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电⼒产能过剩原因分析
网易云一起听 中国电⼒产能过剩,这个恐怕很多⼈都是不知道的,电⼒产能过剩可能会引发⼀些问题。下⾯店铺为⼤家整理的中国电⼒产能过剩原因的相关资讯,希望可以帮助⼤家!
中国电⼒产能过剩原因
2014年核电审批重启后,中国成为世界上核电产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截⾄到2016年6⽉,投⼊商业运⾏的核电机组数量达到30台,仅次于美国、法国和俄罗斯。此外,还有24台机组在建,数量为世界第⼀。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核电建设的热潮本应该是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的重要⼀环,但是热潮背后却是诸多核电机组⽆法满发,⼤量清洁能源遭到浪费。
⼀边是核电建设的狂热,⼀边却是社会⽤电增速的明显放缓。2015年全部发电设备的平均利⽤⼩时数仅为3969⼩时,⽽占据中国电⼒市场绝⼤部分份额的⽕电发电设备利⽤⼩时数也下降到4329⼩时,为1969年以来的最低值。当⽕电的利⽤⼩时数低于5000,全部发电设备的利⽤⼩时数低于4500时,电⼒产能就会出现过剩的情况。电⼒消费的放缓加上严重的产能过剩,许多省份⽆⼒消纳多余的电⼒,因此核电站被要求降低功率运⾏,甚⾄部分机组长时间停机备⽤,能源浪费的同时也对核电设备造成⼀定的负⾯影响。
西湖的来历 根据中国电⼒企业联合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核电设备平均利⽤率仅为76.36%,在投⼊运⾏的30台机组中近半利⽤率低于75%,其中红沿河核电⼚的三号机组利⽤率仅为38.14%。⽆独有偶,另⼀种清洁能源——风电也难逃同样的命运。2016年上半年风⼒⼤省⽢肃和新疆的弃风率均⾼于45%,全国风电弃风率也达到了21%的新⾼,这相当于增加燃烧了1.45亿吨原煤。除去产能过剩的原因,弃核弃风的另⼀个重要的⽬的是为⽕电让路。
中国⼀直在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近年来⽔电、核电、风电以及光伏发电的装机数量都有明显的提升,但煤电的地位始终难以动摇。⽬前⽕电的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66.64%,却贡献了73.81%的发电量,相⽐之下,⽔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与其发电量严重不符。
与此同时,2015年以来迅速下跌的煤价⼜为更多⽕电⼚的上马做了⼀把推⼿。根据国家发展改⾰委员会发布的电煤价格指数,2015年1⽉全国电煤价格为423元每吨,⽽到2016年6⽉时,电煤价格已经跌⾄321元。⽤煤成本的⼤幅降低让投资⽕电⼚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同时⼜可以消耗煤炭⾏业过剩的产能,在部分企业和地⽅政府的眼⾥,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相应的,2016年上半年⽕电新增装机容量2711万千⽡时,⼏乎等于其他发电模式新增装机容量的总和。
在经济增长趋缓、电⼒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依旧⼤肆发展⽕电,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发电设备利⽤⼩时数的进⼀步下降,全⾏业都有可能陷⼊亏损的状态中,在产能过剩的泥沼⾥难以⾃拔。清洁的能源遭到⼤量浪费,剩下的只是更多的尘与烟。
中国电⼒过剩原由
⼀⽅⾯电⼒过剩,⼀⽅⾯野蛮扩张
东北地区“窝电”顽疾待破
电⼒外送难,已成为近⼏年东北地区能源发展的“痛点”。
为解决东北地区电⼒过剩等问题,⽇前,国家能源局再次对外发布了《关于推动东北地区电⼒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提出,结合东北地区电⼒产业发展及电⼒供需形势,⼤⼒推进电⼒供给侧和消费侧⾰命,优化电⼒结构,加快建设电⼒市场,加速实施技术创新,有序安排电⼒建设,从供需两侧加快推动解决东北地区“窝电”问题。
