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1-3)选择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1--3)单元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③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softwaredistribution、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性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导致革命失败。
32007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A 李鸿章      B孙中山      C       D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 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B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C 以民主与科学为指导思想    D反对封建复古思潮
5、洋务运动是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一场改革运动,它从开始到失败共持续了
A 五十年    B 十几年    C 三十多年    D 近一个世纪
6、维新变法运动只进行了百余天就宣告失败说明
A维新派事先没有请求慈禧太后,她对此非常不满
B支持变法的光绪帝是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维新派没有清醒的判断
C维新派颁布的变法法令损害了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
D清朝的封建势力还十分强大
7、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
A 资产阶级的救国方略不成熟  B 资产阶级改良和民主革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C革命的时机不成熟          D 中国的封建势力太强大
8、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
A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B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 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的主力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9、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B 直接原因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利
C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的作用 D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0、五四运动之所以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众基础,主要因为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      D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增强
2022考研时间
11、从国民大革命惨痛的失败中,中共认识到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
A 尽快解放农民的土地问题      B 建立巩固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
C将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12、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战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13、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巧渡金沙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B遵义会议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D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14、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 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5、红军长征路线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强渡乌江  ②巧渡金沙江  ③过雪山  ④四渡赤水  ⑤夺泸定桥
A③①②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⑤③  D①②③④⑤
16、“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你认为最主要是指
A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 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D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17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交次合作。但不久国共两党合作破裂,你知道其破裂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山舰事件                        B陈炯明背叛革命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    D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
18、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这支队伍是       
黄埔学生军          B  冯玉祥率领的军队 
C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  蒋介石有第一师
19、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主要是由于它    A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B使人们在政治思想上获得了一次空前的大解放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0、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 
A 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 
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C战争爆发        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21、说第二次战争是第一次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根本目的相同  B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结果相同
22、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是在
A1840        B1860    C1895    D1884
23、一家日本企业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 战争后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第二次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4、在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中,曾攻破北京的有
①战争 ②第二次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25、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 《瑷珲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B第二次战争前后,英国共割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D 1840年以来,中国赔款数额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27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一名英国人来到中国,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A在天津开办一家纺纱厂          B在香港岛上建一座医院
C在北京使馆区任外交官          D乘坐军舰到重庆观光
28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9、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目的是
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开展同中国的正当贸易
C改变在对华传统贸易中的状况    D希望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30、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的企业是车险有哪些项目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安庆内军械所
31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只经过了一百多天,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改革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B袁世凯的告密
C资产阶级的软弱              D光绪帝遭囚禁
3219121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
A1934    B1935  C1923    D1924
33、光绪帝积极支持维新派并实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①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②光绪帝不能甘做亡国之君 ③变法可巩固以他为首的“帝党”的势力 ④根据慈禧太后实行“新政”的旨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dnf强化武器技巧34、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事件是
A井冈山会师   B秋收起义   C三湾改编  D北伐战争
35、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在湖南、湖北战场消灭的军阀是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蒋介石
36、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追求民主科学  C促进思想启蒙  D否定君主专制
37、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法制    C民主与自由    D博爱与人权
38、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你应首选
A《新青年》    B《民报》      C《海国图志》    D《中外纪闻》
39、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创办的杂志是
A《新青年》  B《每周评论》    C《中外纪闻》    D《青年杂志》
40、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从根本上是指
A被野心家篡夺了革命果实          B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革命运动转入低潮,从此止步不前  D 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1、某中学组织一次主题为“重走长征路,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光辉战斗历程”的社会实践活动,下列最佳活动地点是
A遵义    B 沈阳  C 广州    D 福州
42、在下列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代表人物中,参加了“五四”运动的有
①李大钊  ②  ③陈独秀  ④李达
A ①④    球类运动B ①③   C 今日几点几分立秋②④   D
4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目的事件是
A      成立强学会  B  公车上书  C  成立保国会  D创办《万国公报》
44、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45、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最大革命根据地是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46、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 五四爱国运动 D新中国成立
47、某旅游团要组织一次冲走长征路的活动,下列设计路线正确的是
A 瑞金  赤水河  遵义  泸定桥    B赤水河  瑞金 遵义  泸定桥
C 遵义  瑞金  赤水河  泸定桥    D瑞金 遵义 赤水河  泸定桥
48、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A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遵义会议的召开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