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下)一模试题
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走近“运河文化带”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来的一段介绍“通州古城”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按照要求完成第(1)-(3)题。(共6分)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在明清时期享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 (胜/盛)名,这里曾经是漕运物资的必经之地,仓储重地。历史上通州曾是最重要的皇家码头。每到开春后,运河上南来的粮船便日渐繁多,从堤岸南望,各类船只帆樯星罗 (棋/旗)布。见头不见尾。十分壮观。形成了独特的通州入景之一,
清末漕运终止。古城渐失繁华光彩:入国联军烧掠,城内官署民居精华火毁殆尽;1912年、
1920年、1926年、1937年又连遭战火洗劫。古城满目疮痍。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善市容环境。通县政府将通州古城拆除。至此。 ,而如今。成为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将谱写和谐宜居新篇章。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堤(d 掠(lüè) B.堤(tí) 掠(lüè)
C.堤(tí 掠(lü) D.堤(d) 掠(lü)
(2)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胜 旗 B.胜 棋
C.盛 旗 D.盛 棋
(3)结合语境,在处填人的语段,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通州古城的遗迹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只留下与之相关的地名,如东关、南关、北关、南大街和西大街等。
北京好玩的地方
[乙]通州古城的历史只残留在一些遗迹中,如东关、南关、北关、南大街和西大街等与古城相关的地名。
[丙]通州古城的遗迹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如东关、南关、北关、南大街和西大街等与古城相关的地名。
2.文化寻根小组在收集关于通州文化的材料时整理了这段文字,请将文字材料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通州文庙位于京杭大达河北端西畔、通惠河河口南岸,是通州第一条“三庙一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文庙纪念的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 。古代求学人喜欢拜文庙祈求学业顺利,在“大运河之子” 笔下的《蒲柳人家》中,就曾描写过何大学问“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
3.文献整理小组在《通州志》(乾隆)之《序)中发现这样一段记载:“是州(通州)为神仓重地,舟车之所集,水陆之要冲。”请结合字典中“冲”字的部分解释,解释文段中“水陆要冲”的意思是 (1分)
冲chong
用水或酒浇注.水撞击:冲洗。 向上钻,直上:冲人云霄。
破解不祥:冲喜。 通行的大路,重要的地方:首当其冲。
不顾一切,一直向前:冲锋。 猛烈地撞击:冲突。
收支账目互相抵销:冲账 情感强烈:冲动。
(汉辞网)
4.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汇报的讲稿片段。在处填写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大适河在五大水系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来自各地的文化荟萃于此,造就了海纳百川的北京文化 作为北京面塑重要代表 “面人汤”面型,据说创始人汤子博的技艺就是向山东菏泽的面塑艺人学的,而汤师博也正是经由运河来到通州谋生的。
A.句号 冒号 B.句号 破折号
C.分号 破折号 D.分号 冒号
5.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京杭运河文化.学校鼓励同学们收集整理运河文化带上的文化资料,此次文化探寻之地为运河山东段的泰安。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蹈泰山“石刻崖文”拓本。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张迁碑》选帖 苏轼《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选帖
《泰山刻石》原拓修整本选帖 何人麟《秋兴八首》选帖
A.《张迁碑)的字体属于隶书,笔画端正稳取,笔意粗壮古朴。
B.《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的字体属于楷体.用笔丰腴.方正秀美。
C.《泰山刻石》的字体属于篆书.线条圆润流畅。笔画圆健古厚,更新版本
D.《秋兴八首》的字体属于行书,笔势飞动。纵横驰驱。
6.朗诵组同学要朗诵一首诗歌《我从大运河上走过》。对下列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在中国历史的版图上,
长城和运河犹如一撇一捺,
构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支撑起宇宙乾坤的惊天巍峨。
长城就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
运河就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
它比苏伊士运河要长十倍,
它已超越了二十个巴拿马运河。
它是一条有温度有灵魂的长龙。
它是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母亲。
世界上哪条运河敢与之比肩而立?
世界上哪条运河敢说有它雄浑壮阔?
在我的心中啊,大运河就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吟唱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赞歌!
在我的心中啊。大运河就是一部流动的史书。
写满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性格!
A.将“长城”与“运河”比喻成“人”字的“一撇一栋”,突出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B.“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母亲”,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大运河为运河儿女所做的奉献。
C.作者运用两个设问句,满怀深情地赞颂了运河无可比拟的雄浑壮阀及世界地位。
D.反复出现的“在我的心中啊,大运河就是”抒发了作者对大运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7.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8.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9.中国人喜欢登高抒怀。诗人在登高诗歌的创作中,不断注入新的情感。从而赋子作品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如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以“遥知见弟登高处,遍插菜萸少--人”道出对家乡,亲朋的思念。请再写两向与登高有关的诗句: ,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客)
四字好词500个(二)阅读《过零丁洋》,完成第10-11题。(共5分)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凤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过零丁洋》是一首爱国诗篇。诗开篇,作者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所畏惧。接着诗人用“ ”代指战争,追述战斗生涯。三四句,作者运用“飘絮”与“浮萍”分别喻指国家命运和 ,抒写了面对此境过时的 之情。(3分)
1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的都是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2分)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2-14题。(共8分)
愚公移山
《列子·汤问》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化生加点>药师考试报名条件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馬。
12.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年且九十 得过且过 B.指通豫南 指日可待
C.杂然相许 杂乱无章 D.帝感其诚 坦诚相见
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翻译: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理解:因为愚公一家一直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所以愚公才想到集合全家人的力量移山,解决出行难题。情人节对爱人说的话
【乙】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翻译: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
理解:妻子提出的疑问确实是愚公面临的现实困难;愚公年纪较大,单凭自己能力极其有限,曾尝试削平魁父那座小山都没能成功.更别说移动大山了。
14.坚定的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请结合下面[链接材科],简要说明坚定的信念是如何在苏武身上体现的。作为中学生,你又是如何看待这种精神品质的。(4分)
【链接材料】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李广苏武传》,有删改)
注:[苏武](?一前60):西汉使臣。字子卿,公元前100年任中即将,奉命出使匈奴。[白]禀告,报告。[旃]通“毡"。毛织物。[北海]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当时属匈奴的北境。[羝(d)]公羊。[能乳]公羊生小羊。[常惠]人名,苏武的随从之一。[去]即“弆(j)”,收藏。[节旄(máo)]节杖上用牦牛尾做的饰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