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电影观后感5篇
冯小刚的电影观后感1
祝母亲节快乐《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商业煽情片,如果一部电影失去了真实,而又不是真实地记录历史,那么无论它拍摄的多么令人感动,那始终是一部煽情片。地震之后的救援细节在电影里没有,八六年的大学生就能在学校同居,汶川地震时候兄妹又能相聚,整个剧情假的真令人难以置信,就算编故事也要讲点专业吧。推荐书籍
我所知道的唐山大地震的一些情况是,地震是在凌晨3点42分发生的,而不是像电影里半夜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24万死亡人数在当时是“国家机密”,三年后的1979年才因为外部大量谣言而公布出来。凉拌青瓜的做法
震后国际社会第一时间就要求给中国援助,但中国拒绝了所有的国际援助,丧失了进一步降低死亡人数的机遇。
当时的宣传是,不要国际资本主义的援助,坚强的唐山人民只要语录,据说念上一遍可充饥,念上二遍可疗伤;据说那时候全国各地衣物、粮食捐不多,倒是捐了很多语录,在地震后第一时间往灾区空投了大量语录进行救灾。
一场震级并不算百年强震的地震,伤亡人数却创造了世界震灾史的记录,电影明显回避了大地震“人祸”的因素,当时城镇建筑物质量非常差,大量危房旧房,一震就倒塌,造成了人员伤亡惨重。相比之下房屋建筑良好的日本发生过很多震级远远高于唐山的地震,却人员伤亡很少。
至于后面的剧情就更看不下去了,八六年上大学,住的宿舍竟然是四人一房,而且那时就能在学校同居,记得八三年刚严打完,我们九十年代上大学的时候校园女生宿舍都不能进男生,同居一旦被发现肯定双方一起开除,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八十年代末期装的电话居然是按键式还带液晶显示屏,电话坏了居然换个电池就好。
这部电影整个就是一个拍马屁的电影,真正灾难的人祸没有一点反思,就知道歌功颂德,也难怪到现在中国地震死亡人数依然这么高,看看西方国际,7、8级地震一人未死的案例都多去了,这就是中国和外国的差距,一个不知道反思的国家,始终会在同一个地方摔跤。
冯小刚的电影观后感2
有志者事竟成举三个例子我对冯小刚执导的影片一直很关注,《唐山大地震》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晚观看了 一九四二》在大上海影院的首映。电影结束后,我一直沉浸在《一九四二》那血腥而又悲惨的岁月之中.....。
冯导用如此大手笔拍下这样一部巨作,它显示的是一个敢于揭示历史真相的中华民族的气度,是一个不忘贫穷落后被人侵略、任人宰割历史的坚强民族!唯一使我遗憾的是,看完以后还有两点不了情:一是影片好像还短了些;二是好像自己也跟那位美国战地记者走了一遭,大有一种只是看了一部大型灾难历史纪录片的感觉,似乎还缺乏一种更催人泪下的刻画人们心灵世界的动人故事情节。
影片中大碗影星的演技个个都十分了得,国际关系的处理也十分微妙。《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把当年河南灾荒造成的凄凉和难民们悲惨的命运刻画的如临其境,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一笔勾画出来,把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把苦难深重的灾民推向绝望深渊的丑恶嘴脸全部揭露出来,把70年前那段天灾加人祸造成的三百万人死亡的大灾难历史追忆给后人永世铭记!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灾难不计其数,因为许多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问题的关键不在灾难本身,而是在于灾难一旦发生后,国家当权者与政府是如何去面对和处理的?《一九四二》就是要告诉人们,过去的“蒋家王朝”与今天的人民政府在本质上的根本区别。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关爱人民和领导救灾的生动事例举不胜举,我想这也就是冯小刚导演拍这部巨作的真正教育意义所在.....。
冯小刚的电影观后感3
我们没有战争的记忆,但我们应该对每个牺牲表达应有的敬意。集结号吹响了,这是冯小刚表达敬意的方式,也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正逐渐失落的情怀。那些混合在黑焦土,模糊血肉中的,属于男人在质感,伴随着这悲壮的号声,被重新润,提炼。理想,勇气,意志,信念,情谊……这些散发着光芒和硝烟的词汇,象一枚炮弹轰入我们的生活。那些英雄,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失落的情怀,我们没有忘记的权利……
电影院是我除了发呆唯一能去的地方。《集结号》吹响。
从进电影院至今,那悲壮的集结号,一直响彻在我的大脑,浸入我整个身体,每一个细胞,
每一根血管,都被敲打着,充斥着。好久没有一部片子能让我流泪了。对于感情戏,早已经麻木,而面对这样铁骨铮铮的的场面,我忍不住悄然掉泪。原本此类题材一直觉得都不太适合我,所以当 亮剑 被朋友津津乐道的时候我并不热衷,只是偶尔换台的时候瞄上几眼,人物刻画也形象,也生动,但都激不起我的观看欲望,习惯以爱情为主要创作题材的我,骨髓都是填充的浪漫主义。
冯小刚的贺岁片老是应一句:铁打的葛优流动的女主角,永远的黑幽默,无论《大腕》无论《甲方乙方》等等。而这次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他换上了很MAN的张涵予,也不再写咱老百姓的平常小日子了。残酷无情的战争,一次事先未知的有去无回战役,一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士兵,一个丢失了自己身份但是永不放弃的执拗连长,一段永远没有吹响的集结号,一段不为人知的背弃故事……故事类型转变了,但对于大多数百姓的观众仍是被感动着,被震撼着。
我无权跟专业影评人一样去评价《集结号》是否有深度,是否有内涵,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观众,按照我的个人习惯,我仍坐在电影院的角落,专心投入的去看导演演员等工作人员创造出来的作品。那种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直入心扉的紧张和恐惧,那些平凡普通如乡
下孩子的战士,那么多不知名的战士牺牲都那么的揪心……感动着,触及心底,触动灵魂。男主角谷子地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算一小人物,带领一个连的47个战士奉上级命令守在窑场打狙击战,他们死守在窑场,等待集结号的响起,直至弹尽人亡。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把所有的战士的尸体都掩藏在窑里,让他们不至于被炸飞而没有完整的躯体“炸碎了,就捏不起来了”--谷子地语。他穿着敌人的军装逃出来而被误认为是战俘,他被扭曲了,所以他要咆哮,所以他要怒吼。47个死去的战士被定为“失踪”,从解放战争的战场,到朝鲜战场,再到进入和平年代后,谷子地的后半生就是在为了给九连正个名,为了寻47具遗骸、为追溯他们“烈士”的称号而存活着……在他不懈的寻中,我看到了一种属于真正的中国男人的脊梁,那就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铁骨铮铮!他所受的一切委屈和不理解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我永远无法用我浅显的文字来刻画我内心的震撼和感触,文字与我用,也永远略显苍白。我们在今天的和平下,感受着战争的残酷,体会历史的严肃。向逝去的革命烈士们,致敬!
