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_郭焕成
第29卷第12期2010年12月
地理科学进展
rank函数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29,No.12Dec.,2010
收稿日期:2010-03;修订日期:201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2)。作者简介:郭焕成(1936-),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地理学会可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地理学
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农业与乡村地理、乡村景观规划与土地利用、都市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研究。E-mail:guohc@igsnrr.ac
1597-1605页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
郭焕成,韩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可以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实现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乡村旅游在中国先后经历了早期兴起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和规范经营阶段,从最初的资源特主导、农业产业主导和政府扶持主导过渡到了现今的市场主导。本文基于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和概念特征,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论述,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能用以指导未来中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中国;乡村旅游;综述;发展现状;发展模式;未来展望
1引言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进行了有机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乡村旅游最早起始于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乡村旅游已形成以下八种类型:①观光旅游型;②休闲度假型;③参与体验型;④文化娱乐型;⑤学习教育型;⑥品尝购物型;⑦疗养健身型;⑧回归自然型。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部分。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研究、乡
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基于供给和需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女性问题研究等7个方面[1-7]。中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发展实践相对滞后,缺乏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在发展中出现了旅游产品单一、档次低、文化内涵浮浅等问题。因此,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总结,梳理其当前的主要发
展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中国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污污的段子让女生起反应的文字
2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
2.1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工商银行帐号
随着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年生活在高楼林立、拥挤喧嚣、空气污染、景观呆板的城市中。2009年末,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5%,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的城市化率均已突破80%。城市居民离幽美舒适的大自然越来越远,加之生活节奏紧张、社会竞争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生趣、充满压抑,城市居民普遍产生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国际上具有GDP800美元经验数字,认为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这一标准后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8]。据统计,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3元,到2009年达到23088元,增长了67倍;恩
格尔系数也由当时的67.7%降到36%,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由于现代都市化社会的出现,都市人口快速增长,使得公园、绿地、休闲活动空间和设备不足,迫切需要开拓新的旅游空间。随着经济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在衣、食、住方面的消费逐年降低,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消费逐年增加,加
地理科学进展29卷1
之城乡道路与交通条件的改善,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学期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语
2.2乡村和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日益凸显
乡村地域辽阔,自然景观多样,且绝大多数地方保持着原有的自然风貌,加上各地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使乡村旅游在活动对象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特点。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古朴的村庄作坊、天然的农副产品、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古代的村落建筑,在乡村地域上形成了“古、始、真、土”的独特景观,具有城市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优势,为游客重返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条件。乡村和农业已由过于单一的农民自居和农业生产功能,已转为集农业生产、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和教育娱乐等多元功能于一体。中国大城市周边乡村地域的传统农业生产功能已经逐渐减弱,其观光休闲功能开始日益凸显。
2.3政府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旅游业获得较快地发展,而且在重视城市旅游和风景区旅游的同时,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发展。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抓住新机遇,充分利用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开展乡村农业生态旅游,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各项扶持政策来加大
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比如:北京市自2006年以来每年都要评选出“最美的乡村”,以此来加大对京郊民俗游的推介力度;成都市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推动“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南京市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要举办“农业嘉年华”来为乡村旅游搭建舞台。
3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3.1乡村旅游的概念
国外学者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认为这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对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在英语国家里,“乡村旅游”有两种替代名称,即agritourism (亦称农业旅游)和rural tourism(乡村旅游)。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传统上将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之为“农业观光旅游”。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定义为
