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及其研究策略
1、发展心理学:只在鉴别和解释个体跨时间的连续体和变化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2、婴儿个体的发展复演了种系的整个进化历史。
3、发展心理学奠基人是霍尔。
4、霍尔的《青少年》要求人们把青少年作为人生的一个独特阶段而加以关注的书,是霍尔第一次对发展中的孩子展开大范围的调查。
5、相关设计与实验设计有何不同?
相关设计:研究者收集信息,以决定所感兴趣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有意义的相关。相关设计对被试的环境不做任何人为的建构或操纵。其主要缺点是不能真实地表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设计:是严格地评估两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6、三种发展设计的优缺点
设计
程序
优点
缺点
横断设计
在同一时间上观察不同年龄的人或体
能证明年龄差异,暗示发展的趋势;花费较少;耗时较少
年龄趋势反映的可能是体差异而非真实的发展上的变化;只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观察被试,所以不能提供个体发展的数据(同辈效应)
追踪设计
隔一段时间,对某体再次进行观察
能提供个体发展方面的数据;能揭示早期的经历与后来发展结果之间的关系;能揭示个体某些方面有跨时间的相似性及个体变化方式上的差异。
较耗费时间和资金;选择性损耗导致样本无代表性,从而限制了结论的推广;跨代变化使得研究结果仅适用于所研究的被试。
序列设计
隔一段时间,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的人进行重复测量,从而把横断设计和追踪设计结合起来
从同辈效应中区分出真正的发展趋势;可揭示出一个体经历的发展变化是否与另一个体相似。比追踪研究的花费要小,耗时要短
比横断研究花费多,耗时长;尽管是最佳设计,在把所得发展变化推广到别的体中去时仍然有一定的问题
第二章    人类发展的理论
1、发展理论中存在争论的三个基本问题
1)天性与教养
2)主动与被动
3)连续性与阶段性
2、什么遗传与环境之争?
    人与人的差别是与生惧来的、在生殖细胞中就被决定了的;把他们随机训练成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都是可以的,与遗传没有关系。
3、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应怎样看待?
    遗传和教养的作用不是绝对的,会因所讨论的具体发展方面的不同而不同,人类所有的复杂特质,都是生物遗传和后天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应更多的考虑两者是如何交织在一起促进人的发展变化的。
4、论述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夏家三千金剧情分集介绍
心理性欲阶段
年龄
描述
口唇期
0~1岁
性本能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口唇,从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快感
肛门期
1~3岁
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
性器期
3~6岁
愉快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
潜伏期
6~11岁
性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的压抑,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
生殖期
12岁以后
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表达这种冲动
5、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最大贡献在于无意识动机的论述,强调性本能。研究了人类发展的情绪方面。关于人类
发展的论述是根据对一部分有情绪障碍的成年病人的研究得出的这些经验不能推广到大多数人中去。
  但是难以证实,难以伪证。
6、弗洛伊德与艾里克森社会发展阶段的异同
火影忍者佩恩六道
大致年龄
艾里克森的阶段划分或心理社会危机
艾里克森的观点:在有意义的事件和社会影响
相应的弗洛伊德的人格阶段
0~1岁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婴儿必须学会信任别人对他们基本需要的照料。主要社会动因是照料者
口唇期
1~3岁
自主对羞耻和疑虑
儿童必须学会自主。主要社会动因是父母
肛门期
3~6岁
主动对内疚
儿童保持主动性,但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权益和目标。主要社会动因是家庭
性器期
6~12岁
勤奋对自卑
儿童必须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主要社会动因是老师和同伴
潜伏期
12~20岁
同一性对角混乱
我很好英语
建立基本的社会和职业同一性。主要社会动因是社区中的同伴
早期生殖期(青少年)
20~40岁(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
七年级期末试卷
形成亲密的友谊关系,与他人建立恋爱或伴侣关系。主要社会动因是爱人、配偶或亲密朋友
生殖期
40~65岁(成年中期)
繁殖对停滞
主要的社会动因是配偶、孩子和文化规范
生殖期`
老年期
自我整合对绝望
回顾生活。个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社会经历,决定着最终的生活危机的结果
生殖期
7、艾里克森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本能,而艾里克森强调我们的理性和适应。艾里克森对发展的动因阐述不清,也难以正式和伪证
8、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而进行的简单学习。
9、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把智力定义为有助于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基本生命过程。所谓适应,是有机体能够应对情境需要的能力。认知结构(即图式)是用来应对或解释某些经验的有组织的思维或行为模式。任何年龄的儿童,都是基于先前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周围世界的。皮亚杰认为,人类是依靠同化和顺应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来适应环境。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及以上)。
10、皮亚杰理论的贡献与局限(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早期理论研究不仅得到了承认,还把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联系起来。发现了认知发展的规律,发现了儿童在自身发展中扮演重要角。第一个试图解释而不是描述发展过程的。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如何思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概述。
发现式教育教学原则,对教育有重大影响。
但低估了婴儿、学前和学龄儿童的智力能力。
11、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理论的异同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集中讨论文化是如何代代相传的,维果斯基不赞同儿童是独自做出重大发现的独立探索者,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社会文化传递活动,维果斯基也反对皮亚杰的恒常发展顺序观
第三章    遗传对发展的影响
1、有丝分裂:细胞复制它的染体后然后分裂成两个遗传上完全相同的子胞的过程。
2、减数分裂:精母细胞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每个配子(精子或卵子)的染体是母细胞原始数目的一半,人类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具有23条染体。
3、以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分析为什么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不完全一样?
