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
大背景
19世纪中期以来,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不断发展,美国二十年代经济处于虚假繁荣中,证券股票市场过度膨胀,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萧条,1929年~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没那么简单歌词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
③直接原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
第一,美联储实行高利率,抑制了投资。
第二,美联储没有采取措施制止银行破产,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假如美联储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如通过买进大量债券,或积极鼓励各成员银行通过贴现进行借贷,必可以大大加强银行系统的清偿能力,各个银行也就可以使用源源不断的流动资金去满足储户的挤兑要求,从而有效地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大撒手的货币政策”,相当于没有货币政策,任凭银行倒闭和引起恐慌。美联储之所以没有起到“消防队”的作用,部分原因是它对初始的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它认为把那些业务状况虚弱的银行淘汰掉是一件好事,而低估了这样做会引起的连锁反应。根本原因是美联储对它的货币政策的估计是错误的,它自认为它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是宽松的。
第三,美联储在美国 1931年宣布放弃金本位制之后,把贴现率从 1.5%提到3.5%,收
紧了对银行的放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清偿能力。其实,当时美国有足够的黄金来支持比现有数量大得多的货币及金融资产,主要问题不是阻止黄金外流,而是想办法保障银行的清偿能力。美联储不仅不应该提高贴现率,而是应把贴现率降到0,应是鼓励银行借款。
社会原因:
1929年,消费者购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72%,工商业者投资消费了18%,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使用了略少于10%,其余的用于出口。
在1929—1930年,由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减少了大约一百五十亿美元的支出,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约减少了一百四十亿美元。政府支出虽稍有增加,但其影响微不足道。反映投资和消费支出有所减少的是:劳动力市场上解雇和失业增多了,工商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降低了。
在二十年代已经存在着当时被人忽视或漠视的若干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趋向。上面已经指出,农业一直没有从战后萧条中完全恢复过来,农民在这个时期始终贫困。而且,所谓工业部门工资水平较高,其中不少是假象。在这十年内,新机器的应用把大批工人排挤掉了。描写牧童的诗
例如,在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而工业工人人数却没有增多,交通运输业职工实际上还有所减少。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服务行业,工人增加最多,其中毫无疑问也包括了许多因技术进步而失业的技术工人。因此那些表示工资略有提高的统计数字,看来没有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由于工农众是基本消费者,这两类人遇到经济困难对消费品市场一定会有影响。
在这些情况下,二十年代广告的扩大和分期付款赊销的增加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分期付款赊销竭力膨胀消费品市场。在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售额约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三十五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了。无庸置疑,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用具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然而分期付款销售办法的推广使用,也表明这样一个事实:不增加贷款,消费品市场就不可能容纳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而且,从经济观点来看,这种销贷方式本身孕育着某种危险性;只要削减消费信贷即分期付款赊销,消费者的购置就很可能减少。看来,1929年就发生了这种情况。
二十年代工业生产之所以能扩大,是由于对新工厂、新设备的巨额投资。这项投资使建筑
业、机床制造业以及钢铁工业等有关部门雇用了大批工人。因此,资本支出或投资一减少,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工人就会大批失业。到1929年,消费品市场容纳不了增产的商品,也就不再需要扩充厂房和设备了。例如,据估计1929年美国整个工业的开工率只达到80%。在这些条件下,无怪乎投资额(用1958年美元计算)从1929年的四百零四亿美元降为1930年的二百七十四亿美元,进而减少到1932年的四十七亿美元了。投资的缩减则导致了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破产和工人的失业。这个问题因住房建筑的减少而更加严重起来。住房营造在1925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后就江河日下了。1929年动工兴建的住房只有五十万幢(1925年约有一百万幢)。1927年以后,汽车工业也急剧衰落。
我们不想回答究竞生产资料的生产先下降还是消费品的生产先减少达样一个问题;显然,两者互有影响。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工人失业,会使消费品的销售额减少,从而导致消费品生产部门工人的失业。而消费品销售额的减少又反过来使投资进一步缩减,这两大部类愈演愈烈的相互作用驱使生产日益下降,失业率不断上升。
甚至诸如低税率和高利润等有利因素也可能助长了危机自爆发。现在看来,那个时期增加的收入大半落入少数人或少数家族的腰包了。1934年布鲁金斯研究所发表的一篇研究二十年代经济问题的论文这样写道:
“美国呈现出了收入分配日益不均的趋势,至少在二十年代前后是如此。这就是说,这个时期人民众的收入有所增长,而上层阶层的收入水平提高得更快。由于随着上层阶层高额收入的实现,他们的收入中节约部分增加得比消费部分快,也就出现了大富豪及其家族把积累的收入越来越多地作为投资的趋势。”
从经济观点来看,二十年代收入的分配有紧缩消费来增加投资的趋向。回顾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消费者手头钱多些,投资者手里钱少些,国民经济也许会稳定些。1929年在某种程度上由银行信用造成的股票市场的繁荣也反映了资金过剩,使资本家投资于购建厂房设备无利可图。