所谓“窝电”是指,发出来的电⽆法向外输送并消化掉,是电⼒⽣产、输送、需求不匹配的表现。因此,“窝电”包含两层含义:⼀是电源⽆法外送,⼆是电量富余。
电⼒过剩“后遗症”显现
电⼒发展,被业内称之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近⼏年,东北三省经济下滑与东北电⼒过剩有很⼤的关联。
国务院讲师刘晓光、助理研究员时英撰⽂认为,我国经济⾯临普遍产能过剩与总需求不⾜问题,处
于产业链上游、产能易增难减的重⼯业尤其严重,这是以重⼯业为主导产业的东北地区经济形势严峻的直接原因。
有数据显⽰,2015年,全国31省份GDP增速排名中,有5个省份经济增速低于6.9%,包括辽宁、⿊龙江、吉林等,其中,辽宁以3%的增速位列倒数第⼀。2016年第⼀季度,辽宁出现负增长,以-1.3%的增速排在末位。
有分析⽂章指出,电源建设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成正⽐,是东北严重“窝电”的重要成因,东北三省是“⼗⼆五”期间全国经济发展最缓慢的地区。
数据显⽰,2013年,全国电⼒消费评价增幅度为7.49%,但是,⿊龙江省仅有2.09%,全国倒数第⼀,吉林为2.64%,全国倒数第⼆。虽然辽宁情况稍好为5.72%,但是,仍远低于全国平均⽔平。
据记者了解,在东北,电⼒富余最为严重的是吉林省,吉林年富余电量超过了400亿千⽡时,吉林省内主要发电企业在2011-2014年度年亏损就超过⾼达10亿元。
近年来,东北地区电⼒需求放缓,发电企业连年亏损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东北电⼒产业过剩是有⼀定背景的。”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表⽰,早在2008年,我国为了拉动需求,推⾏了4万亿⼀揽⼦刺激投资计划,这刺激了东北地区的电⼒投资。
“东北⽕电机组与风能建设多,在风能建设中,其财税政策优惠⼤,补贴多。两者相加,⽕电和风能供电量增长过快,导致了电⼒过剩。”冯兴元认为。
电⼒“顽疾”缘何难除?农村致富信息
电⼒产能“⾼烧”久不退,也成了国家⾼层及相关部委的⼀⼤“⼼病”。针对东北地区“窝电”的问题,在国家政策层⾯,其政策近⼏年也在不断地出台,以期⼒促东北电⼒消纳。
例如,在2014年8⽉份,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近期⽀持东北振兴若⼲重⼤政策举措的意见》,2015年10⽉份,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可再⽣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通知》以及今年国务院再次下发《关于全⾯振兴东北地区等⽼⼯业基地的若⼲意见》与⽇前出台的《意见》。
然⽽,国家政策的调控⼀次次地收紧“闸门”,其成效却甚微。可以说,⽬前,东北地区电⼒过剩及消纳似乎⾛进了“死胡同”,⾯临调⽽难控的尴尬。
在厦门⼤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主任林伯强看来,解决东北地区“窝电”这⼀问题,4年前就应该做。
林伯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坦⾔,东北地区“窝电”并不是⼀个新问题,在全国电⼒还没有过剩的情况下,东北电⼒就早已显现出过剩的迹象。
权威数据显⽰,2013年,东北各种形式的发电机组年利⽤⼩时数均远低于全国平均⽔平。据统
计,“⼗⼆五”期间,东北电⽹最⼤电⼒负荷增长33%,电源装机增长66%,电源增长明显⾼于负荷增长。
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能源安全研究中⼼“世界能源蓝⽪书课题组”⽇前发布的研究成果显⽰,2016年,全国电⼒总体供过于求,部分地区电⼒供应能⼒过剩相对突出,电⼒投资过剩局⾯或加剧。
这也意味着,东北电⼒供需结构失衡趋势越来越严重,全国性电⼒过剩明显。
