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并逐步向普及化发展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教育界的一大亮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研究,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 经济复苏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1.1经济振兴计划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高职毕业生创造了新的机遇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后,挤压了大量经济泡沫,促使全球调整经济发展策略,我国也出台了各项振兴计划,并进行系列产业结构调整。由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用人结构也相应的发生改变,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新兴产业、振兴产业、低碳产业等领域需要补充大量管理、技术和生产一线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作为应用型的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专业、灵活、宽泛,能更为紧密的贴近产业一线,也甘于在基层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工作。
1.2替代性就业的局面已经显现
目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成倍增长,高学历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使得本应是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由研究生来替代,高职生能胜任的工作由本科生来替代,形成恶性的连锁反应。而作为高等教育
的最底层,高职学生向下替代比较尴尬。1.3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影响毕业生就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的调控作用往往要有一个过程,反映相对滞后。有一些专业的毕业生是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而高职院校未能及时开办和发展这些专业,同时,又有一些专业已不太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高职院校未能及时缩减招生,还在不断将其打造“特专业”“品牌专业”。这种结构矛盾造成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需而不求”和“求而不需”的现象。
2 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就业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球经济开始振荡复苏,用工需求量逐步增加,但高职学生就业仍然存在困难和问题。
2.1高职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和一般高校毕业生一样,有些高职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也对工作环境、经济待遇、
工作区域等有较高的要求,喜欢挤那些工
作稳定、薪资待遇高、生活环境舒适的单
位,而不愿意去接受一些新兴的需要挑战
的行业和企业。
2.2个人核心竞争力不够
当前许多高职毕业生个人核心能力不
强,在职场竞争中缺乏优势。一些学生专业
技能和综合素质偏低,学习动力较差,不注
重实践技能训练与提高,体现不出动手能
力方面的优势;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高,
工作责任心不强,大局意识、集体意识不
够,办事随意;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
识薄弱,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他人的意
识,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较差。
2.3就业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
学到大学都是在社会的关爱家庭的呵护下
走过来的,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挫折,这使得
一些毕业生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力较弱。
很多学生一遇不顺常常情绪低落,怨天尤
人,当现实需求满足不了自我期望就不思
进取、自暴自弃。
2.4求职面试的技能欠缺
毕业生寻求工作与用人单位招聘员工
dq冰激凌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
向用人单位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展示和
推销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被用人单
位认可,需要认真准备和掌握一定的技巧。
高职毕业生在知识面、个人内涵、灵活应变
方面一般不如本科学生,而且,高职毕业生
基本的礼仪规范有时也做不到位。
3 高职学生的就业优势
2010年《就业蓝皮书》认为:全国2009届
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6.6%,比
2008届高1个百分点,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
增长1.7个百分点,增长高于本科毕业生;
而且,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就业率
和月薪增长强于本科生。
3.1企业用人更加注重经济实用
高学历不一定代表就业优势,高学历
者求职时高不成低不就,反而使学历成为
就业的束缚。金融危机促使企业用人更加
务实,彰显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许多企
业招录一线员工,往往倾向于高职毕业生。
高职毕业生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
展大背景下,有着“动手能力强、服从意识
好、就业心态稳”相对优势。
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下滑,很多中小
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品型企业破产,绝大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大幅
度滑坡。在这种形势下,成本低、实用性强
的高职学生比成本高、实用性弱的高学历
毕业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当前经济
复苏阶段,企业在人员构成的安排上将更
加科学合理,学历并不是第一因素,经济实
干净短句用型的人才是首选。
3.2实用技术人才是用人市场的需求热点
2010年《就业蓝皮书》显示,在同样的
经济形势下高职就业率提高较快,尤其是
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
业率(88.1%)已经超过非“211”本科院校
(87.4%)。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
实用技术类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尤其是汽车、电子、建筑工程、旅游等专业
技能含量高的一线岗位,高职学生经过短
时间的适应就可以上手,占有很大的优势。
4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学生就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年)》指出,要“以服务为宗旨,以
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来促进发
展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4.1以强化校企合作为抓手,创新高职培养
教育机制
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现代工业逐步了发
展而来的一种教育类型,主要培养具有实
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
在办学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
企业,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满足用
人单位的需要。
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就在于校企合
作,工学结合。只有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才
能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顺利对接,实
现人才与就业市场的“适销对路”。
①利用学校优势,主动服务企业。强化
学校的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根据企业需
求培养人才、提供技术和科研支撑,促使科
技成果及时向产业一线转移和消化,为企
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将科技
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变为市场的竞争优势,
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赢得企业长期有效
的支持。
②借助企业资源,推动学校发展。高职
院校应有效利用企业平台,掌握人才需求
动向和要求,通过主动服务社会获取办学
资源(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场地),优化办
学环境,以行业企业需求为中心,及时调整
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推动自身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学生就业
王荣华
(南通职业大学 江苏南通 226007)
摘 要:经济复苏时期国家调整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和用人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指出职
业教育必须始终以促进就业为基本要求,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和具有的就业优势,提出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并以强化校
企合作、推进创业教育、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建设就业指导和服务体为途径,来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职 就业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0)12(a)-0137-02
137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断提高他们工作水平。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提高他们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3.4要树立正确
