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对拍一拍功能的分析
2020年第24期 NEW MEDIA RESEARCH祝福新年快乐
nmrmagz @126
2020年6月,官方上线拍一拍功能。这一功能模拟现实生活中“轻轻拍脑袋”的动作,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双击对方头像,对方即可收到文字提醒:“×××拍了拍你”。功能上线后迅速获得用户的关注。新浪微博#拍一拍#话题已有近9.2亿次的浏览量。这一功能是如何赢得用户关注呢?本文将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为理论框架,从拍一拍功能的基本使用设定出发,对其在人际传播中的互动方式进行分析。
1  理论框架:互动仪式链
2003年,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对埃米尔·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和欧文·戈夫曼的符号互动论进行进一步研究,他认为行动者在一个小型空间发生的面对面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在这一仪式中,参与者共享意识、意图、情感,并相互产生影响。人们通过互动仪式中的情感传递,产生出新的身份认同,并创造出新的集体符号来维系全新的社会关系[1]。柯林斯将这一理论系统性概括为“互动仪式链”理论。
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互动仪式发生需要四个关键要素:第一,需要有两者或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香港最新恐怖片
所;第二,对局外人设定界限;第三,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活动或对象上;第四,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
2  聊拍一拍功能中的互动仪式分析
招行YOUNG卡
2.1  符号隐喻身体,实现共同在场
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中表示,完成互动仪式需要有两者或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这一要素规定参与者“亲身”在场,强调个体的参与性。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延伸了社交空间,人际沟通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人们不再被空间所束缚,而可以借助互联网媒介,实现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的交流。尽管未达成真实身体的聚集,但传播效果与身体在场并无异常,甚至更优于物理肉体的在场。因此,不少学者也认为虚拟社区中的交流同样可以被认定为一种互动仪式。
作为国民级应用的重视线上人际交流,在满足基本社交功能的同时也不断拓展线上社交的玩法。近期,官方推出轻量级的提醒功能拍一拍,在聊和私信功能中均可使用。用户只需要双击对方头像便会产生振动反馈,并在聊天记录中提示“你拍了拍××”。被提醒的用户能在对话框看到文字提醒,但不会收到震动反馈。双击自己头像也会显示“你拍了拍自己”的提示。拍一拍这一动作来源于真实生活中的社交场景,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拍拍肩膀的友好,也可以是朋友之间互相轻轻拍拍脑袋的亲昵。
此前,聊成员在使用线上的社交媒体时,常见的提醒方式为@出某人。这一方式重在文字提醒,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对拍一拍功能的分析
焦雅茹
摘  要  网络社交媒体以“无需肉身在场”的特性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人际交往的亲密性也随之受到影响。为了加强互动双方的参与感,并提升用户对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黏性,以“离身性”为主的推出拍一拍功能,尝试逐渐向“身体在场”回归。文章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框架,分析该功能隐喻身体在场、满足自我呈现、激发集体符号、信息可撤回等特点,以期为今后的社交媒体产品策划提供参考。关键词  身体在场;自我呈现;互动仪式链;拍一拍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4-0062-03
作者简介:焦雅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广告与媒介经济。
MEDIA OBSERVER 媒体观察