优品⾦融研究所政策研究部朱映迪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电⼒需求增速放缓;另⼀⽅⾯是电⼒装机富余,再加上⽤电外送通道不畅,导致了东北地区“窝电”问题严重。
朱映迪举例说,以⿊龙江为例,⿊龙江2015年电⼒装机容量达到了2647万千⽡,有500万千⽡的⽕电和相应的风电送不出去。
来⾃能源局的数据现象,2015年,辽宁、吉林、⿊龙江三省6000千⽡及以上电⼚发电设备平均利⽤⼩时数分别为3822⼩时、2742⼩时和3519⼩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且都低于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时数3969⼩时。
针对东北地区电⼒所存在的过剩问题,《意见》提出,⼒争到2020年,东北地区电⼒供需实现基本平衡,⽕电、风电利⽤⼩时数达到合理⽔平,弃风率显著下降。初步形成安全稳定、结构合理、调节灵活的电⼒系统,建⽴适应多种电源消纳的电⼒市场机制。
然⽽,令⼈担忧的是,在电⼒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的电源建设仍在继续。
截⾄2015年9⽉底,全国的⽕电装机容量为9.47亿千⽡,但是,在建的⽕电装机容量还有1亿千⽡左右。
有分析⽂章指出,辽宁有292万千⽡⽕电机组、200万千⽡核电机组正在建设,此外,还有800万千⽡⽕电机组和450万千⽡核电机组取得路条。在吉林,60万千⽡⽕电在建,260万千⽡取得路条。在⿊龙
江,195万千⽡⽕电在建,97万千⽡取得路条。描写喷泉的好词好句
毫⽆疑问,东北三省预计将有2350万千⽡机组在建设,电⼒过剩将进⼀步加剧。
“电⼒消纳问题解决缓慢,既有市场因素,也有制度因素。”朱映迪说,在国家⼤⼒推进新能源建设的背景下,地⽅政府出于政府考核⽬的野蛮式扩张风电、光伏等装机规模,加之企业盲从跟进,装机规模呈现野蛮增长态势。
“总的来说,在国家层⾯,电源规划缺位是导致东北电⼒投资⽆序的直接原因。”朱映迪说。
有业内观察者认为,虽然东北电⼒过剩严重,风电项⽬仍在建设,其原因在于,⾯对有限的优质风资源,没有企业愿意主动放弃,因为放弃布局就意味着未来不会再有参与的机会。⽔电、核电这些投资周期较长的项⽬也有利于带动疲软的地⽅经济。
华能集团从事风电业务的⼈⼠曾认为,如果华能考虑经济性⽽选择退出东北的风电市场,意味着将这块市场拱⼿让⼈,没有央企愿意这样做,东北的风电亏了,可以从西南⽔电补回来,总体来看,集团层⾯是盈利的。
从供需两端⼀起发⼒
冯兴元认为,导致电⼒过剩的另外⼀个原因是电⼒外送通道“窄”。
事实上,针对包括吉林、⿊龙江、辽宁等地区的电源结构以及电⼒外送通道建设也⼀直备受业内关注。
此次《意见》明确表⽰,要加快电⼒外送通道建设、控制⽕电与风电建设节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度,加速推进煤电机组抄底排放和节能改造。
朱映迪说,从国际经验看,丹麦、德国被公认为是风电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欧洲国家。其中,丹麦与德国两个国家的⽕电利⽤⼩时数均保持在⽐较稳定的⽔平,⽽西班⽛则是呈逐年下降趋势。
朱映迪认为,除了⽕电机组构成差异、电源结构差异等因素外,与周边国家联⽹情况是造成以上差异现象的主要原因之⼀。
据记者了解,丹麦、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联⽹密切,尽管本国风电会对本国⽕电造成⼀定挤压,但是,与周边国家强⼤的互联电⽹可以确保本国⽕电利⽤⼩时数在⼀个相对较⾼的⽔平。
毫⽆疑问,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互联电⽹是保障⽕电利⽤的⼀个主要原因。以西班⽛为例,由于西班⽛在跨国联⽹⽅⾯较弱,也导致了其⽕电利⽤逐年下降。
“国外的案例是值得借鉴的。”朱映迪认为,东北地区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将东北电⽹放⾄全国电⽹的⼤范围。
