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元末农民起义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元末农民起义的背景
棒子车1、帝位之争
武宗(1308—1311年)以后,历仁宗(1312—1320年)、英宗(1321—1323年)以至泰定帝(1324—1328年),元朝的政治日趋腐朽。从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至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五年间,换了八个皇帝。由于争夺帝位,蒙古贵族之间长期相互倾轧,往往演成内战。比如元英宗时的“南坡之变”,文宗时的“天历之变”等。这时,国家军政大权已经转移到握有实力的蒙古大臣之手。
2、贫富分化
元朝末年,土地高度集中,蒙古贵族已完全成为封建的大地主,各自占有大量的田土。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在其即位以前,曾献给朝廷七千顷土地,元顺帝时,公主奴伦陪嫁的土地由朝廷转拨给大臣伯颜的也有五千顷。献纳和拨给的土地尚如此之多,占田的实际数量当然更多。元朝皇帝为了笼络蒙古王公,一登帝位,就把金银和田土分赐给他们。
3、通货膨胀
众所周知元代时钞法大兴,中统、至正、至大等钞均是通货,又加上滥发钞票也就是不顾市场需求量而印钞票;除此以外,因
70年产权为滥加赏赐,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只好动用钞本(用来稳定币价的,也就是说百姓可拿着钞票去兑换等量足值的金银铜等本位货币,没有钞本就无法保证币值稳定),造成币值急速下降,以致通货膨胀严重。
4、腐败严重
元朝末期,贪污剥削愈来愈严重。政府卖官鬻爵,贿赂公行。
5、天灾不断
和残酷的贪污剥削平行,又接连出现严重的天灾。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有很多杰出人物,从早期的郭菩萨打响元末农民起义的第一,到后来徐寿辉和彭莹玉等人领导的红巾军,再后来还有张士诚,朱元璋等人加入香军。这其中张士诚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占据着中国东南地方江浙一带最富有的地区,他截断了元朝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
是所有元末农民起义势力中最富有的一个。他也是反元大军中的主力和大功臣,特别是在初期阶段元军攻破红巾军的防线的时候是张士诚率领军队英勇作战击溃了百万元军的主力军队,成功牵制了元军的主力军队,为各路反元义军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时机。
四大名著的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都曾经在张士诚麾下效力,张士诚事业最高峰的时候占据高邮自立为王,并且连续攻打下平江湖州松江等几座城池,朱元璋也主动和他交好讲和,但是后来木秀于林,张士诚渐渐对权力越来越贪婪,生活奢侈放纵无心军
情只一味的纸醉金迷终于被朱元璋打败了,最后上吊自杀而死。
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张士诚在这场浩大的起义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虽然他有时候懦弱无能地挡不住权力的诱惑,但是他战败被俘时绝食自杀也不辱没他作为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的尊严。
凉皮的制作方法▲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元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元末农民战争,北方红巾军之所以功败垂成,主要是三路北伐缺乏统一指挥,各路大军互不协调,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加之主力远离中原,后方空虚,汴梁为元军袭取,使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低潮。刘福通所领导的北伐虽然未取得预想目的,但其横扫元统治的北部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元军主力,为南方各起义军的发展以及最后推翻元王朝创造和奠定了条件和基础。朱元璋趁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
军,无暇南顾之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采取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在具体作战中,稳步推进,集中优势兵力,先剪枝叶,然后动摇其根本,从而削平雄统一了江南,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元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问题有:
白娘子传奇主题曲1、起义军内部不团结。红巾军旗号虽多,但是大都不服调遣,就像徐寿辉,张士诚,名义上是起义军,但是只顾自己抢地盘,根本不配合北方军的行动北伐,各自为战的结果是只有北方红巾军迎战元军,甚至还相互攻打;
2、起义军发展太快,没有自己的地盘。尤其是北方起义军虽然占了江淮一带,但是根据地不稳固,而且南方的起义军不支援他们,等于是以江淮之力对抗北方元军,实力上受了影响;
3、北方军有白莲教背景,被儒家视为异端。所以之后朱元璋把白莲教称为异教这有很大原因。
北方起义军是失败了。但是南方以朱元璋陈友谅的起义军还没失败,当时他们两大势力是南方的主要势力,不管谁战胜都将一统南方,以南方之力对抗当时四分五裂的北方元军都将统一天下,之所以朱元璋胜利那是军事上的战术问题了。本来朱元璋只在应天府江苏江西一带,但是打败陈友谅,两湖在其手中,本来他是兵精,如今粮也足了,南方已在其手,之后抓准时机,乘北方元军内部自相残杀之
即,假道山东,直取大都水到渠成了,这其中很大的缘故在于,南方当时已经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南方包括江淮在朱元璋手中、元军已经没了粮饷的来源,尤其当时明军已经拥有火器和大量的骑兵,本来北方对南方最有利的骑兵优势也不复存在了。加上民族矛盾,元朝之灭在所难免。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元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上一句元末农民起义历时1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末年黄巢起义之后又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它沉重打击了蒙古贵族的封建统治,同时使封建地主阶级认识到了农民阶级力量的可怕和伟大,使地主阶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敢过分剥削农民。经过这次起义,自北宋以来长期积累的土地兼并和土地集中问题
得到较大幅度的调整和缓和,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生产力的新一轮发展铺平了道路。由于长年战乱,人口减少荒地增多而导致了明初的“移民垦荒”运动,明初阶级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没有一个新的领导阶级的出现,农民起义的成果很快又被一批由农民起义领袖蜕变而成的新的汉族封建地主所窃取了。因此这次起义并未导致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依然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中缓慢前进。
其次,在这次大起义中,大批奴婢得到了解放。奴婢在斗争中获得解放的事实,具有普遍意义。《大明律》规定:“庶民之家,存养奴婢者,杖一百,即放为良。”这说明了奴婢在起义中获得解放已为法新年幽默祝福语大全
律所肯定。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元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这次起义是古代中国最有典型的一次起义,一来起义有宗教背景,二来不单是农民起义,更是民族起义,第三个就是它是最成功的一次北伐,其他各代大都是南征,只有朱元璋的北伐成功而且还建立了长期政权。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族分等级的政策已经造成极大的民怨,而元朝内部还四分五裂,争斗不止,这样的政权灭亡是迟早的事,就算朱元璋不北伐,陈友谅也会北伐,何况北方元朝内部的争斗的胜者最终也会篡权。不过这次起义军的战略还是很值得借鉴的,一开始韩刘两人用白莲教和民族矛盾做背景,声势极大,各地起义军都打红巾军的旗号,北方军一度在汴梁建都,三路北伐军还曾打到大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