)02-0097-09收稿日期:2021-01-06
*基金项目: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2020年第二批科研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研究”;
2020年四川省、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绵
科创金三角研究”(SC20ZDCY001);四川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
新与新经济研究中心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CYCX202034)。
作者简介:张秋凤,女,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助教(成都610059)。
牟绍波,男,西华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成都610039)。符文页
一、引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形势发生显著变化。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面对的最大冲击,加速了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结构性变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7月23日对2020年经济形势的研判与展望,2020年全球经济将前所未有地收
缩4.9%,发达经济体会收缩8%。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今年会有3%的缩减,加之中美经贸摩擦、逆全球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国家战略急需做出相应调整。在新的全球问题出现的同时,中国开始具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基础条件:
工业分类门类齐全、对外贸易依存度显著下降以及消费占比显著提升。基于此,中国审时度势,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经四轮优化迭代,已成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
“双循环”作为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当前和未来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创新仍然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的前30年中国实行的“外循环”主导发展战略模式,对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大国博弈加剧以及国际力量的对比变化,中国外部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局限性逐渐显现:一是区域过度依赖外部创新资源,导致自身知识创造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到一国的产业链与供应链的
97
区域经济评论2021年第2期
安全性;二是在外界创新资源的吸收过程中,区域内部如若不及时进行技术消化并积累自身技术经验,外部创新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创新人才和关键技术的缺乏;三是长期依靠开放式技术创新联盟,
导致内循环体系下的内在自主创新能力缺失,制约了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面向科技强国建设的未来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当前逆全球化以及地区极端主义等不确定环境下,区域内各创新主体与产业创新发展的潜在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维持全球价值链地位以及攀登全球价值链高位呈现出双重挤压的趋势。区域创新能力对提升国家经济发展质量和新旧动能转换具有唯一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区域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改变以往一味地对外开展创新要素交流合作,转变为注重国内创新资源交流和创新产品合作,实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发展。这种新型创新战略不仅是对此前区域创新系统的再演化,更是利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对国际动荡局势的再认识,有助于打破固有的创新模式和路径,有利于提高区域内创新知识研发效率、促进创新产业链的合理分工、推动区域间创新要素交流互通,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创新发展注入全新动力。因此,本文基于对中国五大国家级城市创新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其创新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探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五大城市的创新发展战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五大城市创新发展现状
元旦的诗句古诗面对动荡的国际形势和低迷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国各城市经济、社会和创新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亟待厘清城市当下创新发展现状,明确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基于此,本文选择中国五大国家级城市,围绕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两个维度,从城市基本概况、产业结构组成及占比、创新投入与产出等三项内容,对中国五大城市创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形成数据基础以支撑各城市
创新发展模式特征的总结。高考励志句子唯美简短
1.城市基本概况
中国五大国家级城市包括长三角城市、京津冀城市、珠三角城市、长江中游城市和成渝城市,累计占地面积99.3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
陆地总面积的10.34%,其中长江中游城市占地面积最大,为32.61万平方千米。五大城市累计常住人口5.57亿人,其中长三角城市常住人口最多,为1.5亿人;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0》,2019年五大城市年度GDP总量52.7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53.25%,其中,长三角城市年度GDP总量最高,为19.7万亿元(见图1)。
如表1所示,由于各城市在科研水平、对外交流合作和企业实践等方面存在差异,故采用人口密度和人均GDP以量化区域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城市人口密度和当地年度GDP总值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珠三角城市表现出人口密度最大、人均GDP最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城市;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相对较低的人口密度却表现出更高的人均GDP,得益于更高水平的对外交流合作、高校及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创新领域板块的发展加速人均GDP的实际提升,长三角城市整体经济发展质量较高。
2.产业结构组成及占比