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领导及教师的体育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把体育教学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校师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使师生关系由过去的从属型向合作型转化,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从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转化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能全面发展。教
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有方,争
取运用趣味性、游戏性、竞赛性的教学方
法,有效地传授知识。学校要加强学生对体
育运动具有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教育,
培养其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其自觉锻炼
身体的心理定势,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运动
产生浓厚的有兴趣。
3.5建立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相配套、协
调的学校体育法规体系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我国实现
学校体育依法管理的基本行政法规,涉及
内容广泛,且很多条文过于陈旧,与现实相
差较远,缺乏可操作性,需要制定配套法规
来保证实施。各立法机构及教育行政主管
部门以宪法为依据,以体育法为核心,有必
要对现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内容进行适
当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发
展的需要,以提高立法的层次,进而提高学
校体育法规的整体效力。教育行政机关和
体育行政部门,应该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的
规定领导和管理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对学
校体育法律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建立和
完善教育执法接受众和舆论监督的制
度,逐步健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和评
估机制。
4 结语
在新世纪对于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
需要各方面统一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提高
全社会公民的体育意识。通过体育教学与
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的完美发展,增
强体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
思想和道德观念,促进智力发展,为社会进
步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于长镇.体育教学论[R].大连:大连海运
学院出版社,1991.
[2]吴锦毅.学校体育学[M].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
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4]张楚庭.教育协同论[R].长沙:湖南教育
出版社,1993.
[5]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6.
[6]孙少强,孙延林.体育心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7]黎明,薛春柏.浅析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科技创新导报,2008,16:242.
不断发展。
③构建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体系。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重点是界定好双方的责权利,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永远走不到一起,只有互赢才是发展的基石。
④着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的实施,需要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作支撑。学校不仅在制度上要有要求,还要创造机会让教师广泛与企业接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直接参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过程,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4.2以推进创业教育为策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点不能停留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举办各类招聘会上,其实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已经成为比任何时候都迫切的问题。教会学生掌握创业的本领比简单给他推荐一份工作,更有价值和意义。
开展创业教育是一个新课题,这不但是适应未来竞争的突破口,是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而且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应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自主创业,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高职院校的创业教
育可以从:设置创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
中引入企业创业课程)、营造校园创业文化
氛围、加强企业创业训练、举办学生创业大
赛、改革学生考核体系(对学生的评价与考
核应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突出创业能力评
价)等方面着手。
4.3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
高低是学生培养中的显性数据,而内在的
本质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高
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职教育应把掌握
知识与发展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
业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地
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职业素
质和“可迁移的”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优
化课程体系,设置多元化课程;重视公共课
和基础性课程的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和引导;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关
键能力。
金属防腐4.4以建设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平台,加强就
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一要建设科学系
统的体系,把就业指导与教育纳入整个人
才培养方案,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成立
专门的就业工作领导和实施机构,落实经
费、人员,明确职责;三要改革指导内容,提
高指导效果。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仅要包括
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介绍、就业材料的准
备,还要涵盖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
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个体特点
的专门咨询、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和面试
技巧、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
势的分析内容;四要建设专业指导者队伍,
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和
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
导队伍,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就业指
导和服务的水平;五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
心理辅导就业融入就业指导。毕业生在面
对就业现实困难与价值观发生的撞击、市
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纷繁复杂的
人际关系时,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需要
我们加强就业心理的辅导。
5 结语
中国音超金钟奖学生就业情况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空调机漏水
也是检验办学质量的标尺,高职院校必须
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
新办学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就业就业率和就业质
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年).
[2]2010年《就业蓝皮书》.
[3]崔建娥,曾长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
题的探讨.湖南工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9(4).
[4]陈卫元.对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
技创新导报,2007,31:111.
[5]晏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牵手大学生
就业[J].科技创新导报,2008,7:183.
[6]张玉奇.从大学生就业现状谈创业意识
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35:218.
(上接136页)
138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