“文字书写+机械界面”给被提示者脱离身体限制的虚拟感,更加强化了符号交流中的身体缺席。通过文字符号和书写等媒介技术的使用,人类的表征能力被加强。但与此同时人的思想被符号化,身体与身体之间的交流也逐渐演变为符号的交流[2]。在社交中,当内成员被提醒时,会在信息主页显示“有人@我”。“@”符号最初被使用在电邮中,表示“某用户”在“某服务器”。随后被用于其他社交媒体内,用于表示身份以及发起提醒。这一符号是互联网社交时代下的典型产物,提醒方式充满互联网系统设置的冰冷感,缺少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在非工作场合社交中,对被提示者来说显得过于生硬不够亲密;对提示者来说仅通过简单文字提示,缺少与被提示者的互动,降低了提示者的参与感。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在拍一拍功能中,用户通过头像震动、亲昵的文字表达实现了现实社交中的手势、动作,可以真实延伸用户的其他感官。虽然最终的提示仍以文字形式展现,其中文字内容隐喻了真实身体的在场。对于提示者来说,进行这一仪式需要先双击被提示者的头像。此时会出现手机震动以及对方头像的震动,能让提示者从视觉与触觉上产生“已经触摸到了对方”的心理体验。通过技术模拟被提示者的“身体反应”弥补了物理空间不在场的缺憾。对于被提示者而言,收到的通知不再是冰冷的网络符号,而是能体会到有人情味的拍拍头、拍拍肩等动作。如此一来也更能将情感和注意力投入到对话中,产生更强烈的参与感。
虽然拍一拍功能已经开始注重身体的参与感,但这一行动中身体与媒介仍处于分离的状态:仅使用文字或图片等符号标记在电子环境中隐喻身体在场,真实身体仍存在于屏幕后。人体的功能被“转移”而
不是连接到媒介(技术)中。如何利用技术真正实现“数字化身体全方位在场”[3],也是社交媒体后期探索的重点方向。
2.2  “旁观者”到“参与者”的界限与转换
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要求参与者中存在一个身份边界,从而互动过程的参与者知道互动过程中的成员有哪些。由于拍一拍功能的特性,这一互动仪式持续时间较短。当提示者双击被提示者头像、被提示者接收信息后立即完成此次互动。因此只有提示者和被提示者两人可以参与在单次仪式中,也就是说拍一拍这个互动仪式仅需要2位参与者。参与者的参与流程是公开显示在中的,此时内成员可以通过聊中的提示“×××拍了拍×××”辨识出仪式的参与者与被排除在外的人。文案中被提及的用户为本次仪式的参与者,其他人为旁观者。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同时要求人们的注意力需要集中在相同的对象或相同的活动上。是一个有着相同或者类似点的人的小团体聚集,用户基于相似的目的自主加入聊或选择留在聊中。在已设定准入门槛的封闭环境中,未加入聊的用户则不能参与内的互动。内成员关注某一共同的话题,对自己的身份产生归属感,对于其他成员也更为熟悉和信任。在这种前提下,成员发起新一轮互动的心理压力和沟通成本低于单独私信[4]。在拍一拍互动中,其他旁观者也可以选择在聊中发起新的仪式,成为新仪式的局内人,进行一次身份的转换。
使用这一功能的用户不仅通过拍一拍表达意图,更能引起友共鸣,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新一轮的互动中。简单的互动即可快速化解彼此的陌生感,越来越多的内成员成为动作的跟随者。另外,该功能要求用户将更新到最新版本才可使用。未更新的用户看到他人使用这一功能也会心生好奇,将自己的更新到最新版本进行尝试。对于官方而言,这也是一次促进用户活跃的好时机。独特的仪式加强了社成员对于聊及互动对象的肯定,也加深了用户对产品的使用黏性,促进了社交关系的深入与巩固。
爱国歌词2.3  满足自我呈现,萌发集体符号
在拍一拍功能中,用户可以自行设置文案提示的后缀。当提示者拍一拍被提示用户后,聊天记录中即可显示“××拍了拍××+后缀文案”。后缀文案是拍一拍功能的伴随文本,由用户自行设置,是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一种自我呈现。
民警王法金
打造氛围,产生情感能量。与切实的唤起被提示者注意力相比,后缀的设置更多体现出了该功能的娱乐性质。后缀文案由用户自行设置,内容五花八门。当提示者双击被提示者头像后才能看到文案内容,颇有“小彩蛋”的惊喜意味。在这一过程中,被提示者通过文案后缀分享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而其他成员需要根据互动双方的关系、互动的场景、语境、上下文等等对情感内容进行解读。无论是提示者还是内其他旁观者,看到这一小彩蛋都会会心一笑,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人们通过重复参与
这一互动仪式来增进积极感情,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形成体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情感能量。
符号表演,满足自我表达欲望。社交作为现实人际关系的拓展和补充,需要满足现代人分享日常生活、表达自我态度的需求。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表示,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
nmrmagz@126
2020年第24期 NEW MEDIA RESEARCH
nmrmagz @126
