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长论文评审优课展评表彰会议上的发言稿
在校长论文评审优课展评表彰会议上的发言稿
(一)
成立公司12月14-16日,我们组织全区中小学主要负责人和局机关部分科室人员去苏南昆山、宜兴进行了为期三天学习和考察。尽管来去匆匆,但普遍反应:感慨万千,收获良多。
【考察背景】组织这次考察是基于这样几个因素:⒈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阶层所关注的热点。如何将我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这次考察的主要目的。⒉就地区而言,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三泰教育”,多年来面临着周边地区的挑战。苏南在全省率先高举起教育现代化大旗,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他们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⒊学校之间,因教育体制改革初期的不完善,办学制度的多元化,加之教育经费的紧缺、人事制度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等一系列让我们校长难于回答的问题,引发我们的不少校长为此去思考、去探索。
因此,走出去看一看,听一听,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考察,我们先后邀请了昆山教育局张局长、昆山中学陆校长、昆山玉峰中学周校长、宜兴实验小学马校长、宜兴实验中学王校长为我们作了五场各具特的报告。昆山教育局张局长介绍昆山教育的投入、发展、现状,那一串串数字,如数家珍;昆山玉峰中学周校长介绍他们学校以教育市长朱永新的“新教育研究”课题为载体推进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的经验和
做法;宜兴实验小学马校长他那集团式的学校“几管几不管”的管理模式;宜兴实验中学王校长他那“先学一家,融汇百家,自成一家”课改理念,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几点感受】浏览了这35篇文章,我们对校长们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知欲有了一番的“零距离”接触,实际感受了校长们积极向上、知难而进的情怀。我个人总的感受:一是受教育,二是受鼓舞。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⒈论文写作的精神状态是奋进的。校长们均本着取它山之石攻己之玉的态度,几乎没有发现与苏南学校作办学硬件的比较而抱怨的
观点。通过这次考察,许多校长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如何办好自己的学校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办法。有的校长在文章中写到:我们要“面对现实,正视学校的实际,不在条件环境上争高下,不在重点高中录取人数上计得失,锁定“内涵发展”这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我们就一定办好我们的公办学校。
⒉写作题材切合了当前我区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主要集中在校长的自身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不少论文就如何做一名好校长、好校长从何而来、校长的主要精力化在何处等问题都发表了很好大意见。有的文章还批评了有的同志在“造势”“攻关”“硬件”三个方面化功夫太多的倾向。有的对中小学校长如何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培训,还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江苏电信网上营业厅积分兑换
⒊写作内容较为丰富。既有对昆山、宜兴教育经验的写实,也有对自身工作引发的思考,更多的则是对两地教育对比后的反思,极少空泛的议论。这不仅表明考察收到了实际效果,也体现出校长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对比,不少同志认为,我们有的学校基础设施硬件条件与苏南相差无几,但缺少的是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正如有的校长在论文中所说“他们注重了硬件,忽视了软件;他们注重了物,而忽视了人”。
神十三即将撤离空间站核心舱
⒋从论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校长们的教育理论学习是与时俱进的。论文中“教育创新”“文化底蕴”“人本管理”等闪耀着教育新理念光彩的名词不断出现,说明校长的教育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正逐步更新。通过这次论文写作,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本次考察活动安排紧,校长们写作时间短。绝大多数论文能联系实际,认真思考。校长们写作态度极为认真,篇幅大多在3000字左右。在学校事务繁忙的情况下,所有文章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实属难能可贵。
【三点不足】作为校长,面对数以百计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而又各富个性的教师、数以千计朝气蓬勃可塑性极强的学生和他们身后更多的家长,他可以通过优化和组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实现自己的教育
理想和人生价值。正如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而,我们有理由对校长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阅读论文,也有部分论文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有这样三点:一
是视野不够开阔,对新的教育理念研究不深。就教育谈教育的多,从社会宏观文化大背景看学校、教师、学生的少。对学校内部,也只是局限在传统的制度管理层面上,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管理如何变化思考不够。
二是科学分析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论文中对一些问题探讨和思考层次较浅,就事论事的多。对事物分析定性议论的多,而缺乏对量的统计分析。论文中对一些新的教育观念虽有所涉及,满足于引用时“点到为止”,缺乏有一定深度的分析。
