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堂生态调查研究
26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堂生态调查研究
冯 楠 王 超 杨武军 梁 亮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受就业形式、学历层次等因素的限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近年来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主要
表现为就业层次偏低,待遇收入偏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培养出理论强、懂业务、有特长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本教学团队对国内外学者研究多年的、目前比较热门的课堂生态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课堂生态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堂生态;国外;国内;启示;教学模式
“课堂生态”的概念是随着教育生态学的产生、发展而衍生的教育教学观念。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课
堂生态的理论逐渐被广大学者、教师推广到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特殊人教育等各类体的课堂上,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在对国内外课堂生态研究成果调查的基础上,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开展课堂生态教学展开研究。
一、国外课堂生态研究
“课堂生态”的概念在1932年由美国学者沃勒在其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中首次提出。后经过众多学者的定义和研究。其中由多伊尔(Doyle,W.)和庞德(…Ponder,…G.)…在…1975提出的课堂生态是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这一定义被广大的课堂生态研究者们所接受。
从研究的对象看,…国外课堂生态的研究以中小学基础教育和弱势体为主。并以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内容。
(一)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生态研究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S.D.Gest&P.C.Rodkin认为教师的行为是课堂中一双无形的手,对塑造师生关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里斯(…Rieth,et…al.)等人的研究发现,如果教师能在大范围的空间内进行教育,…学生将会有更高的学习参与度。迈斯肯斯和耶塞戴克(Muyskens,…Ysseldyke)研究发现当正在进行一个任务或者学业活动时,…学生学业反映时间更短。
(二)教学内容的研究:国外对课堂生态教学内容的研究较少,但也得出了部分有价值的结论。Stodolsky认为学科会对课堂生态教学产生限制。K.Snezana等学者认为综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多样性的知识。
(三)教学环境的研究:教学环境指教室温度、教室内座位安排、教室空间布置等方面。J.W.Gilliland认为教室的环境适宜温度是20℃-25℃,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Sommer认为坐在前排和中间的学生比坐在后排的学生更能积极回复提问和参与讨论。罗斯(Ross)认为课堂建筑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私人的空间和设备,更多的为学生的隐私着想。
二、国内课堂生态研究
在我国第一次提出课堂生态概念的学者是汪霞。她在2001年发表的论文《一种后现代课堂观:关注课堂生态》中提出了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国内众多的研究者对课
堂生态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功能、…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国内研究者们对课堂生态的内涵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教学团队在对众多研
究者给出的…“课堂生态”内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实践后采纳以下定义:课堂生态是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去思考课堂系统内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及行为主体与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视角。从生态学的视角解释课堂日常生活现象,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自然、和谐与真实的状态,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和人文关怀。
国内研究者对课堂生态的研究领域同国外研究相同,认为课堂生态包括课堂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等三大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国内研究者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方面出发进行研究,认为应该从霸权、…控制走向多元共生的状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者,应该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和实践等活动。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和谐共进、彼此呵护、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状态。
(二)教学内容的研究:国内研究者认为课堂生态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应该从既定、割裂转向开放、整体。首先,要优化教学评价系统,使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要注重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间的互动性。其次,要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态化,根据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主体特点正确的定位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三)教学环境的研究:国内研究者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过度、…封闭、单调的情况。课堂生态的教学理念则主张积极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从教室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进行改造,
构建生态化的课堂文化。
三、国内外课堂生态研究带来的启示
上海疫情小区查询本教学团队经过对国内外课堂生态研究成果的学习和研究,根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特点和行业特点针对课堂生态的完整理论内容进行剖析,得到以下结论:
(一)校企融合,就业导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类课程针对企业岗位能力的各种实训是对企业实践的模拟演练,模拟演练的成果取决于校企融合程度,校企融合后的资源共享会优化课堂生态资源。
【项目名称】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堂生态调查研究与实践,科研项目来源: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职市场    营销专业课堂生态调查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冯楠(1982—),女,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研究。
27
(二)强化能力,知识“碎片化”。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
类课程的知识碎片化,通过翻转课堂、编写活页式教案等生态教学资源传递给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强化课堂对多种核心能力的综合训练。
(三)有效教学,精准育人。加强课堂环境与师生之间、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课堂生态主体与设计后的教学活动之间的交互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突出学生的生态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态环境中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的问题,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职业规划。
四、课堂生态教学模式研究
本教学团队认为课堂生态理论适合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推广应用,教师在不同课堂以及对待不同学生而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目前,我们已经针对课堂生态理论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提出了研究结论。
“课堂生态”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选取符合学生职业岗位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在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此模式包括:“一境、二轨、三目标、四体验、五自学”共五部分内容。(一)“一境”是指根据职业岗位实际与教学资源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为课程生态教学提供开放式的互动平台。(二)“二轨”是指在给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轨”以个人自主学习或小组互教互学的形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积分;“教师轨”随时根据“学生轨”的表现进行质疑、
释疑和评价;在“教师轨”和“学生轨”的互动中共同构建
生态课程。(三)“三目标”是指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和学情设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根据“三目标”对“教师轨”和“学生轨”进行评价及考核。(四)“四体验”是指知识点测验、技能测试、综合素质模拟演练、社会实践或顶岗实习。(五)“五自学”是指通过教材及网络教学软件进行课前预习、在线测试、在线讨论、PBL项目、在线作业五个方面进行自学。
参考文献
[1] 田静.国外课堂生态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5
(35):77-78.
[2] 孙芙蓉,谢利民.国外课堂生态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
研究,2006(10):87-92.
[3] 甘丽华.国内生态课堂研究综述[J].西部皮革,2016,38
(22):227.
[4] 罗家文.21世纪以来国内课堂生态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课程教学研究,2014(7):76-80.
