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课文赏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课⽂赏析
⼀、全⽂结构
全⽂可分为三部分:
第⼀部分(1~2):提出问题──什么是格物和致知。
第⼆部分(3~12):分析问题──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和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真正格物致知精神在学术研究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的重要性。
⼆、全⽂的写法及语⾔特点
本⽂是丁肇中⼀个报告中的⼀部分,是⼀篇漫谈式的议论⽂。
1、扣题开谈,适时⽴论。
⽂章⼀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的论点,⽽是紧扣⽂题,先引⽤《⼤学》中的句⼦,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处落笔向中⼼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存在的问
题和作者⾃⼰的亲⾝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的中⼼论点。
2、思路清晰,说理缜密。
这篇⽂章在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过程中,先论述传统儒家对格物致知精神的不科学态度,接着阐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逐层深⼊,有很强的说服⼒。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呵成。
3、风格朴实,⽅法灵活。
⽂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的⼀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的明⽩通俗外,与⾏⽂的灵活和说理⽅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采⽤的说理⽅法有以下⼏种:
⑴引经据典。本⽂引⽤了⼀些中国传统⽂化中的材料,显⽰出作者⼀定的传统⽂化修养。如,⽂章开头就引⽤了《⼤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修⾝、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
⑵正反举例。作者列举事例时,采⽤正⾯事例与反⾯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法。具体见下表:
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度
明朝⼤理论家王x明格⽵⼦,苦思头痛⽽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反⾯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事例
中国学⽣功课成绩好,⾯临研究⼯作束⼿⽆措的事例
中国学⽣偏向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不愿动⼿反⾯事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
多年来,我在学校⾥接触到不少中国学⽣,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家谈谈学习⾃然科学的中国学⽣应该怎样了解⾃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的《⼤学》⾥这样说:⼀个⼈教育的出发点是“格⾃”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得到知识。⽤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是适应⼀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学》本⾝就说,格物致知的⽬的,是使⼈能达到诚意、正⼼、修⾝、齐家、治国的⽥地,从⽽追求儒家的最⾼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家都知道明朝的⼤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天王阳明依照《⼤学》的指⽰,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的⽵⼦。于是他搬了⼀条凳⼦坐在院⼦⾥,⾯对着⽵⼦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宣告失败。这位先⽣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真理是“圣⼈”从内⼼领悟的。圣⼈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般⼈。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不是由⾃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如,我们要知道⽵⼦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以研究它⽣长的过程,要把叶⼦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个适当的⽬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于这⽬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
的'判断⼒和灵感。⼀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和毅⼒。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配着⼀些中国读书⼈的头脑。因为这个⽂化背景,中国学⽣⼤都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不愿动⼿。中国学⽣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我有个⼈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的。到美国⼤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功”,什么都遵照⽼师的指导,就可以⼀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般的教育⾥,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然科学,研究⼈⽂科学,或者在个⼈⾏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我们要⾃⼰有判断⼒。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千年前经书⾥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第⼀,寻求真理的惟⼀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旁观,⽽是有想像⼒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化的⼀部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能⼒:
1、指导学⽣阅读简单的议论⽂。
2、引导学⽣区分⽂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体会议论⽂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过程与⽅法:
1、⼩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知识和⽣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能⼒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的评价,并能结合⽣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法,充分调动学⽣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的想法,明确⾃⼰的观点。
1、学⽣通过⼴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的认识。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
(⼀)导⼊新课
很多⼈在评价中国的学⽣时,常常会⽤到“⾼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分低能”的例⼦?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是怎么说的。
(⼆)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东省⽇照市。现任美国⿇省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学名誉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他强调,没有⼀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
2、整体感知⽂章,把握作者观点。
学⽣默读⽂章,讨论: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第⼀,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探索应该有想象⼒、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旁观。
(2)作者在本⽂中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学⽣在学习⾃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预设⽂章主要内容,通过学⽣分组讨论,理解⽂章的论证思路。
(1)学⽣根据⽂章的观点,设想如果是⾃⼰在这个观点进⾏写作,会写哪些⽅⾯的内容,并进⼀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分组讨论,并进⼀步和⽂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照,明确⽂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般规律。
学⽣预设⽂章内容:(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3)如何让⾃⼰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和⽂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格物致知”出⾃《⼤学》,含义是:从探察物体⽽得到知识。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
因为传统教育的⽬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是适应⼀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不愿动⼿”,缺乏对实践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一开学第一周周记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的弱点决定的;第⼆,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断⼀个⼈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个⼈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所说的“努⼒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4、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的思路⼗分清晰。题⽬就是中⼼论点。开头紧扣题⽬,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存在的问题和作者⾃⼰的亲⾝经验三个⽅⾯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说理,思路清晰。
5、学⽣讨论,在我们平时的⽣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三)课堂⼩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常学习⽣活的⽅⽅⾯⾯,关键是看我们每个⼈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四)布置作业
通过对⾝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先提出⼀个⾃⼰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搜集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
圆脸怎么扎头发好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在接受⽂本特征的同时,要使⾃⼰的思维能⼒得到训练和提⾼,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的能⼒,强调运⽤,强调联系⾃⼰的表达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得到有⽤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议论⽂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点,要求我们注意时常地运⽤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教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学习这类⽂章的兴趣,才能提⾼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才能使他们的能⼒得到真正的提⾼。
三、在教学中,学习的⽅式⽅法⾄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的⽴体地位,演好教师⾃⼰的引导⾓⾊。这样,学⽣即可在⼀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其⾼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感染学⽣。桃李不⾔,下⾃成蹊,只有让学⽣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才会得到洗⼼⾰⾯的提⾼。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本,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
作者在美国⼤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作主张出主意⽽恐慌的亲⾝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帮助正⾯事例
恰组词是什么
这样,⽤正反两个⽅⾯的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论证,显得说理充分,令⼈信服。
⑶运⽤对⽐。为了证明观点的需要,⽂章某些地⽅还采⽤对⽐论证的⽅法。如第2、3段,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体悟和⾃我检讨,与现代学术的基础是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从⽽有⼒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抢劫罪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