代销合同日的时候说的话有哪些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买点”。然而,Inskeep 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有另外一些看法,他在《旅游规划——一种可持续的综合方法》一书中,将农业旅游(Agro tourism)、农庄旅游(Farm tourism)、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等提法不加区分,相互替代。Deegan 和Dineen 也有类似的提法。由于乡村旅游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但是从本质上讲,基本上都认同乡村性(Rurality)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是用以区别城市旅游和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9-11]。
随着乡村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空间分隔状态逐渐被打破,大都市周边的乡村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和功能定位日益多元化。所以,仅从产业结构[12]、土地利用和
行政区划[13]角度来定义乡村并不全面,应该用乡村性质的强弱来界定乡村,主要是指与城市聚落相对应的一种具有明显自然依托性和乡土特性的乡村性聚落[14]。乡村是指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在中国一般是指县城以下的广大区域,既包括乡村居民点,也包括乡村的农田、森林、草原,是一个地域综合体,有的称乡村地域系统。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
图1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Fig.1The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1598
12期郭焕成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
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既包括乡村观光农业旅游,又包括乡村民俗文化风情旅游,还包括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自然生态旅游,是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从依托的旅游资源类别来看,乡村旅游可以分为:观光农业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等[15-16]。
3.2乡村旅游的特征
①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乡村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既有农业资源,又有文化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②旅游分布的地域性。乡村既有南北乡村之分,又有山地平原乡村之分,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乡村之分。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③旅游时间的季节性。乡村农业生产活动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夏、秋季节农业旅游火爆,冬、春季节旅游冷淡。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季节性。④旅客行为的参与性。乡村旅游不仅单一的观光旅游活动,而且还包括劳作、垂钓、划船、喂养、采摘、加工等参与性活动。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参与性。⑤旅游产品的文化性。中国农业生产源远流长,乡村劳作形式繁多,有刀耕火种、水车灌溉、渔鹰捕鱼、采药采茶、还有乡村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民间文艺等。这些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⑥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乡村景观是人类长期以来适应和改造自然而创造的和谐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既保持着原来自然风貌,又有浓厚的乡土风情,乡村这种“古、始、真、土”的乡土特点,使乡村旅游具有贴近自然、返璞归真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特点。⑦旅游经营的低风险性。由于乡村旅游是在原有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基础上,通过经营方式的调整,不破坏原有生产形态,而使其多功能化、生态化的过程。开发难度小,见效较快,风险较小。
4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乡村旅游开始兴起。进入21世纪,乡村旅游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功能拓宽,分布扩展,呈现出一个良好发展的新态势。2004年,为了推动全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进行了评选,选出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又进行了第二次评选,选出农业旅游示范点156处。目前,总共评选出农业旅游示范点
359处。其中:农业观光旅游点112个,占31.20%;农业科技观光旅游点60个,占16.71%;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点56个,占15.60%;民俗文化旅游点20个,占5.57%;休闲度假村(山庄)26个,占7.24%;古镇新村39个,占10.86%;农家乐18个,占5.01%;自然景区28个,占7.80%。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和8%。
4.1乡村旅游的分布特征
就省、市、区分布来看,最多的是山东55个,占15.32%,江苏43个,占11.98%,辽宁34个,占9.47%,贵州18个,占5.01%,安徽、四川各17个,分别4.74%,河北15个,浙江、广东14个,山西13个,河南12个,广西11个,内蒙古、新疆各10个,黑龙江、重庆各9个,北京、甘肃各7个,湖北、云南各6个,江西、上海各5个,其余均在5个以下。通过以上数据分布统计可以看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并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较少。
就乡村旅游的区位条件来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都市郊区:这是目前中国比较普遍、比较成熟、
市场潜力较大、效益较好的一种类型,它主要是充分利用都市郊区相对城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而发展起来的。这种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是城市,基本定位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游憩的“后花园”。是城市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北京、上海、广州市郊区乡村旅游就属此类。②景区边缘区:主要依托各地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发展起来的。这种景区周边的乡村旅游是风景区观光旅游的伴生物,是旅游者对自然风景观光之余,对周围村庄和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农家生活的观光游赏。如云南大理、丽江风景旅游区和西双版纳旅游区周围的乡村旅游就属此类。③特村寨。特村寨是乡村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缩景,也是传统文化的凝固和遗迹。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交织在一起,具有浓厚的乡村文化和村落建筑特。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川底下村的明清建筑、福建的客家土楼、贵州的苗乡“寨子”、安徽黄山下的牌坊等均属此类。④特农业基地。是指利用当地特的农业产品和农业技术,开展观光、品尝、购买、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如新疆吐鲁番葡萄基
1599
地理科学进展29卷1
地、山东半岛的苹果基地,北京妙峰山玫瑰花基地等均属此类。
4.2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
综观当前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可以将其发展特点归纳为如下4方面:①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正处在起步阶段,旅游项目以农业旅游为主,农业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体现了“农、游合一”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特点。②乡村旅游以观光功能为主,休闲功能为副,主要包括观赏、品尝、购物、劳作、娱乐、农技学习、乡村文化欣赏、农民生活体验等。旅游功能比较单一。③乡村旅游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郊区、特农业区和风景名胜区,体现了乡村旅游靠近大城市、靠近市场的特点。④乡村旅游分工管理,一般观光农业旅游由农业部门管理,旅游部门配合。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由旅游部门管理,农业部门配合。