冯小刚的电影观后感4
分享音乐六爷与我一样有着这样的惆怅,但不同的是,他确实存在在这座城市,跟随着时间在这座
城市经历风雨。曾经叱咤风云,建立过属于自己的辉煌,却仅仅因为城市的 变化被这座城市抛离。96年到16年,不过二十年而已,整座城市却已经蜕变了无数次,变得没人可以完整的看清这座城市了,更不论一个胡同里的小市民了。美人迟暮,英雄暮年。尽管他不愿意听到电视里说的“年过半百的老人”,却不得不承认,他不认识这座城市了,不再认识如今的规矩。他的信念和原则,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正如胡同慢慢都消失了,留下来的,不过是供人把玩的玩物罢了。
北京人天生有一种优越感,这是因为这是皇城根,并且经历了短暂的非首都的时光后又成为了整个国家的中心。《钟鼓楼》里有一段故事,两个一起逃难到北平的兄弟,一个留在了北平,见证了北平变成了北京,一个响应了国家号召了农村。当时要分别的时候定下了要结成娃娃亲。当儿女都长大后,了农村那位的女儿来北京探亲,辗转反侧来到北京大爷的家,尽管北京这位也只是住在大杂院,修着自行车。但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冲击足以巨大。她不明白为什么城里的人男的女的对着电视看足球有什么意思,蛋糕是填的却要配上苦涩难咽的咖啡,电脑究竟是什么东西。娃娃亲更是一个笑话罢了。
这是刘心武先生写的1982年的故事,但是到了今天,这种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变得更大。
当两个兄弟的第三代的时候,恐怕更是难以跨越的鸿沟。时代在很鲜明的在这座城市留下烙印,所幸的是,我们不仅仅目睹,亲身经历,并且将之记录保存,成为一个博物馆里的标本。试想一下,我们今天很难在想象汉朝时候长安城一座坊里面发生过的什么事,或是北宋年间东京汴梁一座瓦子里有什么样的故事。并非在那个时代的国家首都里的市民没有“胡同文化”,仅仅是因为时间让曾经泯灭。规矩,说到底是要让人遵守,当人都逝,规矩同样不复存在。
但是六爷并不甘心,他很清楚的意识到这不是他们的时代了,却还想努努力证明自己还成,还搂得住。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退出历史舞台,虽然连宣武区都不复存在了。这其实不过是历史的循环:在六爷年轻的时候,规矩同样是被他们打破的,特别是在那样的特殊历史时期,他们打破的力度远超任何一个时代(虽然严格来说,六爷并不算真正的“老炮儿”这一族,但是六爷可以算作是一种延续)。而当他们老的时候,小飞波儿这一代又在打破他们的规矩。
回归是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规矩的回归,亲情的回归,友情的回归。但终究回归变不成回。那个时代最后的背影,是六爷独自一人奋力的向前奔。故事在此戛然而止是非
常高明的技巧。让回归归于伟大,然后束之高阁吧,毕竟这个社会,还是“洋火”这样的人才回吃香。
回归的主题同样决定着观影者的态度。电影里对于历史和现实有着太多的隐喻,而这种隐喻,亲身未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意识到的。而不同年龄段对于这些隐喻的理解同样会大相径庭。前几天和媳妇聊天还在说,现在和她玩得那帮都是95,96年的,他们知道香港回归是怎么样的吗?而他们的世界我们又能理解多少?可悲或者可叹的是,我们这代人才刚刚开始工作,已经要尽力的摆脱后来人的追赶了。正如当我真的到了钟鼓楼,什刹海,银锭桥,试图随着书里的描写寻曾经的故迹时候,那一片早已经成为外来旅客的重要景区和酒吧街了。
锵锵三人行里窦文涛一直在说,他是哭着看完这部电影的,一边哭一边说这电影有问题。整部电影有着太多扭巴的地方,但似乎每一个觉得不对劲的地方逻辑上却又说的通。个人的猜想,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经历或者固有模式的投射,以及顾及到电影审查原因和删减情节的原因;另一方面更多的可能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毕竟这是导演管虎自己构建的“规矩”,作为一个风格分明的导演,管虎的另外两部作品《斗牛》和《厨子戏子痞子》同样有着同
莫甘娜出装样的问题,就是扭巴,结局你可以猜到,但是怎样达到结局你却总是觉得唐突。他的作品不太能用一个类型片进行概括,《斗牛》和《厨子戏子痞子》都可以算得上抗日神剧,但是和电视屏幕上的那些抗日神剧相比,又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就像臭豆腐和公共厕所,前者臭只是风味,后者是真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