二十年代的繁荣,主要归因于自然资源充裕,工农业生产增长,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消费扩大和对外贸易兴旺。然而,许多美国人的贫困处境和国民经济之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导致了大萧条的爆发。尽管如此,直到二十年代未,大多数美国人还盲目乐观地相信繁荣仍将继续下去。
美国1920年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由于繁荣,所以消费需求是旺盛的。正是由于这种消费需求的旺盛,刺激了投资,并且借着旺盛需求的东风,生产者的投资与产品促销行为有
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就出现了规模惊人的广告促销与分期付款赊销行为,这种使消费者“先花未来钱”的做法潜存着非常大的风险,一个是它刺激抬升了资本投资的规模,另外一个是消费者能否最终付清赊销款。如果不能付清款项,那么投资就不能获得合理补偿,巨大的投资规模就有可能导致经济陷于巨大的危机。
中国飞机失事事件有几次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分期付款赊销的广告促销等手段进一步造成了旺盛的消费需求,而这种需求又必然刺激投资的迅速增长。而当这种消费需求最终衰弱下来时,这些被消费需求抬举进场的资本,就必然陷于危机的困境。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些旺盛的消费行为,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投资行为,也不就可能产生1929年的危机。
市场经济的每次危机,都是这样,由高度的消费旺盛而引起,没有这种消费旺盛,就没有资本投入,也就没有危机可言。
资本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但资本的这种目的及由此而引发的行为,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外在条件才能实现出来,这个外在条件,就是消费需求旺盛的拉动。因此,当社会经济以消费为目的而形成一个热潮时,资本则在这个热潮中实施着自己的目的---利润积累。在此,消费为社会整体的目的,而逐利则是资本方面的目的---这是局部目的。
凯恩斯认为:整个2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美国生产能力迅速扩大,收入也大幅增加.应该指出的是,收入的增加在各社会集团及家庭中的分配是不均匀的.财富与收入向少数人手中集中是市场经济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使大多数人因缺少钱而减少购买,少数富人的钱则用于兑换黄金作为财富积累而不去消费.这是引发整个社会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产品的过剩,厂商利润下降,导致投资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在私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介入经济,运用财政政策的工具.担负起稳定经济,增加有效需求的责任.
经济背景:
以债券市场为例: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下跌至历史低点。30年美国国债收益率略高于4.2%,明显低于长期平均水平。这通常是预示未来面临艰难时刻的强烈信号。
与此同时,美元已经在全球市场急剧下滑。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元一直是全球经济的基石,但目前其信用正在迅速下降。难怪黄金正取而代之,价格不断飙升,连创新高。
古代六艺指什么1820年,美国有9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1860年已有近20%的人口是城市居民。1810
内蒙古旅游注意事项年美国还没有一个人口过10万人的城市,到南北战争前,已有8个城市拥有10万以上的居民,其中,纽约城已发展为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尽管如此,美国当时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
19世纪70年代末,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产业革命,由农业国开始向工业国过渡。1880——1920年间,是美国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二产业快速转换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很快超过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次大战期间,美国的生产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过程、垄断组织实力增强的过程加快,垄断组织大发战争横财。美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使它占据了世界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1920年,美国钢铁产量近8000万吨,占世界黑金属总产量的60%以上。其中,美国钢产量比英国多三倍半,比法国多13倍。1916—1920年期间,美国石油开采量占世界开采量的66.8%。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户。战争结束时,它已从负债累累一跃而成为各国的债主,从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19世纪末以前,美国在世界上处于很不显眼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却举足轻重。1920年,美国开始步入工业化中期
阶段,这也是美国正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新霸主的重大转折时期。
快递什么时候开始停运2021 1923—1929年,是共和党人柯立芝执政时期,其间正值美国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学者称之为“柯立芝繁荣”。在大战中发了横财的美国,战后没有出现经济崩溃,也没有发生生产下降和通货膨胀现象,而是较早地摆脱了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并于1922年底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1923—1929年6年间,美国钢的熔铸量超过英法德三国钢产量的总和;汽车产量达到531.5万辆,增长了36%;机器制造业增长了53%,加工制造业增长了14%;化学、航空、无线电和人造纤维等工业产量也比1923年增加了一倍;对外贸易额达52.41亿美元,超过英国占据世界第一位;1929年,美国资本输出比战前增加了3倍多,在1919—1929年间,美国对外贷款总额超过了所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贷款的总和。生产与资本集中过程加速,稳定时期,许多大银行实行了合并。到了工业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的1929年,农产品产值较1923年下降了4%,农产品价格也远落后于工业品价格;在工业内部,许多部门如煤矿、纺织、缝纫等传统工业在整个“繁荣”时期几乎都处于萧条状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