[5] 孙芙蓉.试论课堂生态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育研
究,2011,32(12):59-63.
[6] 王世军.论生态课堂中的师生角定位[J].天中学刊,
2010,25(1):22-25.
[7] 杨丽娟.职业院校商贸类专业课堂生态调查研究:以江
苏省淮安技师学院为例[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3):99-102.
且委托学校将其企业文化规划进学校的教学课程。而作为学
校方面,则应该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或者委派教师进入企业,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在日常的教学环节融入企业文化,提前培养学生对合作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思想境界、价值观方面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
2022年7月1日建党多少周年
(三)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急需学习企业知识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目标是传授其理论知识,并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作业技能,诚然这是应该做的,也是学校比较轻易就可以达到的。但是作为企业,一般并不需要仅仅是“万事通却无一精”的普通工人,企业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那究竟学校应该如何根据企业的需要安排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计划与培养计划已经变成了首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转变成在掌握必备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专业知识,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义为熟练型技能人才。在培养目标确定的情况,企业可以委托代表进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学校也可以委派教师进入学校学习。
时尚名(四)谨防“互联网+”背景下忽悠式校企合作
谨防“互联网+”背景下忽悠式校企合作。是指企业的发展目标、用人计划是构画的设想,即委托学校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培养期满企业根本无法给学生提供就业岗位,这一种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就属于忽悠式合作,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这是目前伴随着“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产生的一种不良现象,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切实关注。借助
“互联网+”的大平台关注合作企业的经营资质,不能完全盲从企业的自我推介,要进行实地考察,关注企业代表是不是来自第三方的中介机构,关注其与用工企业是否真正的合作招工,委托招工或者委托培养,了解比较全面的用工单位信息,避免学校被忽悠式校企合作蒙住眼睛开展教学。
三、结论
高质量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关乎国家提高社会劳动能力的大计,“互联网+”时代已经将大量的教育需求呈现给每一个教育实体单位面前,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互联网+”时代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将海量的企业数据呈现给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的文化与价值,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企业的发展趋势。高等职业院就可以合理安排自身的教学改革,同时将企业文化、社会需求、法律法规等融入教学过程,从源头狠抓教学改革,从理念上转变教学观念,从本质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的专业类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祥斌.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5):187.[2] 李红艳,孙亚楠,王霞. “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关
键问题探讨[J].河南农业,2020(6):18-21.
(上接第28页)
28“互联网+”时代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方式探讨
李红艳 李向果冯淬帆鬼片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食品与化工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员工福利有哪些
摘 要: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达成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合作,用人单位也应该以最大
的真诚、最切合实际的办法与学校进行合作,达成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完成专业的定制设置、学生的定向培养,把企业文化、企业的工作方式与企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提前纳入学生的培养过程,提高培养效率,提高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企业;校企合作;专业设置
当前,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尽快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李克强总理阐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更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环。高等职业院校是实施高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担负着培养社会劳动力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在国家、各级各地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教育投资与教学方式得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培养水平大幅提升。企业是接纳学校毕业生的重要阵地,最近几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企业对职业院校教学水平进行了肯定,大量从高等职业院校接收合格的毕业生。但是在高等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合作过程中,仍旧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学校毕业生与企业的要求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新入职的学生对于企业的文化理解比较少,对企业的工作制度适应比较慢,对企业的工作环境比较陌生,所以学生在融入企业过度时间比较长,这一点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合作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1]。
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寻求解决高等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合作过程中的焦点问题。笔者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追求理论教学,即使部分课程设置已经包含了用人企业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学生比较全面的培养还不完善,需要全面进行设置,真正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融入专业设置,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的合作质量。
一、“互联网+” 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逐渐产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互联网+”背景下由于大量的企业数据可以呈现在网络平台,所以学校、教师与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年度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等,优化教学计划,培养兴趣与爱好,及早融入企业的文化氛围。作为用人单位则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寻求合作学校,定制合乎自身发展的学生资源,将企业的发展理念、技术需求与文化价值及早渗透进学校的教学过程,帮助学校进行教学理念改革,优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根据自身需要开展教师培训、安排合理的企业实习等。
二、“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实施细节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能力,如何做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等系列问题已经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主要来源于教师求学期间学习与教学从业过程中的积累,可以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均能够完全把控,甚而至于对于理论知识熟记于心。但是如果按照“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进行衡量,部分教师可能还是有一些差距,或者其操作技术水平、理解企业的需求、学习企业知识的能力需要提升[2]。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究竟应如何面对企业的现实需要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外省大学(一)“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应结合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企业最为清楚。企业制定招工计划时是服从自身的发展需求的,一切不
相关的专业用工企业是不会表示出多大热情的。在企业,只有能为企业做出满意的成绩才算是学校真正圆满完成了培养任务。
如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如何教,教什么,教多深,为谁教?一系列的问题是学校需要从企业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资源,也只有目标明确、方式恰当、同时考虑用人单位与教学单位的需求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素质技术能力过硬的毕业生培养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高效合作,企业提出明确的用人条件,学校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可以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生产资源,消除学生培养方向的不确定性,以定制方式为企业培养真正所需人才,学生同时可以适应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在知识结构方面、处理问题方面、待人处事方面都会得到很好地锻炼,学生素质会更高。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急需融入企业文化
当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技术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熟练工人,同时,也需要尽快融入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而学校教育偏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对于企业文化的培养却变成了无源之水,因为合作方的不确定而不知道究竟为哪个企业培养,这些问题需要得到
解决。
企业需要将其企业文化深入传递给与其合作的学校,并
【作者简介】 李红艳(1981—),女,硕士,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贮藏与检测。(下转第27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