4.3主要城市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
目前,中国乡村旅游主要在大城市周围地区,这里区位条件好,市场广阔,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优势条件。现将主要城市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分述如下:
(1)深圳市。中国乡村旅游首先是从观光农业开始的。在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市首先开办了荔枝园,并举办荔枝节,主要是吸引城市人前往观光、采摘和娱乐、休闲,并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商贸洽谈,招商引资,取得良好效果。随后,深圳市又办起了“青青观光农场”、“现代绿庄园”、“海上农业公园”等,对全国城市发展郊区乡村旅游起到了带头作用。深圳市观光农业模式主要是发展“创汇农业”和“旅游农业”,以适应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观光农业发展类型有:①西部田园风光。是利
用沿海鱼塘建成的高品位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②青春世界景区。是城市旅游与观光农业旅游结合起来的风景区;③深圳中心公园。这是以大乔木、丰富的植物空间创造一个大植物量的生态型自然公园;④公明镇推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一日游,有既可以观光又可以品尝的荔枝园,还有花卉基地一大棚计算机蔬菜基地以及目睹新鲜水果如何成为可口固体饮料的“亚热带水果示范园”;⑤兴旺农场。是深圳最大的农牧业产业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要。
(2)北京市。北京市乡村旅游开始于90年代初
期,1994年,北京市朝阳区政府提出:都市农业是该区“农业发展战略选择”,把具有旅游、观赏、无公害等特点的都市农业列为朝阳区经济发展的六大工程之首。1996年北京市把观光农业列为全市六大农业产业之一。1998年北京市政府制定了“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到2001年北京市观光农业项目累计达到1589项,全年接待游客2856万人次,观光农业总收入17亿元。主要观光农业园有:昌平区“小汤山农业科技观光园”、海淀区“锦秀大地农业观光园”、大兴区“庞各庄西瓜园”、门头沟区“妙峰山樱桃园”等,还发展了密云遥桥峪村、怀柔神堂峪村、昌平菩萨鹿村、房山西庄子村等民俗文化旅游村。
(3)上海市。上海市乡村旅游也有了新的发展。在双体日到郊区看一看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尝一尝新鲜无公害蔬菜、水果,感受一下清新的田园风光已成为上海人的一种新时尚。目前上海乡村旅游的景
区正在逐步形成:①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观看现代农业设施,到果园、菜园观光、采摘。②崇明岛绿农业休闲游和“农家乐”游,可以观光、采摘、垂钓、体验农家生活。③南汇海滨东海农场、康登园艺场和中华花卉培训基地,观花、购花、休闲旅游。④松江九亭花卉园艺中心、新桥花卉市场和泗圣菜园、蔬菜市场,观赏田园风光,购买无公害蔬菜。
(4)广州市。广州市周围地区乡村旅游也在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召开了“全国首届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和“广东农业生态旅游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各级政府也出台了许多鼓励和扶持观光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到目前为止,珠江三角地区有各类观光农业景点50多个,平均每745km2拥有一个观光农业园,规模较大的观光农园接待游客多达30多万人次,小的也有上万人次,每逢节假日有10万人次参加农业观光游。农业观光游正在成为珠江三角洲旅游市场的一个新亮点。目前已形成各具特的乡村农业旅游景区:①珠海农科奇观为代表的“三高农业”展示型;②顺德陈村花卉世界为代表的特农业型;③番禺新垦百万葵园为代表的农业主题公园型;④化龙农业大观园为代表的综合型观光农园;⑤番禺横木历度假农庄为代表休闲度假型;
⑥中山岭南水乡为代表农耕文化型。
(5)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农业旅游起步于90
1600
12期郭焕成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
年代初,起始于城郊郫县农科村。该村从花木种植和观赏开始,逐步开辟了农业观光、游览、休闲等项目,形成了农家乐旅游的雏形。在郫县农科村农家旅游的启发下,城郊区龙泉驿区、锦江区、都江堰市等区(市)、县纷纷结合各自农业旅游的特,开发农家乐旅游、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成都市参与“农家乐”旅游经营的农户已达5000余家,已成为成都市旅游业的特旅游产品,有利地促进了成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类型:郫县农科村的农家乐、龙泉驿区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花乡农居观光休闲旅游等。
5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7种模式:5.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等不同特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①田园农业游。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②园林观光游。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景观,亲近美好自然,如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③农业科技游。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
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④务农体验游。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广东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5.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①农耕文化游。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如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②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如山东日照任家台民俗村。③乡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如湖南怀化荆坪古文化村。④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如西芷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
5.3农家乐旅游模式
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①农业观光农家乐。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
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如四川成都龙泉驿红砂村农家乐、湖南益阳花乡农家乐。②民俗文化农家乐。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娱乐、休闲,如贵州郎德上塞的民俗风情农家乐。③民居型农家乐。利用当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如广西阳朔特民居农家乐。④休闲娱乐农家乐。以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动,如四川成都碑县农科村农家乐。⑤食宿接待农家乐。以舒适、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可口的特食品,吸引游客前来旅游。⑥农事参与农家乐。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工艺技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5.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
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①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大多数是利用明、清两代村镇建筑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山西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福建闽南土楼。②民族村寨游。利用民族特的村寨发展观光旅游,如云南瑞丽傣族自然村、红河哈尼族民俗村。③古镇建筑游。利用古镇房屋建筑、民居、街道、店铺、古寺庙、园林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山西平遥、云南丽江、浙江南浔、安徽徽州镇。④新村风貌游。利用现代农村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北京韩村河、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
5.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
160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