    从遗传的独特性来讲,由于父母的染体(和基因)分离成精子和卵子来接合产生下一代的过程是随机的,两个孩子从来不会遗传同样的一半。因此,每个个体在遗传上是独特的。
从环境方面来说,则是由于非共享环境的影响。
4、基因的表达方式:基因表达有5种模式:简单显形——隐性遗传、共显性、性连锁性遗传、遗传印记、多基因(或者多个基因)遗传。
5、研究遗传作用方法:选择性遗传和家庭研究
6、选择性繁殖:通过确定特质是否能够经过选择性配对而在动物身上繁殖来研究遗传影响的一种方法。
7、用遗传对人格或智力影响的例证说明怎样评估遗传与环境作用的大小?
    从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中可见,共享环境对智力成绩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而基因和非共享的环境影响而变得越来越强。
    家庭研究和其他的纵向研究揭示,许多人格特征的核心纬度受其基因影响。许多人格特质是中度可遗传的,即人格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
8、遗传与环境是如何共同促进发展的?
    在遗传方面,遵循导向原则,遗传与环境都起作用,但在某些特质上,基因所起的作用更大,但是有效的环境也能限制或导向发展。个体的基因型建立了对不同种类的生活经理做反应的可能范围,叫反映范围原则,一个人的基因型对任一特质设定了一个可能的结果范围,而在那个范围内,环境极大的影响着他最终成为什么样。
    从基因型与环境的相关性来说,有被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儿童所置身的养育环境与自己的基因相关),唤起的基因型环境相关相关(假定,一个儿童的基因影响的属性将影响他人的行为,即遗传影响了所处社会环境特征),主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提出,儿童所
喜欢和寻求的环境将会是那些与他们的基因倾向性一致的环境,不同基因型的人将为他们自己选择不同的小环境,然后这个小环境可能会对他们将来的社会性,情绪和智力发展有非常强的作用)。
第四章    孕期发展、出生及新生儿对未来生活的准备
1、简述孕期发展与出生围产期环境因素怎样与先天环境因素结合影响出生前的发展过程和新生儿的特征
    许多环境因素可能使孕期发展和出生过程变得复杂。致畸因素——风疹、梅毒、生殖器疱疹、爱滋病以及反应停、乙烯雌酚和雌性激素等药物、酒精、烟草和辐射、有毒化学物质等环境危险可能攻击发育中的胚胎或胎儿,阻碍其生长,导致生理缺陷。
    母亲特征也可能影响孕期发展和出生情况。母亲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婴儿早产、难以成活。在日常生活中需补充叶酸等维生素有助于预防脊柱裂和其他出生缺陷。母亲如果处于严重的情绪压力之下,将会提高怀孕并发症的危险。hellsing地狱之歌
第五章    生理自我:大脑、身体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1、头尾发展原则:生理成熟的一种顺序,生长的顺序从头部到尾部。
2、远近发展原则:生理成熟的一种顺序,生长的顺序从身体的中部(或近端)到周围部位(或远端)。
3、可塑性:变化的可能性。一种可由经验加以改变的潜在发展状态。
4、为什么在生命早期大脑的发展并不单纯是成熟程序的展开,而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两者结合的产物?
    基因可能提供了大脑该如何被塑造的粗略的指导信息,早期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脑的具体结构。
生活中的摩擦5、髓鞘化:神经元细胞被包入蜡质髓鞘的过程,这种髓鞘使得神经冲动的传递更为容易。
6、关于早期动作发展顺序和时间安排的解释的三个观点:成熟论、经验(练习)论假说和新近提出的动力系统理论
    成熟论观点把动作发展看作是一种先天程序逐渐展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神经和肌肉
成熟的方向是由上到下、由内到外。
经验(练习)论假说,成熟条件对动作技能发展而言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动作技能作为动力性的、目标定向的系统,不认为动作技能是先天的程序反应在成熟和练习的支配下逐步展开,认为每个新的技能都是一种建构,当婴儿主动把已有的动作技能重组成新的更为复杂的动作系统时,这种建构就出现了。动作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接触到他们所希望探索的有趣物体,或者借以实现他们头脑中的某些想法。
7、动力系统假说:把动作技能看作是对先前已掌握能力的重新建构,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更有效的探索环境或满足其他目的的手段。
8、尺骨抓握:一种早期的操控技能,婴儿通过将手指摁压在手掌上来抓握物体。
9、钳形抓握:一种将拇指与其他手指对握的技能,这种技能使婴儿在举起和扶弄物体方面更加灵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