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语文中考真题(无锡常州扬州徐州宿迁等)分项汇编专题10:非连续性阅读(含详解)
专题10 非连续性阅读
连接路由器不能上网(一)(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酒桌上的敬酒词【甲】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
李可染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幕霭等),早展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
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奉献与爱心
【乙】
无言之美(节选)
朱光潜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
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不消说得,在同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比相片美得多。
煮粽子需要多长时间
【丙】
中国山水画中的诗意与审美境界(节选)
刘亚刚
元代画家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是中国山水画隐逸类题材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中,绵密的山围绕出一个居于画面左上方的向内的世界,这是一个隐逸的世界,是理想的彼岸。
与此同时,画面右下方被山隔绝在外的世界象征着外部的现实世界,是现实的此岸。鉴赏这幅作品,观者被画家设定为站在此岸之人,目光会不由得沿着画家设定的线索,逐渐越过密林深处,透过绵延的山脉,终于发现了一个别有洞天的彼岸世界。从这幅画的创作时间判断,此地当时正处于战乱之中,不太可能呈现出如此静谧的氛围,但王蒙却通过自己的画笔,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山水世界。
1.李可染先生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请说说【丙】文中《青卞隐居图》意境的构成。
景: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文,说说怎样才能获得山水画的意境。
3.朱光潜先生拿图画和相片作比较,阐明了美术创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4.从《青卞隐居图》的创作时间判断,画中如此静谧的氛围与此地当时战乱的现实不太符合。请结合选段中有关意境的论述,加以解释。
(二)(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学校准备举办“科技创新成就展”,请你参与。
【材料一】
过去一年里,中国航天砥砺奋进,勇攀高峰,逐梦太空的脚步在稳致远。中国航天正不断书写探索太空的新篇章。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深空探测能力显著提升。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我国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5月15日,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记。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巡视探测,100天行驶距离突破1000米。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彰显出中国航天的创新自信。
月球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轨道器与月球车任务刷新纪录。2021年3月,嫦娥五号轨道器成为中国首个进入日地L1点探测轨道的航天器,开展拓展任务。嫦娥四号着陆3周年之际,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与此同时,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工作不断推进,中国科学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了月球直至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
上海灵异事件填补了人类对月球晚期演化历史认知的空白。
中国空间站完成阶段性目标,载人航天实现新突破。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为中国空间站首批“访客”。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成为中国空间站第二批“访客”。多次出舱,太空授课、在轨实验……太空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让人印象深刻。
(摘编自冯华 余建斌《中国航天筑梦苍穹》,《人民日报》2022年4月25日)
【材料二】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收获满满。接下来的2022年,如何乘势而上,持续发力?
持之以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过去一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已经达到了1696亿元,占全社
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6.09%。基础研究做得越好,我们在科技发展上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就越强。筑牢根基,也要夯实人才基础。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了300多个青年科学家项目,助力青年科研人员领衔挂帅;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鼓励支持首席科学家团队勇闯科学的“无人区”。
为更好地凝聚战略科技力量,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痛点难点发力,狠抓改革落实落地。
推动企业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创新。国家将着力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强在科技重大顶层设计,重大决策方面企业的参与,在项目形成、项目投入、项目组织,项目评价方面,进一步加强参与度、话语权。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余项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占比高达79%。同时,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活动中。
(摘编自杨舒《2022年,科技创新如何持续发力》,《光明日报》2022年2月26日)
【材料三】
问:执行本次飞天任务,有什么感受?
陈冬:能够再次执行飞天任务,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考验。12年朝夕相处,两年半的任务训练,我们乘组彼此越来越熟悉、配合越来越默契。我们身上虽然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完成任务的信心决心。
问;准备此次飞行任务,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
刘洋: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超想象。出舱活动训练强度最大,训练时长最长。第一次参加舱外服水下试验,在120多公斤的服装中才工作了三四个小时,手就已经抖得拿不住笔,握不住拳。而将来真正的出舱活动,一次就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
问:“太空出差”半年,有什么期待?
蔡旭哲:最期待问天舱、梦天舱和天和核心舱对接后太空家园建成的那一刻。
刘洋:我们会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摘编自余建斌《对话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前来报到!》,《人民
日报》2022年6月5日》)
5.展会请你做讲解员,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我国航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6.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请你探究中国航天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7.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本次“科技创新成就展”拟一个标题(有一定文学彩,不超过10个字),并简述理由。
8.文雅说科技改变生活,请你联系实际,谈谈科技发展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朱清科
江是哪个省的简称
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的涵养水
源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或调节径流的能力,还体现在森林各结构层次在各水文过程中的作用,包括产水、净水、拦洪、补枯等各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森林以其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等通过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表明,我国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4种气候带54种森林综合涵养降水能力值在41~166毫米,华北、西北、华中等地区一般在100毫米以下,华南、东南、西南等地一般在100毫米以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