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的标题特征与意境表达
123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 01国传统文化的渗透,逐渐融入了中国历史音乐的环境当中。[4]中国传统音乐向来具有“通感”的特征,所谓通感,指的是从一种感官知觉可以联想到其它感官知觉,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钢琴音乐虽然大部分创作于20世纪以后,但是这种传统的审美意志却得到了充分地继承。即使我们没有倾听钢琴的音响,单凭对标题的理解也能够联想到音乐所要表现的内容。形成标题画面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静态的画面性。指的是钢琴曲的标题源于文学、绘画的标题,并从文字、彩、造型的角度融汇于音符的流动之中。如杜小更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山居秋暝》,其标题就取自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而作品中的音乐形象也源于诗作中的文学形象,通过对诗作的通读,与钢琴音响表现建立联想关系,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浮现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画面;而汪立三创作的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其四个乐章分别来自画家的画作,即《冬花》、《森林的秋装》、《湖》、《涛声》,无论是观画,还是聆听钢琴音响,都会让人们实现视觉与听觉的通感。二是动态的画面性。指的是从钢琴标题中能够让人感受到律动的节奏和生活的真实,而在钢琴乐曲的创作过程中,这些动态因素成为音乐材料而被直接引用。如房芸九创作的《踩笙舞曲》、江定仙创作的
《藏族舞曲》等,这些作品中的素材均采自少数民族的舞蹈,从标题中就可以联想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画面。
(二)标题的文化性
中国钢琴音乐标题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的传统性,通过对钢琴作品标题的透视,可知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追求,无论是在改编作品还是在创作作品中,都体现出了作曲家对文化传统的敬仰。如汪立三创作的《#F 商:书法和琴韵》以及张朝创作的《皮黄》,将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古琴文化以及戏曲文化用钢琴进行表现,并直接以体裁作为钢琴作品的标题,以此明示作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这类钢琴作品的标题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向人们直接说明用钢琴可以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精神和特质;二是文化的传承性。文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最为明显的标题,人类从原始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和嬗变,离不开文化发展的作用。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很多优秀的文化现象,如果没有传承则实现不了创新,更谈不上发展。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通过标题来呈现文化事项,实际上意味着对文化的传承。不难发现,很多中国钢琴作品的标题大多以民间文化作为表现的对象,如安鲁新的《山东民歌主题变奏曲》、周广仁的《陕北民歌主题
变奏曲》等,均是以地域性的民歌素材作为音乐材料,通过钢琴的表现手法使这些地域性的民歌得到了有效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这些民歌中的很多声乐元素也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技法。由此可知,钢琴作品中的文化性标题实际上隐喻着对文化的传承。又什么又什么的草地二年级
(三)标题的民族性
钢琴在各种乐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也很有代表意义,很多作品自然而然有着不同的民族彩与地方特征。
七夕是什么节日[5]
用钢琴表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习
俗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主流方向。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深刻反映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钢琴作品不断的涌现出来。[6]如石夫创作的第一、二、三《新疆组曲》,共由10首不同风格的乐曲构成,分别展现了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夏良创作的钢琴组曲《版纳风情》则表现了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情。从这些民族性标题的钢琴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无不体现着“民族化”旋律风格。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作曲家们善于从地域、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进行选材,并力图通过钢琴作品的标题表达出民族的情感,同时也为钢琴表现风格的扩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中国钢琴音乐的意境表达
中国钢琴音乐的标题性特征决定了在演奏过程中注重对意境的表达,无论是钢琴教育者还是演奏者,
对音乐意境的表达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认为,要完美地做到钢琴音乐意境的表达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对音乐材料的分析