在电⼒互联互通这个问题上,《意见》也明确,今年开⼯建设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直流⼯
程,2017年建成投产,促进东北地区各类电源外送。
我为党旗添光彩演讲 有资料显⽰,华北、华东则是负荷中⼼,且未来本地发展⽕电空间越来越⼩,需要⼤量外来电补充供电缺⼝。
朱映迪说,如果东北电⽹可以⼤量供应华北以及华东,即可以解决东北的电⼒消纳问题,⼜可以缓解中东部分⽤电缺⼝。
然⽽,也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在林伯强看来,即使电⼒外送通道建设成功了,东北地区“窝电”的问题⼀时间也难以解决。
林伯强举例说,⽬前,电⼒全国性过剩,假如,东北将电卖给浙江,但是,浙江也处于过剩阶段,那么,浙江不可能从东北地区购买。
林伯强认为,除⾮东北的价格相对全国来说要低,针对价格低这⼀点,东北地区还没有能⼒来承担。
据中国电⼒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年度全国电⼒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2016年,全国电⼒总体供过于求,部分地区电⼒供应能⼒过剩相对突出。其中,东北和西北区域电⼒供应能⼒过剩最为严重,华北、华中、华东和南⽅部分省份总体富裕。
林伯强建议,东北地区电⼒产能过剩,⽬前,除了加快建设通道外,还要增加当地的需求,不应再
完结玄幻小说增建电站,⽽应严格控制电⼒投资,从供需两端⼀起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电⼒产能过剩情况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2015年上半年,我国⽕电项⽬投产2343万千⽡,同⽐增长55%,⽽业内⼈⼠透露,2014年我国国电新增装机增长8.7%,是电⼒消费增长的2倍多。“近年来我国煤电装机规模快速增
加,煤电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逐步显现。”⽇前,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公开表⽰,预计今年我国⽕电新增装机规模将超5000万千⽡,如果照此发展,未来⼏年我国煤电⾏业将会变成现在的钢铁和煤炭⾏业。
记者了解到,随着近两年“简政放权”改⾰的逐步推进,⽕电项⽬审批权逐步由中央部委下放到地⽅政府⼿⾥。
资料显⽰,去年3⽉,环保部将⽕电站、热电站、国家⾼速公路等项⽬环评审批权限下放⾄省级。同年7⽉,⼭西省环保厅便在之后3个⽉⾥批准了21个同类低热煤发电新建项⽬。⽽在⽕电项⽬审批权限下放之前,环保部2013年全年审批⽕电项⽬为41个。
在整体经济下滑,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为何企业还如此固守⽕电阵地,对⽕电情有独钟?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利可图。”有受访专家分析,这主要是源于近年来煤炭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根据中国煤炭⼯业协会数据显⽰,⽬前国内各类煤矿产能相加已经超过50亿吨,⽽2015年煤炭消费量仅为35.1亿吨,这便导致煤炭价格⼤幅下跌,⼀路从2009年的每吨1000元跌⾄2015年每吨不到400元,⼤幅提升了电⼒企业利润。“⽕电投资是长远之事,虽然现在电⼒过剩存在,但低成本带来了低利润的增多,电⼒企业仍然可以盈利。”⼀位⽕电⼚负责⼈如是说。
“很难理解在国家⼤⼒倡导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却出现了⽕电⼚的逆势⽽⾏。”据了解,在供⼤于求的局⾯下,⼀些地区甚⾄出现为保障⽕电年度发电量计划,以牺牲清洁能源上⽹电量为代价,优先保障化⽯能源电量收购的现象,也就是在燃煤⽕电⼚发电量尚未完成时,⽔电、核电等先进节能机组要减发让路。
有四川⽔电企业负责⼈透露,受上述做法影响,眼下弃⽔问题亦随之增多,⼀些⽔电站不得不让本可⽤来发电的⽔⽩⽩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