三是论文的写作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既然是调研报告、学习体会,调查对象、学习对象都不涉及,那肯定是不行的。少数文章未能联系昆山、宜兴教育教学的实际,有的也未能联系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还有的文章文题与内容、观点与材料或多或少存在脱节现象。
这次论文的评选,尽管我们在公平公正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所好,我们参加这次活动的每一个同志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这次活动的过程所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二)
去年10月-12月,我区中小学“校长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分别在海光小学、大浦小学、二中附中、二中
等四所学校进行,来自我区各中小学的22位校长(小学11位、中学11位)分别就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音乐等多种学科登台献课。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校长课堂展评活动”锤炼和展示了校长们的良好心态。
参加“校长课堂教学展评”是有较大心理压力的,校长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教师,这次要在教师面前亮相,必然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开学之初的区教研活动中,教研室组织部分小学校长对
本次“展评”进行商讨,大家纷纷表示,要知难而进,抓住机会,锤炼自己的教学艺术,展示自身课堂教学风采。
在这次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校长们每一个人都精心准备了教案和课件,大浦小学校玉华校长,为了上好《桂花雨》一文,多次到校外寻、观察桂花树,在现实生活中体验课文中描写的那种“摇花乐”的心情,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附中杨剑萍校长为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物理学习的兴趣,还准备了大量的学生分组实验。朱庄中学石瑛校长为帮助学生探索物理现象课前准备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每一位校长都能不厌其烦,几易其稿,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参加这次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准备过程中,校长们努力克服着自身的种种困难,表现出令人钦佩的品质。扬桥小学的张琴校长,因为身体不适,本打算到南京就医(原医治方案需要动手术),后主动改变疗法,坚持参加本次活动;树寿喜校长是本次参赛选手中年龄最长的一位校长,出于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他果断报名参加本次活动,c盘可以格式化吗
而且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二、“校长课堂展评活动”有力推动了新一轮的中小学课程改革。
在校长课堂展评活动中,不少校长试图以自已的努力,推进新教材的使用,促进课改的进程,从而使自己在本次活动中,兼有了“学科带头人”和“课改排头兵”的双重身份。当前,我区小学课改实验的最高年级为四年级,新教材带来了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其中一些内容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没有前人的经验以资借鉴,这正是广大教师最需要得到帮助的地方。于是,小学11位校长中有10位校长从最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中选择教学内容。四中朱玉干校长、沈毅中学韩先正校长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突出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备课过程中,校长们认真研读“课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他们不搞“花架子”,力求把课上得“真实、扎实、朴实”。实验小学郑晓彤校长、师专附小的王俊秀校长、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回顾了自己以往的教学,彻底摒弃了一些华丽的“花招”、无效的“噱头”,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泰东徐小俊、九龙的刘元海、朱庄梅宏俊等校长的课都让教师感觉到贴近一线教学,贴近课堂常态,让老师们学得上,用得上。
哪款防晒霜好用三、“校长课堂展评活动”激发了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学的热情。
心态好格局大的名这次校长课堂展评活动得到了各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支持。不少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带领一大批教师前往观摩。智堡学校的汪循校长带领10多位老师前来观摩,并为该校周冰校长的课助阵。精彩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教师们的充分肯定,小学组“校长课堂展评”活动中,平均每节课听课人数约150人,大家都能认真听课,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认真思考。
中学组二中何世祥校长以自选课外读物作为教材、民兴中学王押金校长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融合与拓展。课后,他们颇有特课堂教学都引发了教师们的思考。小学语文组的课堂教学展评结束后,还举办了以“务本、倡简、求实、有度”为主题的教学论坛活动,既有校长们的自评,评委的分析,更有听课教师的自由发言。海光徐巧凤校长平时一贯重视教学反思,上完课后,她当即回顾了自己本节课的教学,分析自身的得失成败。这为教师们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城东小学王蓉校长执教的是一堂音乐课,随后教研室的同志组织听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学习新课程理念,教师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