在产业结构方面,如图2所示,中国五大产业结构特征表现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但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占比存在明显差异:京津冀城市科研院所、历史底蕴和高新技术等产业要素发达,拥有承载区域产业运作和对外贸易的天津港码头,并且随着雄安新区、京津冀环线的建设进程,产业要素从核心城市向周边城市倾斜,京津冀第三产业占比位居国内五大城市首位,达到52.03%;长三角城市不仅拥有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市,也拥有地理条件优越、物联网行业发达的江苏省、安徽省和浙江省,长三角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对均衡,分别位于五大城市的第2位和第3位,正逐渐形成协同合作、分工合理的区域经济体;成渝城市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其产业结构特征表现为城市
中国十大名校最新排名
京津冀城市
长三角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
珠三角城市
成渝城市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关于鸟的诗句
525.6
707.5
398.7
1163.6
540.5
人均GDP(万元)
7.49
13.13
7.23
13.58
6.51
表12019年中国五大城市人口密度及人均GDP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0》。
98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五大城市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其中重庆作为中国直辖市之一,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近年来,成渝城市在核心城市成都市的引领下,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加之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天府新区、高新技术园区,为城市增添全新产业发展动力,正成为中国今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区域之一。
3.创新投入及产出
R&D 产业即研究和发展类型产业,该产业的发
展情况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创新水平(见图
3),2019年京津冀城市在R&D 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上位居五大城市首位。一方面,京津冀全国娜奥米 沃茨
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和研发型企业聚集,博士人数、硕士人数和本科人数等各层次人才数量位居五大城市前列;强大的知识创造能力促进了区域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创新资源从北京向周边市区倾斜,河北也迎来创新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聚集
到更具发展潜力的京津冀城市,为区域整体创新发展灌注全新活力。而在R&D 项目和经费投入方面,长三角城市位居五大城市首位,其中江苏省作为文化大省,拥有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双一流”高校,其知识创造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并且得益于上海、杭州和南京等核心城市的历史积淀,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合作的“桥头堡”,长三角城市各项创新指标相对均匀,拥有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创新成果方面,2019年长三角城市在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发明授权等指标上均位居五大城市第1位,有别于京津冀城市中北京市在创新能力上的一核独大,上海、南京和杭州在高校、科研机构上均具有本地化优势,在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和创新投入产出等方面相对均衡,并且借助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吸收外部优秀创新知识并加以实践,推动了区域创新成果的提炼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见图4)。
图1我国五大城市基本情况统计图2我国五大城市产业结构类型占比图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0》。
数据来源:同图1。
图3我国五大城市R&D 产业发展情况统计图4我国五大城市创新成果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0》。
数据来源:同图3。
常住人口(千万人)土地面积(万平方千米)GDP (万亿)第一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
R&D 从业人数(百人)R&D 机构(个)R&D 项目(百项)R&D 投入经费(千万元)
专利申请数(件)专利授权数(件)发明(件)
京津冀城市长三角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珠三角城市成渝城市
京津冀城市长三角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珠三角城市成渝城市
京津冀城市长三角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珠三角城市成渝城市
京津冀城市长三角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珠三角城市成渝城市
99
区域经济评论2021年第2期
然而,R&D项目、经费投入与创新成果产出未
形成明显正相关:一方面,珠三角城市在R&D产业发展指标上低于五大城市平均水平,但在创新成果产出上处于第2位,超过了以科研攻关和创新能力著称的京津冀城市,并且在专利申请授权比例方面位居五大城市第1位,这得益于珠三角城市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校,其中不乏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加之改革开放政策和对外交流优势,珠三角城市具有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合作交流、积极实践的创新氛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单个R&D项目从业人数和单位R&D投资产出专利数两项指标,表征城市创新产业领域中的人力资源基础和成果提炼能力,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的这两项指标均处于五大城市末位,究其原因是区域内创新人才差异较大,区域内科研水平和创新人才等创新发展重要基础均匀程度较低,加之区域内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城市,创新要素数量有限且不能向区域内城市每一个创新主体倾斜(见表2)。下阶段,长江中游城市应该借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国内大循环吸收外部知识和人才,促进区域内创新协同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中国五大城市创新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各个城市更应
注重国内区域间的合作交流,在不同产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创新知识和人才队伍上加强交流,构建创新要素合作交流共享平台,实现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的优势互补,打造区域内外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五大城市
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