韩红新专辑音乐材料又称为素材,是作曲家进行创作的基础,也是构成音乐的基本动机材料。在很多改编类作品中,作曲家会直接引用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材料作为素材。从演奏的角度看,对音乐材料的分析对准确的把握曲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体分析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握音乐材料的背景。作曲家在引用音乐材料时,是基于一定表现目的的,即利用钢琴的多声性优势充分的展现主题的思想。以储望华改编的独奏曲《二泉映月》为例,作品以阿炳的同名二胡曲作为音乐材料,意在用钢琴去表现二胡的线性音响特点,突出对“悲情”意境的表现,所以钢琴演奏者应当从阿炳的生平出发去把握音乐材料的创作背景,才能够结合音乐材料的特点去表达意境;二是关注音乐材料的发展。钢琴音乐是利用钢琴自身的特点进行表现的,无论是改编作品还是创作作
124
音乐表演
电子信息科学
春望 唐 杜甫
品,在音乐表现手法以及演奏技巧的运用都需要体现出钢琴的优势。所以在进行创作时,并不是完整的引入音乐材料,而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如黎英海改编的《夕阳箫鼓》,其行板的主题采用的是古曲的原材料,小标题为“月上东山”,在这一意境的构成中并不只依赖于主旋律,而是通过钢琴左手声部的大跳音程起伏进行来表现出“暗流涌动、波澜壮阔”的意境效果。
(二)对演奏技巧的运用
在钢琴演奏中,任何一种演奏技巧都是为音乐表现而服务,一般音乐表现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概括,即形象和意境。从音乐音响的效果看,形象和意境并不是矛盾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演奏者通过对形象的表现而融入自己的情感理解,使形象在音响的呈现中转化为意象,并以此表达出意境,这说明演奏技巧在其中起着关键的基础作用。如王建中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彩云追月》,为了能够表现出“云”和“月”两种形象以及“缓缓而追”的意境,在乐曲的引子部分中采用了音阶式琶音、颤音等演奏技术,并通过高、低音区的层次性变化表现出了空间性的视觉感,在演奏时,要特别突出从低音区向高音区进行时由强渐弱的表现,实现音响上的视觉通感,对于音乐形象的逼真刻画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营造和谐的音响意境奠定基础。在张朝创作的独奏曲《皮黄》中,[原板]部分采用了京剧西皮唱腔的元素,通过颤音、跳音、连音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形象的表现出了戏曲的唱腔效果,在演奏时,需要注重顿、挫、连、断的音响表现,以此营造出一种“戏曲舞台”的意境效果。因此,对于任何一首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作品的弹奏,需要高度重视演奏技巧的表现作用,从演奏者的角度看,掌握
演奏技巧的关键性就是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实现有机的契合,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从演奏技巧的角度去表达意境是演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基本要求。
(三)对创作理念的思考
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对创作理念的思考是诠释作品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很多现代作品,在音乐思想的表现更加的表现出深邃性,因此在意境的表达上也十分的深刻。如秦文琛创作的《晷》、曲佳琳创作的《境》、姚思源创作的《忆》等乐曲,均采用了现代作曲技法,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衔接,单从乐曲标题的角度看,越是简单的标题在意境的表达上则难度更大。从演奏者的角度看,对这些乐曲的表现不同于有着明确音乐形象的改编类作品,而是需要从乐曲创作
背景的角度理解作曲家的理念,而演奏者个人也需要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笔者认为,从创作理念的角度进行思考,演奏者首先要具有理论的修养,尤其是注重从文艺学、美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理论中汲取营养,对理解现代乐曲的创作理念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对乐曲意境的表达。
(四)对情感表现的理解
钢琴演奏是一种抒情的艺术,在钢琴音乐体裁方面,标题音乐比无标题音乐更容易实现对情感的理解。这主要是因为标题音乐有着明确的音乐形象,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过演奏技术的运用和情感
的投入去表现作品,可以更为有效地体现出意境。如姜文子创作的《丰收的喜悦》、李娜创作的《喜新春》,均是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在演奏时,演奏者也需要化身为乐曲中的人物角而投入到音响的表现中,同时也需要通过音响的表现而影响自己的演奏情绪,做到“人器合一”。从这一点上看,作为演奏者应当在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和领悟各种情感的区别,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情感风格乐曲的演奏,对于乐曲标题意境的表达有着积极的意义。
结  语
兵马俑
综上所述,中国钢琴音乐是富于中华民族审美观念和精神特质的音乐,它虽然以钢琴这种“西化”的乐器作为呈现形式,但是在内容上、精神上、观念上则完全是中国化的。在中国钢琴音乐的意境表达方面,实际上与标题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演奏者,在弹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时,需要从标题性的角度出发,深刻的领会乐曲中的形象、情感、意境,这就是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之道”。■
参考文献
[1] 张楠.中国钢琴音乐的文化内涵[J].当代音乐,2015,(05):68-69.
[2] 李晓明.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存在的问题[J].当代音乐,2015,(01):65-66.
[3] 杨燕迪.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J].音乐研究,2019,(04):25.
[4] 仲容.试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技法[J].当代音乐,2016,(05):72-73.
[5] 陈希.中国钢琴音乐中戏曲元素的借鉴与应用[J].当代音乐,2019,(06):12-14.
[6] 赵静静.从文化特征略谈中国钢琴文化发展脉络[J].音乐创作,2018,(12):78-7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