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2 祝福 鲁迅教案(6)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通过理解“祝福”的含义,进一步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思考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为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导入课题
鲁迅的小说中有三个人物最为出名——孔已己、阿Q、祥林嫂,孔已己是有姓无名;阿Q是有名无姓;祥林嫂是既无名也无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个既无名也无姓的人物——祥林嫂。 
2、回顾作者光明奶粉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名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文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
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三是为了他的敌人: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黑的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他们的不圆满。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3、创作背景
《祝福》创作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画出重要字词,列出祥林嫂年表和“我”在鲁镇的活动时间表,并划分情节。
2、正音。
寒暄xuān    送灶zào    陈抟tuán    朱拓tà 
荸荠bí qi   门槛kăn    咀嚼jŭ jué  渣滓zĭ
炮烙páo luò 窈陷yăo    草窠kē      蹙缩cù
歆享xīn     牲醴l ĭ    唾弃tuò      蹒跚pán shān
一瞥piē     驯熟xùn    俨然yăn      醉醺xūn
钝dùn响    瓦楞wǎléng间jiàn或  悚sǒng然     
踌蹰chóu chú不更gēng事 谬miù种  雪褥rù         
瑟sè瑟有声 尘芥jiè堆 形骸hái    脸 颊jiá     
絮絮xù  呜咽yè  桌帏wéi     讪讪shàn     
敛liǎn  怔怔zhēng
3、补充词语解释。
间或:副词。有时候;偶尔。
悚然:害怕的样子。
踌蹰:也作“踌躇”,①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进:踌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④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
瑟瑟:象声词。形容颤抖:瑟瑟发抖|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絮絮:语繁不断貌;连绵不绝貌。
呜咽: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形容低沉凄切的声音。
歆享:神灵享受供物。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也作盘跚。
4、祥林嫂年表。 
二十六七岁以前:童养媳。
二十六七岁:春上死丈夫,初到鲁镇做工。
二十七八岁: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
二十八九岁:阿毛两岁,丈夫病逝。
三十或三十一:阿毛春上被狼吃,同年秋再到鲁镇做工。
三十一二岁:捐门槛。
三十二三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坏。
三十三四岁: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之后:沦为乞丐。
三十七八岁:腊月二十四夜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
总之: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5、“我”在鲁镇的活动时间表。简单风筝怎么做
人钱梨鸡    12月23日,回到鲁镇,住在鲁四老爷家。 
12月24日,午饭后,访朋友回来在河边见到祥林嫂,她问我三个问题。回来觉得心里不安。 
12月25日,午饭后还是看朋友。鲁镇人都忙着准备“祝福”。傍晚,听到祥林嫂的死讯。晚饭后,回想祥林嫂的一生。 
12月26日,五更被爆竹惊醒。天亮,离开鲁镇。   
 6、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情节 内 容        起讫段落
序幕   祝福景象        1――2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       
开始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 
7、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
疫情最新数据消息河北
    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8、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调料蛋
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三、形象分析 
(一)引入分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