基于上文对中国五大城市创新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撰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相关数据,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以及创新绩效五大维度对中国五大城市的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值进行对比(见表3),归纳各区域创新模式,总结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五大城市创新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1.核心引领模式:中心城市虹吸效应突出,区域发展非均衡程度较高
核心引领模式主要表现为区域以一个或两个核心城市为发展重点,通过向核心城市倾斜政策、人才和创新资源等要素,从而实现“以点带面”带动区域整体创新发展。诸如京津冀区域和成渝地区,分别以北京、成都和重庆为核心引领城市,依靠自身政治政策优势、丰富的科技资源、强大的高校研究能力和集成人才队伍,其知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环境远超区域内其他城市,主要形成了以周边城市服务核心
城市、核心城市向外部循环的开放式创新战略。在此发展战略下:区域内循环中,高度集中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体等创新主体为核心城市知识创造注入充足的研发能力;区域外循环中,丰富的创新资源、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化程度,使核心城市成为对外交流合作、企业创新实践的培养沃土,实现核心城市乃至区域的创新跨越式发展。总体上来看,虽然区域通过核心城市飞速发展实现了经济生产总值、科技研发水平和开放创新绩效的提升,但区域整体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明显。
以成渝城市为例,2019年平均创新绩效综合指标值42.25,位居五大城市第3位,整体表现为成都、重庆双核独大的局面,区域内各城市间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周边城市发展滞后的“中部塌陷”不利局面。其采取的创新战略以成都和重庆为支点,继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一方面,成渝城市以成都、重庆为发展箭头,打造双城金融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中间城市加工及制造产业的“椭圆型”结构,整体呈现外部合作交流活跃、内部产业链分工合理的箭头格局;另一方面,成渝城市
城市
京津冀城市长三角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珠三角城市成渝城市单个R&D项目从
业人数(人/项)
0.85
0.32
0.21
0.27
0.52
单位R&D投资产出
专利数(件/万元)
0.10
0.23
0.10
0.42
0.16
表22019年中国五大城市单个R&D项目从业人数及
单位R&D投资专利产业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0》。
100
整体的知识获取和企业创新指标较低,受制于成都、重庆“双核独大”的资源虹吸效应,区域内其他城市在研发投入、人才队伍和知识产出等方面均出现明显断崖。相较于发展更为均衡的珠三角区域,成渝城市的创新资源的“溢出”已经严重干扰到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给成渝城市整体协同创新发展带来消极抑制作用。2.多点并行模式:核心城市引领性不足,区域产业同质问题突出
多点并行模式主要表现为区域内多城市均衡协调发展,通过颁布顶层政策和制定扶持计划等方式,控制好区域内各城市创新能力的平衡发展,以区域各城市各产业的齐头并进实现整体创新发展。诸如珠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依靠相近的地理位置、共同的区位优势和知识创造能力,实现区域内各城市相互循环为主、区域外知识获取为辅的创新发展战略。在此发展战略下:区域内循环方面,各城市在创新源、创新政策及企业创新实践等环节均处于同一水平线,区域内部知识产权、研发人员和创新产品等交流互通频繁,依靠高程度的内循环链条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区域外循环方面,由于区域内不
存在明显的核心引领城市,对外交流合作机会基本均分在区域内,因此区域内各城市的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均得到与外部创新源输出和吸收的平台,通过相同的内外循环流程、创新研发能力和创新环境,实现区域整体水平的均衡发展。总体上看,虽然区域通过整体发展在经济生产总值、科技研发水平和创新绩效方面多点开花,但由于缺
乏核心城市的引领,其在内部产业合理分工和吸引外部创新源等方面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长江中游城市为例,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平均创新绩效综合指标值36.54,位居五大城市城市第5位,得益于地区发展政策所打造的创新能力培养沃土,长江中游城市各项创新能力指标均匀程度较高,形成知识创造与知识交流获取齐头并进、注重企业创新实践的创新发展战略:一方面,长江中游城市同处中国中部,依靠长江水路消除了城市之间由于信息差、政策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江中游城市呈现出城市间合作零壁垒、内部创新要素流动频繁的“双螺旋”结构;另一方面,虽然创新发展平衡性较高,但缺乏核心城市引领,加之武汉、长沙和南昌前期产业转型较慢、对外交流合作程度较低以及创新能力程度不足等因素,不利于区域下阶段创新水平的提高。相较于城市发展较好、区域分工更为合理的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由于各城市创新资源、创作能力和创新环境的相似,导致产业链分工同质严重,从而造成创新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大力发展国内循环、高质量发展国外循环的格局下,由于缺乏核心城市的引领,最终可能造成区域各城市均不能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的窘境。3.外部合作模式:国际局势影响程度较高,抗风险能力较低
外部合作模式主要表现为区域与外界开展创新活动的输送和吸收,通过对外投资、外商引入和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等方式,利用外部先进创新
表32019年中国五大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指标
数据来源:作者结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相关数据整理。
区域京津冀
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地区
城市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
综合值53.2228.8321.8645.6349.5838.828.759.4929.2126.8223.3128.0330.87
知识创造综合
指标
74.423.318.2143.4248.4936.3829.5347.16
29.2222.541630.6525.6
知识获取综合
指标
49.3623.9313.1558.4636.7522.769.0647.22
18.0114.9413.5116.220.79企业创新综合
指标
44.5329.6224.1341.7656.7847.6441.1675.98
29.9533.8925.1526.7334.08创新环境综合
指标
52.0123.3721.4339.1743.5936.3820.0652.2
26.8721.9923.2826.1725.1创新绩效综合
指标
52.6142.5128.8250.5858.5244.638.0266.45
39.6136.1533.8738.9245.57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五大城市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10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