符号乔装打扮了的“自我”[5]。因此,拍一拍用户运用文字符号进行表演,预先设计意图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拍一拍后缀文案由用户自行设置,内容大多为涉及到人际关系、流行文化、自嘲等内容的俏皮搞怪之语。这些设计可以帮助用户树立起诙谐幽默、见解深刻、善于表达的形象,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身份和文化身份。拍一拍后缀文案的设置者大多真诚期待他人认真对待这建立起来的表演印象,并希望其他用户能参与这一互动仪式中。当被拍后,被拍到的用户完成了一次符号表演,进而产
生出自我表现的满足感。
成员相互影响,产生集体符号。对于聊内用户而言,拍一拍这一仪式是完全展露于所有用户面前的。“集体在场”的情况会影响自我呈现行为。文案表达的内容看似由用户自主决定,实际上要看内其他观众的喜好以及社会规范的期待。用户为展现良好的自我形象,赢得共鸣,会隐藏起部分与体认知不相符的部分,展现出符合体期待的内容。表演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迎合行为会使得体内用户的自我表现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同情形[6]。内成员的后缀相互照应,形成体内的集体符号。某些基于小众文化建立的聊,用户可能会选取本趣缘体中的词汇进行文案设置。如此一来,更能够提高活跃程度,增加成员之间互动频率。
2.4  信息可撤回——网络社交的独特景观
在现实社交中,“说出去的话等于泼出去的水”,我们不乏看到因为思考不成熟脱口而出产生巨大损失的例子。而在网络社交环境中,这一现象有了可补救的余地。有学者提出“信息撤回行为”这一概念,指在有效时间内,出于某种目的收回所发信息内容(包含文本、音频、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信息)的行为[7]。发起撤回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内容中呈现出的自我形象与日常展现的形象有出入。
早在2014年官方就上线了“消息撤回功能”,在2分钟内发出的信息可以被撤回,撤回后页面将显示“××撤回了一条信息”。2020年8月,上线了拍一拍撤回功能,在拍一拍触发后两分钟内,再次
双击对方头像,即可撤回拍一拍。与撤回会话信息不同,撤回拍一拍信息后被提醒方将不会收到任何提示,聊天界面也不会存在对这一行为的记录。
拍一拍功能的操作门槛较低,用户在浏览聊天页面时若连续触碰好友头像即可触发这一功能,非常容易导致手误。如果聊内只有平级身份成员,误触拍一拍还可以增加几分娱乐性。但内如有上级、长辈等较高身份成员存在,误触不仅使得提示
方产生尴尬情绪,更有可能引发被提示方产生误会,
进而对提示方的形象重新判断。在误触此功能后,撤回功能将弥补这一刻的失误,减少尴尬。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使使用该功能不当仍有可以补救的机会,用户在使用拍一拍功能时的心理压力也会降低。官方不断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要,增加了用户对于功能的使用意愿。
虽然拍一拍功能给予用户撤回信息的机会,为我们带来了后悔的时间,但撤回动作本身存在难度。这一动作要求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提示方及被提示方均更新至最新版本;在拍一拍动作触发后两分钟内。若无法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撤回动作将会失败。因此,我们在较为正式的聊中也应当谨言慎行,得体、规范地交流。
3  结语
作为当前国内使用人次最高的社交媒体,拍一拍借用一个温柔的虚拟肢体动作推动了身体在网络互动中的回归。这一行动可以营造出更加亲密愉快的社交环境,也增强了互动双方的参与感。由于仪式启动成本较低,聊内参与者可以快速发起新一轮互动,这也提升了聊用户的使用黏性。这一功能满足用户对于自我呈现的需求,并促进集体符号的产生,值得后续的社交媒体工具参照。但这一功能娱乐性大于实用性,且用户无法自由选择能否关闭,上述不足之处也为这一功能带来不少,也仍是将来需要不断探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
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谭雪芳.图形化身、数字孪生与具身性在场:身体-技术
关系模式下的传播新视野[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8):64-70,79.
[3]彭兰.智能时代人的数字化生存——可分离的“虚拟实
提拉米苏的做法
体”“数字化元件”与不会消失的“具身性”[J].新闻记者,2019(12):4-12.
[4]刘琳琳,张含笑.新媒体用户分享个人年度报告的行为
探析——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J].青年记者,2020(29):22-23.
[5]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8.
[6]许永超,陈俊峰.从记录到表达与表演——对社交网络使
用行为的分析[J].新闻界,2015(19):47-51,61.[7]郭辉辉,邓小昭.基于自我呈现的用户信息撤回行为
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探索,2019(4):20-2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